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熱點關注>正文內容
          • 增粉100只要8元,別讓刷單將直播帶貨變成數字游戲
          • 2020年06月11日來源:新京報

          提要:疫情暴發以來,在助農助商和刺激消費的推動下,直播帶貨之風迅速刮遍各個領域,在各方大力支持直播帶貨的同時,帶貨亂象也層出不窮。有記者近日多方深入調查發現,如今直播刷單的方式、套餐已是五花八門。

          疫情暴發以來,在助農助商和刺激消費的推動下,直播帶貨之風迅速刮遍各個領域,在各方大力支持直播帶貨的同時,帶貨亂象也層出不窮。有記者近日多方深入調查發現,如今直播刷單的方式、套餐已是五花八門。有的商家找主播帶貨,成本花了9萬,最后卻虧了5萬;有一些主播,坑位費找商家要5萬,然后卻拿3萬去刷單;屢禁不止的刷單“灰產”也重新活躍,增粉100只要8元、“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更有甚者,僅靠一個刷單軟件,粉絲評論、互動、銷量甚至發言的間隔時間,便可以隨意設置。

          中消協3月份公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主播夸大和虛假宣傳、有不能說明商品特性的鏈接在直播間售賣等問題被多次提到,37.3%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產品質量問題,僅有13.6%的消費者遇到問題后進行維權投訴。

          2019年電商直播的行業規模已經超過3000億元,2020年有望突破萬億規模。根據行業發展生命周期,一旦出現峰值后,立刻迎來的是跌至谷底的泡沫。明星們都扎堆帶貨,大量人群放棄主業轉行去帶貨,平臺頻頻出現的主播和公司自己造假,甚至還出現了打著直播月入十萬旗號開辦的各種直播培訓班、4個月實戰挑戰年薪20萬的宣傳等可怕的現象,不知已經欺騙了多少想紅的人。各方玩家粉墨登場,直播間的戰爭變成了一場數字游戲,瘋狂之下,還怎么能做到真正帶貨。

          可以預見,直播帶貨的泡沫已經到來,熱鬧的只是冰山一角。其實,網紅直播帶貨就像一陣風,網紅通過打造個人IP,把流量轉化成粉絲,再把粉絲運營成用戶,以形成一個可以廣泛宣傳推銷的直播平臺,如此可實現短時間內大量銷售的效果。而這陣風過去后,留下來的還是產品質量和品牌文化本身,只有讓消費者得到實實在在高質量的產品才能維持持久的生命力。像品牌方自己薅自己羊毛、各路人員一窩蜂撲進直播帶貨、網紅變相騙取“出場費”等行為,都將會在大浪淘沙中淹沒,最終剩下的只有產品本身。

          在短期的沖動消費后,消費者最終還是會回歸理性。2020年,紅人供需結構可能依舊失衡,但行業有望從“人帶貨”到“貨帶貨”。直播帶貨領域將走向細分,好貨會成就大量腰部、尾部的主播。同時資源、資本、流量、品牌會越來越向頭部聚集,帶貨人群也將不斷下沉,人人都可以成為帶貨主播,帶貨市場會迎來更大的競爭和挑戰。

          面對直播帶貨泡沫化和刷單等亂象,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直播帶貨的優勢,促進相關產業的革新和發展;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各種手段打擊直播亂象,讓直播帶貨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國家層面,要積極出臺相關法規條例,加強監管,規范直播帶貨從業人員,加大對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侵害消費者權益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實現多方協同共治,引導“直播經濟”良性健康發展;從技術上,要積極順應5G時代下新技術應用,如AI、AR、VR等在直播中的應用,打造虛擬現實場景,讓消費者身臨其境地進行購物體驗;在平臺層面,直播平臺在做好自我監管的同時,要積極從商業模式、內容生產、主播培育和吸流能力等方面不斷創新和升級,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習慣;最根本的還是在產品上下功夫,無論是企業不斷打磨和推出新產品,還是網紅篩選質高價優、迎合大眾需求的好產品,都要細細鉆研,切不可本末倒置追求一時的銷售。

          直播帶貨作為新的“風口”,已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新突破。從一開始就打好根基,趨利避害,防止泡沫的滋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直播帶貨將大有可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