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銳國際榮獲“2020優秀采購服務商”
- 2020年11月25日來源:互聯網
提要:11月19-20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湖北省商務廳主辦的“第十一屆全球采購(武漢)論壇暨采購博覽會”在武漢開幕。科銳國際旗下上海科之銳憑借在人力資源外包及業務流程外包領域的突出優勢和卓越服務能力,獲此殊榮。
受邀出席全球采購論壇分享采購供應鏈人才洞察
11月19-20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湖北省商務廳主辦的“第十一屆全球采購(武漢)論壇暨采購博覽會”在武漢開幕。本次論壇以“后疫情時代的全球采購與供應鏈發展”為主題,眾多供應鏈、采購領域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冠疫情給采購、供應鏈帶來的影響,及疫情之后采購、供應鏈的新發展趨勢,并見證“2020優秀采購服務商”等榮譽的誕生。科銳國際旗下上海科之銳憑借在人力資源外包及業務流程外包領域的突出優勢和卓越服務能力,獲此殊榮。峰會中,科銳國際華東區采購供應鏈質量團隊副總監毛宇先生受邀發表《采購人才的就業環境與職業發展》主題演講。
新冠疫情的爆發與蔓延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嚴重沖擊,徹底改變了全球資源配置方式,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構,數字化、敏捷靈活、安全穩定成為全球采購與供應鏈新的發展方向。為宣傳先進典型、發揮示范作用、推動專業發展、助力企業提升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創造更大價值,促進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起“2020優秀采購服務商”系列評選活動。
作為領先的以技術驅動的整體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服務商,以及首家登陸A股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科銳國際在2006年推進了靈活用工模式實踐并樹立了合規典范,成為國內最早布局靈活用工和業務流程外包的人力資源企業之一,幫助企業提升組織靈活性和運營效率、降低用工風險和成本。同時,公司擁有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體系和資質,包括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并建立了誠信管理體系,被評為AAA級信用企業(9證1匾),成為眾多世界五百強、國內上市公司及龍頭企業、國/央企的服務首選。
全球采購與供應鏈轉型和變革的背景,也對采購供應鏈從業者提出了角色與能力新要求。活動中,科銳國際華東區采購供應鏈質量團隊副總監毛宇通過多年來幫助企業儲備采購供應鏈人才的豐富經驗,從采購人才的就業環境、職業發展趨勢等角度為參會嘉賓帶來《采購人才的就業環境與職業發展》精彩演講。
以下為核心內容摘錄:
近些年的經濟社會大環境變化深刻影響著就業環境,在我們顧問每天與采購供應鏈經理人溝通中,看到了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采購人個性,但這背后也看到了更多的共性,如果要去捕捉這些共性,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焦慮,機會,變革。
焦慮是我們在與采購人溝通中最大的感受,有兩種人的焦慮最令人深刻。一種是選擇最佳者,他們遇到的潛在選擇太多,但總會想從中找到唯一最佳選擇,這類往往出現在互聯網電商、新能源、半導體、生物制藥、消費電子等快速發展行業;另一種是缺乏選擇,在他們看來,就業市場是靜悄悄的,沒有選擇比較的機會,這類往往出現在重型設備、汽車行業、礦山能源等傳統行業。在更廣泛的采購職業經理人群的職業發展中,焦慮往往來自于以下四個方面:未來的不確定性(商業模式、行業前景等),快速變化的環境(產品更迭、消費市場等),新技術的沖擊(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X competitor的未知競爭(跨行業巨頭的競爭),這四方面最大的焦慮是速率差,即是企業對人才能力要求更迭加快,與人才自身能力進化發展速度的差異。
科銳國際自今年第二季度開始調研并發布采購供應鏈人就業信心指數,從三個維度,即外部環境信心、工作環境信心、崗位信心解讀采購供應鏈人的就業信心。第二季度的調研結果是展望第三季度,可以看出大家對外部環境的信心不足是主流判斷,就工作環境而言,高達61%的采購人認為未來三個月外部工作機會減少,只有18%的人對未來一年內公司內部職業發展有信心,但有意思的是大部分人對未來三個月工資穩定性有信心。
從公司內部崗位而言,59%的采購人認為其所在團隊的崗位會在未來三個月保持不變,31%認為會減少;但到了第三季度的調研,對未來第四季度的展望中,對外部大環境的信心在顯著提升;對工作環境而言,對內部職業發展的信心提升最快,從18%上升到35%;同時對團隊崗位的信心上升,認為所在團隊保持穩定或增加崗位是變化最顯著的,21%的人認為其所在團隊崗位未來三個月會增加。我們可以得出,采購人對于第四季度的就業信心與上一個季度相比顯著上升,且認為公司內部會有更好的、更多的職業發展。
據科銳國際采購供應鏈崗位大數據分析認為,一線城市需求呈現U字型分布,即對薪酬兩端和高薪的職位需求較多,薪酬中段職位需求較少;二線城市對采購供應鏈部門負責人需求最活躍,三四線城市對公司高管、副總裁級別需求最旺盛。雖然在二三線城市有旺盛的需求,但由于招聘體驗、方式、成本等方面與一線城市存在差異,使得人才并沒有匹配增長的需求而流動。
上述談及更多是當下的需求,從長期來看,采購供應鏈會有更多的變革。Gartner認為,未來的供應鏈企業應該是目標驅動型組織(為更多利益相關方提供價值),商業模式變革者(領先企業成為所在行業傳統商業模式的顛覆者),數字化協奏曲(從人才、軟硬件、流程等方面提升數字化能力);從人才畫像角度來看,未來供應鏈人才是資源整合者,先驅者,工程師。
從獵頭角度來看,要順應供應鏈變革趨勢,未來所需的供應鏈人才,一定是具有能力長板、數字能力、跨界經驗的復合型人才。
最后,與大家分享如何去準備職業選擇?首先要明確考慮因素,思考對自己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什么,以開放心態,擁抱機會,隨時做好能夠跳槽的準備。其次,要打造個人職業品牌,打造個人不可替代的一技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