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手機>正文內容
          • 蘋果擬引入外部AI模型升級Siri
          • 2025年07月02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直以來,蘋果在開發自有AI模型方面遇到一定困難,導致升級版Siri的發布時間被推遲。根據此前進展,蘋果公司的Siri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真正實現現代化的對話式功能。久久等不來更新,蘋果或許選擇引入外部AI模型升級Siri。

          一直以來,蘋果在開發自有AI模型方面遇到一定困難,導致升級版Siri的發布時間被推遲。根據此前進展,蘋果公司的Siri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真正實現現代化的對話式功能。久久等不來更新,蘋果或許選擇引入外部AI模型升級Siri。在2023年,蘋果CEO庫克就宣布計劃每年花費10億美元開發生成式AI產品,但事實卻是——與其他科技巨頭相比,蘋果的AI步伐遲緩無比。

          另起爐灶

          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考慮放棄自家開發的AI模型,轉而使用Anthropic PBC或OpenAI的AI技術來支持新一代Siri。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已與這兩家公司討論將它們的大型語言模型用于Siri,并要求它們訓練可在蘋果云平臺運行的模型版本以供測試。

          如果最終采用外部模型,將標志著蘋果的一次重大轉變。目前,蘋果大部分人工智能功能依賴其自研的“Apple Foundation Models”技術,原計劃2026年推出基于該技術的新版本Siri。

          目前,蘋果已經允許ChatGPT處理Siri中的網絡搜索查詢,但Siri本身仍由蘋果技術驅動。蘋果軟件主管克Craig Federighi在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表示,正在考慮是否應該擴大對外部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對第三方模型的評估仍處于早期階段,公司尚未就是否采用作出最終決定。若明年實施模型變更,蘋果有望使Siri功能達到與安卓手機AI助手相當的水平。該公司內部另一項名為“LLM Siri”的競爭項目使用的是蘋果自家模型,目前仍在積極開發中。蘋果、Anthropic、OpenAI的代表均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在去年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壓軸推出了Apple Intelligence,隨后,Apple Intelligence被落地在iPhone16系列新品中。自那以后,Apple Intelligence升級備受外界關注與期待。

          但在今年的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展示的AI功能卻有點“擠牙膏”的意味,例如,蘋果推出了實時翻譯功能,可在FaceTime、電話和信息中進行語音和文字的實時翻譯,但這一功能在其他品牌的設備上已經存在。此外,蘋果的視覺智能功能(Visual Intelligence)也進行了升級,用戶可以通過截圖或屏幕內容查詢ChatGPT。以及智能快捷鍵新增“智能操作”利用Apple Intelligence模型實現如摘要文本或創建圖像的功能等。

          整體來看,并沒有外界期待的AI重大升級。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亦明確表示,AI驅動的Siri升級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到質量標準,預計要到2026年才能推出。

          進展緩慢

          轉用外部模型也意味著蘋果承認其在生成式AI領域競爭力不足。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的AI團隊目前處于高度不確定和缺乏明確方向的狀態,管理層仍在深入研究多種可能的發展路徑。對于通過云端運行自研模型,蘋果已經批準了2026年數十億美元的預算,但長遠規劃仍不清晰。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文指出,對于投資者而言,蘋果在WWDC 25上最核心的關注點應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更新,用戶界面設計等則是次要的。他直言,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非單一事件能決定勝負,但此次大會的AI相關內容未能滿足多數投資人的預期,尤其與谷歌近期舉辦的I/O開發者大會相比,市場失望情緒或進一步加劇。

          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相較于獲得Google(Gemini)這些巨頭支持的頭部安卓品牌,Apple Intelligence起步相對遲緩。當前Android系統的AI功能在全面性與成熟度上也普遍優于Apple,安卓支持第三方應用集成,而Apple尚未開放;在系統整合、應用生態、設備兼容性及個性化定制等方面,Android均具備顯著優勢。但Apple堅持終端側處理優先原則,嚴格保障全生態數據隱私,這些優先原則也為AI落地帶來了急需突破的難題。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林科宇(Ivan Lam)表示,蘋果公司在AI領域看起來相對落后,主要是因為其在新技術應用上較為保守,尤其在隱私、安全和合作模式方面,這種謹慎態度限制了其AI推進速度。同時,蘋果的硬件設計存在限制,例如運存較小,導致其在本地大模型算力方面不敢放開手腳,擔心影響手機性能和續航。此外,蘋果產品全球化的銷售使得其在AI功能的部署上需要兼顧全球各地的法律法規和隱私要求,這使得其在AI布局上受到更多桎梏。相比之下,安卓廠商(尤其中國品牌)在硬件合作、本地化適配和快速迭代上更靈活,從而在AI落地速度上領先蘋果。

          拉動付費

          在林科宇看來,當前基礎AI功能(如生成式AI)已成行業標配,消費者認為“別人有你也該有”。升級AI功能對蘋果來說是必要的,但更多是補齊與競品的差距,避免因功能缺失影響用戶忠誠度。消費者不會為“本應具備”的基礎功能額外付費,因此短期內AI升級對軟件收入的直接拉動有限。

          林科宇表示,蘋果軟件服務的增長還是會更多依賴其封閉生態的黏性,如通過iCloud無縫遷移、跨設備協同等功能讓用戶換機更簡單,如蘋果的高端定位聚集了高消費力用戶群,使其訂閱服務Apple Music、TV+的付費意愿更強,其軟件收入的長期潛力仍依賴整體生態優勢。長遠來看,蘋果未來也可能將AI功能整合到付費服務中(如綁定iCloud+或Apple One訂閱),但前提是其AI技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業界普遍認為,軟件服務是蘋果的很大優勢,尤其是用戶的付費傾向。事實上,早在去年,就有業內分析預測,蘋果公司的長期計劃可能會推出類似于Apple Intelligence+的訂閱服務。

          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部分服務作為Apple One訂閱套餐的核心組成部分,已成為Apple用戶的必備服務,其中iCloud堪稱Apple服務生態使用率最高的服務。該研究報告的一項調研數據還顯示,84%的受訪者愿意為Apple Intelligence付費。若Siri能成為真正的AI伙伴,用戶付費比例將攀升,長遠來看,商業價值十分可觀。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