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車型量產
- 2020年03月1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長安汽車在重慶開啟L3級自動駕駛車輛量產,并對長安UNI-T車型進行了公開路測演示。
3月10日,長安汽車在重慶開啟L3級自動駕駛車輛量產,并對長安UNI-T車型進行了公開路測演示。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L3級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測試是長安“北斗天樞”計劃的又一項重大成果,將是長安汽車“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分水嶺,也是自動駕駛進入日常生活的里程碑。
總裁參與路試直播
L3級自動駕駛,即有條件自動駕駛,是汽車從輔助駕駛轉向自動駕駛的分水嶺。車載系統在滿足設計運行條件時,可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包含對環境的感知、方向和速度的自動控制等,但需要駕駛員在設計運行條件即將不滿足時接管車輛。
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路測是在重慶為長安專批的一段5公里折返路上進行的。整個路線全程長23公里,途徑4座立交、2條隧道、1座大橋,以及長上下坡、顛簸路段等多種交通復雜情況,道路上車流如織。
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直播看到,在駕駛員完全放開控制后,L3級自動駕駛量產展現了智能優勢。在車流密集的道路上,搭載L3級自動駕駛系統的長安UNI-T行駛穩定,與前車始終保持安全距離,變道、轉彎、過紅綠燈均自動完成。當有車輛并線插入時,體驗車輛會立即減速避讓。
在車上參與直播的朱華榮介紹,L3級自動駕駛將極大程度地解放駕駛員的手、腳、眼。例如,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遇到交通擁堵,駕駛員可以長時間脫腳、脫手、脫眼。系統將根據周圍環境安全風險,動態調整車速,最高可支持40公里/小時車速。
按照自動駕駛分級的中國標準,對于處于L3級的自動駕駛技術而言,當前前車速高于40公里/小時后,系統保持對車輛的車速和轉向控制,同時會提醒駕駛員恢復對前方道路環境的監視,在駕駛員狀態監測系統確認駕駛員雙眼恢復監視后,保持在本車道內平順行駛。
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項目組決策控制開發副總工程師孔周維表示,“遇到緊急情況,我們的車在50毫秒內就能做出安全反應。達到量產水平不僅需要先進的算法,其穩定性和一致性同樣重要。”
據介紹,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系統,感知范圍覆蓋3個360度車外環境感知,整合3種不同物理特性的傳感系統。其中,前方實現5重感知冗余,最大探測距離大于200米,測量精度可達10厘米,采用5個毫米波雷達、6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作為主要傳感器,可有效識別車輛駕駛環境中的車輛、行人、騎行者等多種目標和障礙物,且可感知駕駛員的視野、疲勞等狀態,為自動駕駛系統智能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同時,可以有效識別車道線、護欄、交通標識牌等信息,結合高精度地圖和ADAS地圖的道路信息,最高可實時獲取8公里范圍內的道路信息,實現車道級高精定位和精準路徑規劃,可有效確保自動駕駛任務的準確性。
朱華榮表示,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輛測試是長安“北斗天樞”計劃的又一項重大成果,將是長安汽車“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分水嶺,也是自動駕駛進入日常生活的里程碑。
自主開發核心技術
長安汽車表示,公司建立了面向自動駕駛的軟件開發流程,自主完成L3級自動駕駛系統核心技術開發,對所有系統算法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已經完成上萬個場景匹配測試,5000萬公里測試里程。
近年來,自動駕駛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中國車企紛紛發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長安汽車是國內布局和規劃自動駕駛較早的車企之一,早在2009年就開始自動駕駛整體布局和規劃。截至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200余項智能化核心技術。其中,70余項智能化功能搭載在此次量產車型上,21項為國內首發。
2015年,長安汽車基于CS35平臺開發出具備自動泊車、高速自動駕駛、自動換道等功能的自動駕駛樣車,目前已經具備自動駕駛的系統需求、傳感融合、目標認知、路徑規劃、決策控制、仿真測試、人機交互等領域的設計和開發能力。2016年,長安汽車成為首個實現2000公里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的車企。2018年,長安汽車實現L2級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APA4.0全自動泊車的國內量產汽車首發;并發布了“北斗天樞計劃”智能化戰略,通過“4+1”行動計劃助推長安汽車從傳統汽車制造企業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2019年,長安汽車實現APA5.0全自動遙控泊車系統行業首發量產。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