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商訊>正文內容
          • “管中窺豹” --- 新能源汽車安全可靠性的來源
          • 2024年12月04日來源:北國網

          提要: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新能源汽車已經從早期的“示范運營”轉向“普及應用”。每年1000萬輛以上的生產量與銷售量遠遠超過十多年前“百城千輛”推廣期間幾萬輛的規模。

          2024年11月14日上午,中國制造的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作為一個時代的里程碑,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量首次超過1000萬輛,行業專家預期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超過1200萬輛。

          2024年11月18日,比亞迪在其成立30年后,也迎來了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下線,成為全球首家實現新能源汽車生產超過1000萬輛的企業。

          兩個“1000萬”,見證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而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市場保有量的增加、應用場景的豐富,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可靠性正在逐步成為影響未來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新能源汽車已經從早期的“示范運營”轉向“普及應用”。每年1000萬輛以上的生產量與銷售量遠遠超過十多年前“百城千輛”推廣期間幾萬輛的規模。眾所周知,生產1萬輛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車與生產1000萬輛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需要遵循的設計、生產、質量管理、售后維護體系都天差地別,對此我們可以用新能源汽車中相對基礎的高壓線束與接插件的連接可靠性來“管中窺豹”。在小批量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可以通過操作工的經驗和反復檢測來滿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但是在大批量生產過程中,必需盡可能全面的考慮一切風險因素,從材料的選擇、產品的設計、工藝的制定等環節來確保安全性與可靠性。任何環節的風險增加都會導致系統風險的倍增,而在百萬量級的背景下,任何一個百萬分之一風險的提升都可能會導致一起嚴重的產品質量事故。

          而隨著市場保有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年限與行駛里程也在不斷增加,相應的系統老化與安全可靠性風險也在持續積累。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車不可避免的會在各類惡劣使用環境中行駛與停放。再次以高壓線束與接插件的連接可靠性作為“管中窺豹”,即使新車出廠的連接是可靠的,但是還要充分考慮到各種振動、腐蝕、溫度變化的環境帶來的持續性和潛在風險。如果在小批量的新能源車型中嘗試使用不同的材料以降低成本和實現輕量化,那么在大批量應用于量產車型時,必需考慮不同材料的電化學特性差異,以及可能產生的電化學腐蝕。這些潛在的腐蝕可能會導致不同材料之間的接觸不良,在通過大電流的情況下存在引發電弧的風險。根據相關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的統計分析,有相當一部分自燃事故是由于電弧引起的。針對這類潛在風險,徹底消除隱患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在高壓線束與連接器材料中都使用高品質的銅材料,有效減少電化學腐蝕的發生概覽。

          隨著應用場景的豐富,新能源汽車遭遇各類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也在提升。與傳統內燃機車不同,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交通事故對于駕乘人員的傷害除了第一次撞擊的物理傷害外,還存在電池受損燃燒和全車電控平臺失控而造成的二次傷害的可能。因此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可靠性還需要包括在受損情況下能盡可能降低系統癱瘓的風險,并幫助駕乘人員盡快脫困。還是以新能源汽車線束材料為例,與其他非銅材料相比,使用銅材料的線束柔韌性與可靠性更高,在危急情況下能夠更好的保持整車系統的運行,降低車門等系統由于失電而難以打開逃生的風險。

          總體而言,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于其安全性與可靠性的要求已經從量變走向質變;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與可靠性的方法需要與更大的市場規模、更多的保有量、以及更廣泛的應用場景相匹配;從材料選擇、零部件設計、生產工藝保障等諸多方面持續提升,而不是局限于單一的成本或輕量化,才能真正提高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可靠性。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