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Model S新車曾維修 車主不滿2萬元補償
- 2020年07月27日來源:財經網
提要:李先生將兩次庭審的民事判決書提供給財經網汽車。一審判決書顯示,李先生認為電機更換屬于非法改裝,且車輛存在售前維修行為,于是提出訴訟請求,要求撤銷銷售合同、返還原購車款、利息、車輛購置稅、保險費用、上牌費,以及訴訟費等。
花費超80萬購買Model S,交付前就有維修記錄,遭遇上述問題的特斯拉車主李先生,因此和特斯拉產生糾紛。
李先生是一位東莞車主,于2016年購買一輛特斯拉 Model S ,稱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特斯拉更換了車輛的電動發動機,而且由于車輛交付前有維修,自己在購車時就已因被蒙蔽而遭受損失。
特斯拉則認為自己并無隱瞞,結算單已顯示相關程序,且合法合規。
雙方兩度對簿公堂,最終李先生被判定可獲得2萬元補償,“退一賠三”的訴求未獲支持。
電機被換
“2016年買的車,半年之后被拖去保修,修完之后半夜三更送回來,什么單據都沒有。我還想著,一輛八十多萬的車,修理完什么單子也沒有?!崩钕壬Q。
繼續使用一年后(2017年12月),車輛因故需送修,李先生再次致電特斯拉售后,在和售后確認修理事宜的同時,李先生才知道電機一年前被更換過,“這個時候在電話里跟我說,那順便把去年換下來的電機換回去,我才知道原來上一次換掉了我的電機?!?/p>
李先生認為,在整整一年內,由于電機更換,自己屬于“駕駛違法改裝車”,不知情的情況下遭受了巨大風險。對于李先生質疑私自替換機行為涉嫌違法,特斯拉表示,針對故障更換電機是正常操作。曾想過妥協的李先生要求特斯拉4S店對更換電機進行質保清零,但遭到拒絕。
李先生還表示,在和深圳特斯拉體驗店交涉期間,自己無意間發現該車輛在售后電腦中有一份維修存檔,疑似為車輛交付前的維修記錄。心生疑惑的李先生遂向體驗店經理提出要查看該文檔,也被拒絕。
根據李先生提供給財經網汽車的現場視頻,他和深圳特斯拉工作人員的對話過程中,對方承認了該車輛交付前有維修記錄,但以“交付前車輛不屬于李先生”為由,拒絕向其公布。李先生認為,車輛如果沒有問題,不需要刻意隱瞞。于是,他撥通了特斯拉西安售后和特斯拉北京售后的電話,想要進一步查詢該車在交付前的維修記錄。
在接下來的交涉期間,李先生獲取若干段音頻,其中兩段錄音顯示,西安特斯拉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核實李先生車主身份后,回答:“我看寫的有一點點掉漆,應該不影響······因為給你交新車嘛,他還是把它給你換了?!北本┨厮估罩行墓ぷ魅藛T在與李先生確認維修日期后,則反問:“不是前頂棚漏水嗎?”
基于此,李先生認為所購車輛存在售前維修行為,依照《三包法》規定,自己可主張退一賠三。多次協商未果后,李先生在2018年3月將深圳特斯拉體驗店告上法庭。作為證據,特斯拉向法院提供了結算單。
李先生向財經網汽車出示了兩份結算單,一份結算日期顯示為2016年12月30日,另一份結算日期顯示2016年7月26日。第一份結算單與李先生保修時間吻合,“校正”項目分別顯示“檢查發現車輛前電機報警,轉向動力失效,自動緊急制動失效”以及“更換備用前電機”,付款方式為“保修”。
財經網汽車發現,該結算單的客戶簽字一欄空白。李先生表示,自己直到打官司,才看到這份結算單。
李先生提供的保修結算單
里程不明
另一份結算單則是關于交付前的慣常流程——PDI(Pre-Delivery Inspection)檢測,顯示接收日期為李先生提車的前兩日。
和前述結算單相同的是,李先生也表示自己直到打官司,才第一次見到該PDI結算單?!斑@是特斯拉提供給法院的,文件的客戶簽名欄和日期也是空白。接收日期為2016年6月23日,結算單日期為2016年7月26日,而我實際提車為6月25日,6月23日、24日并未到特斯拉(體驗店)處。” 李先生還補充道,不僅開單時間在他提車前兩天,該結算單上還顯示車輛的出廠里程數為1608KM,出廠日期則是2016年7月26日。
李先生認為,該結算單正是車輛在2016年6月25日交付前的維修記錄。自己對此不知情,是因為深圳特斯拉體驗店刻意隱瞞。
財經網汽車發現,該結算單共有五頁,最后一頁的簽名和日期為空白。首頁除了包含上述信息,還注明付款方李先生的聯系方式、以及車輛識別號等。第二頁開始,顯示該項工作流程的關注問題為“Pre-Delivery Inspection (PDI)”,中文譯為“交付前檢測”。第二頁至第四頁分為五個部分,事項記載格式清晰,例如,第一部分校正內容為更換中國本土的SIM卡,付款方式為“交付前檢驗”。
第三頁顯示工作描述為“左后和右后下裙邊有損傷,主駕駛門邊有掉漆”,付款方式一欄顯示“運輸損壞”,兩條“校正”內容分別為“Retainer-Sill-RH,沒貨”、“Retainer-Sill-LH,沒貨”。
第四頁的校正顯示為“Water Ingress General Diagnosis”(中文譯為“一般漏水診斷”),下方記錄“A柱漏水;前兩A柱存在漏水風險,現在進行淋水測試是否有漏水現象;經過淋水測試車輛前兩A柱沒有發現漏水情況”。李先生向財經網汽車表示,“校(矯)正”在特斯拉的售后服務語言里邊代表維修。
李先生還稱,自己了解到,其他車主也發生過被更換電機的情況。
財經網汽車輾轉聯系到另一位特斯拉車主,對方表示,(更換電機)特斯拉事先已經告知。
對此,李先生稱不了解其他車主的具體情況,目前只關注特斯拉對自己的所作所為。
李先生提供的PDI結算單
各執一詞
為詳細了解特斯拉售前售后政策,財經網汽車致電特斯拉全國售后400-910-0707。電話中客服強調,特斯拉中國售后將電動發動機和燃油發動機一視同仁,遵循中國現有政策,如果遇到需要更換電機情況,服務中心會與車主事先進行協商,并按照規定向有關部門進行報備。在問及是否有政策防止個別服務中心擅自更換電機,保障車主權益,對方表示,具體情況具體解決,當下無可奉告。
對于PDI流程,售后客服表示,車輛在交付前會進行排查,特斯拉不可能會對車主交付有質量問題的車輛。此外,車輛在交付前如果有任何維修記錄,“車主是可以查詢的”。
針對李先生反映的情況,財經網汽車致電負責同李先生交涉的深圳特斯拉服務經理鄭先生。鄭先生表示,如需更換電機,“一定會告知車主,不存在其他車主投訴更換電機,(這樣的情況)只有李某一個?!蓖瑫r,鄭先生堅稱,在更換電機前已事先多次和李先生溝通,“發過郵件,給過他維修單,單子上寫明更換備用電機?!?/p>
在財經網汽車詢問其是否有證據證實該說法時,鄭先生表示,“去找李某要?!痹诒粏柤败囍鞣从车慕桓肚熬S修是否屬實,鄭先生則給予了明確否認,并建議財經網汽車自行翻閱審判書。
訴求被駁
李先生將兩次庭審的民事判決書提供給財經網汽車。一審判決書顯示,李先生認為電機更換屬于非法改裝,且車輛存在售前維修行為,于是提出訴訟請求,要求撤銷銷售合同、返還原購車款、利息、車輛購置稅、保險費用、上牌費,以及訴訟費等。此外,按照《三包法》退一賠三的原則,李先生要求深圳特斯拉三倍賠償購車款253.29萬元。
針對李先生的訴由,深圳特斯拉認為,2016年李先生在無異議的情況下提取了車輛,因此雙方簽署的購買協議合法有效;該車系進口,深圳特斯拉按照行業慣例進行PDI檢測,未對涉案車輛實施任何維修行為。里程數1608KM系工作人員忘記在交付車輛時關閉自動記錄系統所致,是“技術性問題”,“涉案車輛存在瑕疵但不是損壞,并且沒有進行任何維修”。
一審判決書
一審判決駁回了李先生訴訟請求后,李先生于2018年12月提起上訴。
二審判決書
二審判決書
二審判決認定特斯拉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并酌定特斯拉公司向李先生賠償20000元,“退一賠三”在內的其它訴訟請求未獲支持。
二審判定書
繼續上訴
就深圳特斯拉提及的“交付前檢查整備工作(PDI)程序”,財經網汽車查閱相關資料發現,PDI(Pre Delivery Inspection)意為出廠前檢查,即車輛的售前檢驗記錄,是新車在交車前必須通過的檢查。
財經網汽車就該事件向特斯拉官方人士求證,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知名律師邱寶昌告訴財經網汽車,首先要確定特斯拉是否事前有告知,(如果)在未經車主允許的情況下擅自更換電機,侵犯了消費者知情同意權,違反消費保護法的規定。對于PDI檢測,在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屬于交付前的規定流程,但正常的PDI檢測不應存在漏水、補漆、更換部件。
對此,李先生堅持認為,特斯拉擅自更換電機,也沒能有效證實自己已知情,所以就更換電機一事,他將單獨起訴。并且盡管終審(二審)判定特斯拉經李先生同意后安裝備用電機、違法更換電機的理由不能成立,他仍在籌備上訴。
李先生向財經網汽車補充道,使用中的故障不一定由交付前車輛受損引起,但特斯拉沒有如實告知車主、也沒有將維修記錄提交至法院,做法屬于欺詐消費者。退一步說,即便是特斯拉認為沒有經過維修、只是存在瑕疵,就交付的車輛而言,“有瑕疵后其價值貶低?!?/p>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