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汽車換掌門 朱華榮將出任董事長
- 2020年06月05日來源:中新經緯
提要:伴隨著銷量增長,長安汽車的產品結構也在加速改善,售價更高的產品占比提高,帶動銷量與盈利雙重提升。今年一季度,長安汽車凈利潤為6.31億元,同比增長130%。而從去年三季度起至今,長安汽車股價也由每股6元左右平緩增至10元左右。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汽車”)高層人事即將迎來重大調整。
昨日下午,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在公司內部群中的講話流于網絡。張寶林稱根據上級的決定,他本人將不再擔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兵裝集團”)和長安汽車的有關崗位職務,另有安排,“衷心祝愿大家在華榮(朱華榮)同志和團隊的帶領下,向著世界一流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奮勇前進!”
長安汽車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了上述張寶林言論的真實性,并表示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將升任長安汽車董事長,但還在走流程,最終以公告為準。
2017年,中國三大汽車央企集團長安汽車、東風汽車和一汽集團高管換防,長安汽車原董事長徐留平調任一汽集團董事長,張寶林隨后接替徐留平出任長安汽車董事長。
2017年恰逢長安汽車合資業務拐點,2017-2019三年間,長安福特年銷量由82萬輛跌至22萬輛,長安鈴木、長安標致雪鐵龍外方股東相繼撤資,此期間長安汽車整體銷量業績由287萬輛下滑至176萬輛,2019年長安汽車凈利潤虧損26億元。
不過合資業務的滑鐵盧,也倒逼長安汽車更加堅定地發展自主乘用車事業。2017年-2019年,長安汽車相繼發布“香格里拉計劃”、“藍鯨發動機戰略”、“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等戰略規劃,擬在2025年前全產業鏈投入1000億元、調動1萬人用于新車型、新能源、自動駕駛等領域的研發。
2019年三季度,龐大的投入開始產出果實。在以CS75PLUS、逸動PLUS為代表的新產品推動下,長安汽車銷量業績觸底反彈,從去年9月起連續5個月實現銷量環比增長。今年4月,長安自主乘用車銷量達6.8萬輛,同比增幅達70%。今年前4個月,長安汽車累計銷量46.26萬輛,同比下滑18.5%,低于全行業31%的平均降幅。其中逸動、CS35、CS55、歐尚X70月銷量均接近或超過1萬輛,CS75PLUS及系列產品月銷量超過2萬輛,成為長安自主乘用車最大的增長引擎。
伴隨著銷量增長,長安汽車的產品結構也在加速改善,售價更高的產品占比提高,帶動銷量與盈利雙重提升。今年一季度,長安汽車凈利潤為6.31億元,同比增長130%。而從去年三季度起至今,長安汽車股價也由每股6元左右平緩增至10元左右。
計劃于6月上市的全新車型UNI-T將是長安汽車今年業績的另一個增長引擎,該款車搭載了L3級自動駕駛硬件,是全球范圍內第二款具備量產能力的L3自動駕駛車型,售價預計為11萬-13萬元,預售期間每日新增訂單約為500臺。
此外,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今年4月后銷量也逐步復蘇。長安福特5月銷量達23491臺,同比增長近130%、環比增長31.4%,隨著探險者等車型投放,今年銷量業績預計還將穩步提升。長安馬自達5月銷量達到14326臺,同比增長超過50%。
不過與一汽集團、上汽集團和東風汽車等大型國有汽車集團相比,長安汽車合資業務的短板依然明顯。如東風汽車2017-2019年銷量也呈逐年下滑態勢,但該公司擁有多家與外資車企合營的汽車公司,僅本田與日產的合資公司每年要貢獻約200萬輛的銷量,其盈利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更強。
長安汽車內部一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朱華榮出任長安汽車董事長后,他面臨的挑戰包括如何在存量競爭時代繼續推動長安自主乘用車業務發展壯大,以及如何快速扭轉合資業務整體不強的態勢,“從東風汽車、一汽集團的發展情況來看,合資和自主業務的均衡發展非常重要。”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