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澳美制藥:解讀“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之常見治療方案”
- 2020年11月05日來源:北國網
提要:銀屑病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誘發、免疫介導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系統性疾病,典型臨床表現為鱗屑性紅斑或斑塊,局限或廣泛分布,無傳染性,治療困難,常罹患終身。
銀屑病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誘發、免疫介導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系統性疾病,典型臨床表現為鱗屑性紅斑或斑塊,局限或廣泛分布,無傳染性,治療困難,常罹患終身。據估計,中國銀屑病患者約在600萬例以上,該病可發生于各年齡段,無性別差異。銀屑病的治療以控制癥狀、改善生命質量為主。本文香港澳美制藥將為您解讀“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完整版)之常見治療方案”。
各型銀屑病都有其常規的治療路徑,但總的原則都是為了有效控制疾病,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依從性。因此在治療中,較少單用一種治療方法或藥物。最常使用的治療方案包括∶序貫療法、聯合療法和交替療法。
序貫療法
序貫療法的治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皮損清除期):用強有力的藥物,較大劑量使用,以快速控制疾病,清除皮損;
第二階段(過渡期):以耐受性好、安全的藥物鞏固療效,同時逐漸減少強有力藥物的使用;
第三階段(維持階段):僅用耐受好、安全的維持藥物,以保持療效,防止復發。
序貫療法的常見應用:
序貫療法通常是糖皮質激素澳能鹵米松乳膏與維生素D3衍生物澳夫清卡泊三醇軟膏的序貫。
第一階段(皮損清除期):早上用糖皮質激素澳能鹵米松,晚上用維生素D3衍生物澳夫清卡泊三醇;該階段維持2周,至皮損變平。
第二階段(過渡期):工作日早晚用澳夫清卡泊三醇軟膏軟膏,周末早晚用澳能鹵米松乳膏;該階段維持2周,至皮損變暗或變淡。
第三階段(維持階段):僅使用澳夫清卡泊三醇軟膏;該階段維持2周或2周以上,至皮損徹底控制。
聯合療法
聯合療法是將2種或2種以上的藥物/療法同時使用,這2種或2種以上的藥物/療法具有協同或補充作用,以每種藥物最小劑量使用,提高安全性。
具體方法如下圖:
交替療法
交替療法是先用一種藥物(或方法)單一治療,以后轉換成另一種藥物(或方法)單一治療,以減少各種藥物總的累積劑量,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靜止期斑塊狀銀屑病無需改變療法,當皮損類型改變、皮損面積增大時則需轉換另一種治療方法。
總結
銀屑病病因復雜,頑固難治,香港澳美制藥建議治療時不應拘泥于單一療法,應充分考慮患者個體差異,針對性制定治療方案,可考慮序貫、聯合、交替等療法,以安全有效控制疾病為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