- 一瓶水只賺兩分錢?這屆年輕人,愛上了“實在水”
- 2025年09月1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12瓶6.9元,單價不到6毛。去年一場激烈的瓶裝水價格戰,直接將行業均價拉回了20年前。尤其1元水這個賽道,競爭尤為白熱化。看似是一場 “誰更便宜” 的價格洗牌,實則瓶裝水市場的較量早已轉向“價值戰”的深層博弈:既要把價格打下來,更要把品質守住。
12瓶6.9元,單價不到6毛。去年一場激烈的瓶裝水價格戰,直接將行業均價拉回了20年前。尤其1元水這個賽道,競爭尤為白熱化。
看似是一場 “誰更便宜” 的價格洗牌,實則瓶裝水市場的較量早已轉向“價值戰”的深層博弈:既要把價格打下來,更要把品質守住。而早已提前布局的今麥郎,正憑借對成本控制與品質標準的雙重把控,穩穩搶占了先發優勢。
價格下探不是“困局”,而是價值本位的重歸
當瓶裝水單瓶均價跌入1元以內,外界多將其視作行業陷入價格困局的信號。但深挖本質便會發現,瓶裝水價格持續下探,是向其價值本位的自然回歸。
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曾表示:“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物價降級其實是消費者認知升級,因為認知越升級,消費越理性;消費越理性,物價越便宜。”
當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正日趨務實 —— 他們既要 “品質不打折”,更要 “性價比到位”。反映在瓶裝水選擇上,越來越多人不再被 “水源地故事”“高端概念標簽”“精致包裝”綁架,而是直指瓶裝水的核心功能:解渴。
今麥郎藍標水主動做 “減法”:剝離不必要的概念營銷與包裝成本,聚焦 “國民口糧水” 的核心定位,恰好與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同頻共振。目前,今麥郎藍標每年銷量突破了100億瓶,連起來可繞地球五十圈,并且成為“1元水銷量全國第一”的品牌。
“干凈”、“好喝”、“實惠”,這是消費者給出最多的評價。
以全產業鏈閉環,筑起“極致性價比”壁壘
今麥郎藍標水的高性價比,從來不是以犧牲品質為前提。在董事長范現國看來:做食品企業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才能長久發展下去。
為堅守品質底線,藍標從效率與規模兩大維度實現突破:一方面投入世界先進流水生產線,每小時產能高達9萬瓶;另一方面自建全產業鏈,連瓶蓋、瓶胚都自主生產,以規模效應贏得了成本空間。
同時,依托“水不落地”的物流體系,產品從工廠直接發往終端網點,省去庫存、搬運、倉儲等中間成本,將單位生產成本控制在同行難以企及的水平。
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透露:“盡管每瓶凈利潤僅2分錢,但依靠超百億的規模效應,藍標水年凈利潤仍達2億元。”這種薄利多銷的模式,構筑起后來者難以突破的競爭壁壘。
用“實在”營銷,鑄就品牌信任基石
邀請黃渤擔任藍標水品牌代言人,是今麥郎夯實消費者認知的關鍵一步。黃渤自帶的“質樸親和”氣質與“國民級認知度”,與藍標水“實在口糧水”的定位高度契合。這種“實在人推實在水”的綁定,讓品牌形象更具象、更有信任感。
而廣告片的創意設計更顯巧思:將鏡頭里的每一位“普通人”,都通過AI技術換臉成黃渤,
看似無厘頭的呈現方式,實則精準植入了三個強記憶點:
其一,滿屏“黃渤”的魔性換臉畫面極具視覺沖擊力,瞬間抓住用戶注意力;
其二,清晰錨定“黃渤推薦”的信任背書,降低消費者決策成本;
其三,直擊“超值”需求,藍標水是1元水銷量冠軍,一年銷量突破100億瓶,用硬核數據強化“國民選擇”的認知。
在短片結尾,今麥郎藍標再次強化“喝水喝藍標 實實在在”的品牌主張,不僅凝聚了一批認同“實在”價值觀的消費者,更逐步構建起穩固的社群認同,讓“喝藍標水”從單純的消費行為,變成一種“實在人群體”的身份符號。
結語
在這個崇尚性價比的時代,消費者要的從不是“概念包裝”,而是“貨真價實”;品牌贏的也不是“一時熱度”,而是“長久信任”。藍標水以扎實而穩定的產品力,成為億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安心選擇。它不僅是今麥郎踐行“實在”理念的典范,也是整個行業回歸常識、重建信任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