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潤同比降26%、資產負債率超66% 上市一年半新乳業顯疲態?
- 2020年09月08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沖擊新乳業業績急轉直下,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3.66%至10.55億元,凈利潤更驟降216.79%為-0.26億元。二季度,該公司業績雖有所回暖,但半年度營收及凈利潤同比仍呈負增長趨勢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沖擊新乳業業績急轉直下,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3.66%至10.55億元,凈利潤更驟降216.79%為-0.26億元。二季度,該公司業績雖有所回暖,但半年度營收及凈利潤同比仍呈負增長趨勢
日前,荷蘭合作銀行發布了2020年“全球乳業20強企業排行榜”。據榜單顯示,雖然全球乳制品行業20強的總體營收增速呈放緩趨勢,但中國乳品企業表現亮眼。其中,伊利股份(下稱伊利)在全球的排名從2019年的第8名升至第5,位居亞洲第一;蒙牛乳業(下稱蒙牛)在全球的排名從第10名升至第8位。
近年來,隨著消費需求和技術升級,中國乳品企業數量和產品質量等多方面都有顯著提升。截至2018年末,中國規模以上乳品加工企業就已經多達580家以上。并且,在入選《2019年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食品飲料行業的22家企業中,乳制品生產企業就占了4個席位。
然而,2020年初新冠肺炎“黑天鵝”的突襲,卻讓國內外乳企的業績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上市乳企新秀也未能幸免。
數據顯示,2019年1月上市的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乳業)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3.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驟降216.79%,虧損額達0.26億元。而今年上半年,新乳業實現營收及利潤分別為25.56億元及0.77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下滑5.68%及-26.27%。
凈利降幅超營收
2006年7月,新乳業前身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于四川成都成立,十年后的2016年,該公司整體變更為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是新希望集團旗下的集團化乳品企業,由于虧損拖累上市公司而被剝離。2015年,新乳業曾嘗試在港股市場上市,后又改在2019年年初登陸A股市場。
作為一家專門從事乳制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新乳業自成立伊始,便開始投入巨資積極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目前,該公司在全國擁有11個奶源基地,10個直屬牛場,年收奶量近40萬噸。
并且,新乳業還通過自有牧場,形成了“公司+牛場+農戶”的經營模式,解決了“分散養殖,集中收購”這種傳統模式所引發的乳企與分散奶農之間的松散關系,從而強化了奶產品在收集過程中的控制與監管力度。
然而,這樣一家飛速發展的乳企新秀在受到2020年年初暴發的疫情沖擊后,業績急轉直下。2020年8月28日,新乳業公布了其2020年半年度報告(下稱半年報)。據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乳業實現營業收入25.5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滑了5.68%。其中,在總營收中占比超90%的液體乳產品營業收入同比下滑8.10%至23.69億元,占比較小的奶粉所貢獻營收也小幅下滑了4.45%至0.32億元。
同時,新乳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也同比直降26.27%,不及1億元,僅實現0.77億元。
此外,記者梳理新乳業2018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的半年度數據發現,該公司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速呈逐年遞減趨勢,且營業收入分別為23.88億元、27.10億元和25.56億元;其凈利潤總體上也有所減少,從2018年上半年的1.02億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0.77億元,并且凈利潤增速逐年放緩至負增長,分別為14.52%、13.48和-26.27%。
表面上看,新乳業今年上半年業績不理想,多是歸因于其一季度受到疫情沖擊。然而,記者注意到,2020年二季度新乳業的業績相較于一季度而言,已有所回暖,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也有了改善,但回暖力度不夠。據新乳業半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20年二季度實現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不及1%,約15.01億元,不過其凈利潤同比上升27%至0.81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疫情沖擊,中國乳業整體均受到影響,但據不完全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初21家上市乳企公布的2020年半年報情況看,仍有接近十家上市乳企凈利潤同比增速上浮。
新乳業2018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半年報
并購后遺癥頻發?
除了后疫情時代業績回暖乏力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新乳業常年居高不下的債務壓力。據半年報顯示,該公司2015年至2019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高至66.09%、76.01%、70.10%、63.64%和61.66%。
此外,新乳業還長期以來處于增收較好而增利微弱的經營狀況。
據Wind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9.15億元、40.53億元、44.22億元、49.27億元和56.7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48%、3.53%、9.09%、12.44%和14.14%。而其同期凈利潤卻分別僅有3.02億元、1.50億元、2.22億元、2.43億元和2.44億元,在2016年凈利潤同比減半后又于2017年回暖后,近三年凈利潤僅實現微幅增長,且仍未回到2015年水平。
對于前述情況,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或是系新乳業自成立之初就制定的并購經營策略所帶來的“后遺癥”所致。據了解,與一般乳制品企業不同,新乳業在成立之初就秉承了新希望集團“買買買”的傳統,將并購作為其增長模式,在股權市場上一路“攻城略地”。
2001年至2003年,新乳業開啟了第一輪并購行動,然而此后就陷入7至8年的虧損境地。時至2015年,新乳業開啟第二輪并購潮,先后收購了湖南南山、蘇州雙喜、朝日乳業及朝日農業等一批企業,上述并購企業多為地方性老牌乳企。
2019年上市后的新乳業并未停下其并購擴張的道路,繼4月收購了福州澳牛乳業相關資產55%的股權后,又于同年7月認購了現代牧業9.28%的股權;2020年5月初再度宣布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寰美乳業100%的股權。截至目前,新乳業旗下共有41家控股子公司、13個主要乳品品牌、15座乳制品加工廠和12個自有牧場。
另外,新乳業高負債仍堅持并購的行為也引發了深交所的關注。2020年5月18日深交所向該公司下發問詢函,要求其就5月初的并購進行說明。對此,新乳業方面稱,已接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新乳業收購寰美乳業股權案不實施進一步審查決定。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