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品牌資訊>正文內容
          • “軟硬兼施”大造血 東航江西這樣扶貧梅溪村
          • 2020年10月14日來源:北國網

          提要: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東航黨委結合地方扶貧工作實際,按照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目標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的總要求,因地制宜把東航組織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實實在在幫助梅溪村強化“造血能力”,實現鄉村振興!

          梅溪村位于江西省武寧縣上湯鄉贛西北山區,為“十三五”省定貧困村。

          自2015年成為東航江西分公司定點幫扶貧困村以來,全村原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45戶128人(因人員增減現有44戶123人),現已脫貧39戶117人,其中2019年脫貧4戶5人,剩余的5戶6人屬于分散供養國家政策托底的五保貧困戶。

          “多虧了東航駐村工作隊幫我確定發展蜜蜂養殖業作為脫貧的路子,早期出資幫我購買蜂箱及蜜蜂,才有了現在自己靠雙手奮斗脫貧致富的踏實。”梅溪村貧困戶汪羽鵬家的自產蜂蜜,從起初的10箱發展到現在的150箱,收成好的時候年產值可達4000斤,真實的話語,鮮明的數字,無一不印證了東航對梅溪村精準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效。

          硬件“造血”,修路&蓋房護安居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百年不變的硬道理。

          梅溪村2006年建成的梅溪公路,由于道路狹窄不方便農產品和物資運輸,影響了村民發展,又在2017年經歷了三次歷史罕見的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沖毀了多處道路,淹沒了農田,百姓的心血毀于一旦。

          “當年梅溪村進村只有一條狹窄的主干道,最寬路段只有3.5米,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下雨后的村道沒法走,只要一出門腳下都是泥。”村民憶起之前的村容村貌,都連連搖頭。

          東航黨委部調研到相關情況后,立即研究應對措施,向政府及公司申請專款資金支持,帶領大家開展災后生產自救,疏通河道、溝渠。

          村里一座1982年修建的橋梁開裂,存在安全隱患,東航江西分公司第一時間上報股份公司,追加了8萬元扶貧經費,解決了資金缺口問題。而這座橋,也被命名為“東航愛心橋”。

          六年來,東航根據實際調研走訪,從改善交通、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共協調落實項目資金超過800萬元,“硬核”打造美麗梅溪村。

          廣夏千萬間,為庇寒士俱歡顏!

          2015年東航入駐梅溪村之前,該地五個自然村只有三個村子通了電,很多貧困戶的房子還都是土磚房,村里就一個支教老師……針對當地實際情況,東航駐村工作隊進行了入戶摸排調查,并多方協調,在2017年,終于讓村里實現了通電、通訊100%全覆蓋,同時為42戶貧困戶協調解決危房改造、維修及3戶易地搬遷工程;2019年,幫助14戶貧困戶,解決了房屋墻體老化脫落、房頂漏水、門窗漏風、無廚房、衛生間等問題,并協調申報了15戶貧困戶家中小孩在縣內外就讀,其中有3戶子女享受“雨露計劃”教育疊加補貼。

          “以前我們都是一大家子擠在土坯房,沒想到現在住進了三層小洋樓,國家政策好啊。孩子們之前都是在一家租用的民房學習,只有一個教室,在政府和東航的幫助下,新建了教學樓,學校的設備也是東航添置的。”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村民們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危房改造、通電通訊,義務教育等工作筑起了村民們安居樂業的“堡壘”!

          產業 “造血”,因地制宜來致富

          產業發展是造血之源,脫貧之基、致富之本,產業扶貧是脫貧的必由之路。

          2017年初,東航專程邀請江西省農業廳專家來到梅溪村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探索梅溪村產業發展之路。農業專家結合梅溪村實際情況,對癥下藥為梅溪村農業發展“把脈支招”,提出先啟動養雞、養鴨、西瓜、龍蝦等短平快特色產業發展,并制定產業扶貧實施方案,充分發揮了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和基礎性作用。

          “生態養殖深山放養以玉米、野草、昆蟲、稻谷為食 ——東航江西分公司扶貧產業項目。你多購買一枚雞蛋將為梅溪貧困村教學點捐贈五角錢用于愛心午餐謝謝您的愛心!”梅溪村土雞養殖場土雞蛋包裝盒上的一段話將東航因地制宜幫扶梅溪村的思想體現的淋漓盡致。

          2020年,梅溪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與一家養殖企業合作,共引進1600只土雞,其中1100只由合作社集中養殖,獲得的利潤全部以分紅的方式分給貧困戶。合作社銷售土雞10只、土雞蛋1920枚、土蜂蜜3758斤,銷售額達19.342萬元。

          除此之外,為了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積極主動謀劃鄉村振興東航路徑,東航因地制宜,重點幫助梅溪村推進產業項目的發展,先后扶持光伏發電、中草藥種植、農產品、畜牧業養殖等。同時在拓寬扶貧產品采購通道上下功夫,與當地政府溝通,合作開發銷售渠道。借助東航扶貧產品大集市線上平臺,做好產品的推廣,同時倡導員工開展自愿消費,以購代捐。

          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不能光靠物質產品,還要有自己的精神內核。

          東航積極探索典型引領路徑,在全村開展孝親之星、公益之星、清潔之星、致富之星等“四星”評選活動,積極號召全體村民講文明樹新風,向先進個人學習。

          “90”后小伙汪羽鵬,2014年納入貧困戶,考慮家里重病的母親,他返鄉做起養蜂事業。在扶貧隊的幫助下,汪羽鵬順利脫貧,被縣里評為了“脫貧奮進之星”,同時帶動其他貧困戶加入養蜂行業。東航派駐扶貧工作隊開展工作以來,梅溪村貧困發生率從18%減少至0.8%,貧困戶年人均收入從3049.46元增長至2020年度的13669.81元,增幅達到348.3%,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心連心造血”,全面幫扶戰脫貧

          多年來,東航黨委一直把扶貧攻堅工作納入公司年度重要工作之中,重點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等突出問題,扎實推進扶貧攻堅各項工作,時刻牽掛著梅溪村的父老鄉親。

          自2017年起,東航組織地區分公司二級單位、機關各部門共計18個單位21位管理干部與村里的貧困戶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對幫扶干部固定每月至少“回家探望”一次,關心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累計走訪43次。今年疫情穩定后,東航于4月份恢復結對幫扶干部每月走訪工作,東航的領導班子也來到梅溪村開展調研、走訪慰問工作4次。

          駐村扶貧以來,駐村隊持續開展“入戶關愛”活動,宣傳政策、摸清民情、分析貧情,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問題。

          今年7月因連續降雨,梅溪村出現洪水、山體滑坡等現象,東航黨委憂心村民安全和蜜蜂、西瓜、水稻等這些村民“心頭肉”的受災情況,安排了駐村隊積極參與防汛減災工作。正是這些“心連心”幫扶工作,贏得了村民的信任,真正成為村民的“自家人”。

          “剛去給村里年紀較大的貧困戶老人送了些生活日用品,完成入戶走訪是天色已晚,村民一直留我在家里吃飯呢,讓我覺得心里暖暖的。”這是入戶走訪回來后東航駐村書記寫下的工作心得。每逢節假日,東航的領導班子也都會電話關心村民,被村民笑稱是“南昌的家里人來電話了。”一言一句透露著真情,雖相隔280公里,但心與心的距離不遙遠。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東航黨委結合地方扶貧工作實際,按照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目標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的總要求,因地制宜把東航組織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實實在在幫助梅溪村強化“造血能力”,實現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