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品牌資訊>正文內容
          • 僑企成改革開放“開路先鋒”,豐益國際表現可圈可點
          • 2020年09月16日來源:互聯網

          提要:1991年,豐益國際在深圳蛇口投建的南海油脂廠生產的“金龍魚”牌小包裝油正式面市,金龍魚在國內市場上的迅速騰飛從此揭開序幕。中國人的食用油消費模式逐漸改變,告別了散裝的初加工油脂,吃上了經過系統精煉裝在小包裝瓶里的食用油。

          1978年,中國掀開改革開放的大幕。海外華人華僑華商,為改革開放貢獻了關鍵的第一桶金。僑資企業不僅為中國引進了資金,還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就業,革新消費觀念,引領產業技術進步。其中,改革開放以來投資中國大陸的豐益國際集團,正是愛國僑企的典范。

          20世紀90年代初,不少西方發達國家對于改革開放的中國仍然抱著懷疑甚至敵意,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大門口徘徊猶豫,而豐益國際則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抱有堅定的信心,下決心在中國繼續擴大投資。

          1991年,豐益國際在深圳蛇口投建的南海油脂廠生產的“金龍魚”牌小包裝油正式面市,金龍魚在國內市場上的迅速騰飛從此揭開序幕。中國人的食用油消費模式逐漸改變,告別了散裝的初加工油脂,吃上了經過系統精煉裝在小包裝瓶里的食用油。

          (1991 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油面世,引領了中國從散裝油到小包裝油的消費模式革命)

          不僅食用油,中國米面市場,很長時間里也是散裝大米和面粉占據主流,價格雖然相對便宜,但是口感和質量千差萬別,離吃好相差甚遠,這便是一個蘊藏的市場機會。中國從南到北,有不少質量優良、口感上乘的稻谷品種,而豐益國際在華投資業務益海嘉里集團則篩選出這些優質品種,請農民種植,收獲后賣給益海嘉里來加工銷售。

          稻谷加工后除了獲得大米,還有稻殼和米糠,為了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豐益國際一直致力于開發出一套更加綠色環保,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產業鏈,把這些副產品都利用起來。這就是后來逐步成型的益海嘉里水稻循環經濟新模式。

          用稻殼發電,稻殼灰生產活性炭和“綠色輪胎”生產必需的白炭黑;米糠提煉稻米油……在水稻循環經濟新模式中,每一粒稻谷都被“吃干榨盡”,豐益國際將寶貴的糧食資源綜合利用、加工增值,帶動傳統農業和農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神加工轉變,由資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轉變。

          2017年4月,豐益國際在華投資業務益海嘉里集團旗下的益海(佳木斯)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被國家有關部門正式批準為“國家水稻加工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這是全國水稻加工行業唯一試點企業,標志著水稻循環經濟模式已經納入國家綠色發展規劃。

          (消費者在選購益海嘉里產品)

          豐益國際投身改革開放的歷史洪流中,在國人的廚房里發起了一場糧油食品的革命,更加安全衛生的小包裝食用油、小包裝大米、小包裝面粉等,就這樣走進中國消費者的廚房。

          豐益國際在中國的投資歷程,只是改革開放40年眾多僑企投資實業的一個縮影。波瀾壯闊的40年改革開放,海外僑企與中國經濟共同成長,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中國因素也成為他們發展的獨特機遇,助力華商企業壯大自身。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