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四維圖新互訴侵權 傳統地圖廠商錯失的機遇還能追上嗎?
- 2020年11月23日來源:中華網
提要:雙方之爭中,可以看出地圖行業競爭格局日趨白熱化。曾經各家地圖企業大部分時候還處于暗自較勁的狀態。如今,隨著被視為“下一個十年的”自動駕駛賽道日趨成熟,地圖廠商的競爭開始愈加明顯。
近日,百度公司以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將北京四維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犯百度電子地圖作品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在權威媒體中刊登聲明以及賠償9000萬元經濟損失。在此之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剛剛就百度與四維圖新公司涉電子地圖侵權案作出一審判決,四維圖新暫時勝訴,百度地圖回應將上訴。一時之間,雙方進入侵權“羅生門”。
據公開資料顯示,百度地圖早在2016年就已實現數據全自采,結合強大的AI數據生產技術,堅持用科技刻畫現實世界。目前,百度地圖擁有國內規模最大、AI 技術最強的數據采編團隊,現已實現80%數據 AI 化采集、日均位置服務請求超1200億次、日均軌跡里程20億公里、POI全球覆蓋總數達1.5億、道路里程覆蓋1000萬公里、注冊開發者數量達200萬、全景圖片13億張等數據成果。此外,百度方面表示,將始終尊重并保護著作權,遵循合法合規的原則開展商業經營。
雙方之爭中,可以看出地圖行業競爭格局日趨白熱化。曾經各家地圖企業大部分時候還處于暗自較勁的狀態。如今,隨著被視為“下一個十年的”自動駕駛賽道日趨成熟,地圖廠商的競爭開始愈加明顯。
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et預測,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銷量將達到60萬輛,2035年將達到2100萬輛;中銀國際認為,5G與自動駕駛是完美搭配,2020年國內市場空間約878億元,到了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對于自動駕駛而言,地圖尤其是高精地圖是一大命脈。此前有自動駕駛業內人士稱,由于是給車“看”的而非給人看的地圖,高精地圖的精度是在厘米級,而非傳統導航地圖的米級。
這也意味著,其投入成本更高,知識產權密度更高,也意味著,一旦在競爭中失去主流標桿客戶,資本信心動搖,其影響是深遠的。
四維圖新目前正面臨著這樣的境況。今年1月17日,特斯拉中國宣布地圖數據服務商將更換為百度地圖,此前特斯拉在中國地區使用的地圖數據服務商為四維圖新。而在去年12月31日,四維圖新還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在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公司一直為特斯拉中國的獨家導航地圖供應商。
作為曾經的第二大股東騰訊,如今也開始減持四維圖新。今年9月30日午間,四維圖新公告稱,股東騰訊產業投資基金于2020年9月中下旬,累計減持公司股份共計1961.5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
根據四維圖新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前三季度15.3億元,同比下降0.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95億元,同比下滑904.4%。
如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難理解雙方堅決互訴侵權的行為。侵權一事如何定論還有待進一步審理,但市場的機會往往只在頃刻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