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洗牌、增速降至5.7%,醫美行業何時復蘇?
- 2020年08月06日來源:中關村網
提要:據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最新中國醫美服務市場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預計行業增長規模僅為5.7%,遠低于2019年18%的行業的增速。
據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簡稱“沙利文”)發布的最新中國醫美服務市場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預計行業增長規模僅為5.7%,遠低于2019年18%的行業的增速。對于沙利文發布的數據,多位醫美行業資深從業者均表示認可,但也表示了對行業“回暖”的信心。
數據來源:市場研究機構沙利文及公開資料
疫情加速行業洗牌 帶來有質量的增長
作為消費醫療的典型行業之一,醫美行業近年來在中國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據沙利文相關資料顯示,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自2014年起維持年復合增長率23.6%的增速,預計行業收入規模到2023年將達到3601億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進一步提高至24.2%。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醫美行業的高增長趨勢被迫中斷。沙利文2019年的行業預估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將達到1893億元人民幣;而沙利文最新數據,2020年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預計僅為1518億元人民幣。
醫美行業是典型的線下服務行業,受上半年各地嚴控疫情的影響,大多數醫美機構的營收都出現了嚴重下滑。進入下半年,各機構的經營狀況正逐漸恢復正常。
另外,疫情期間不少機構因經營不善、客流銳減、運營成本過高等原因陷入困境甚至出局,在客觀上加速了行業洗牌。優勝劣汰之下,資質更高、運營體系更成熟、安全更有保障的中大型醫美機構將更好地生存下來。可以預見,隨著疫情影響的消散,醫美行業有望恢復高增長趨勢,而增長質量也會更高。
活躍用戶數快速增長 保留行業復蘇希望
盡管一季度的疫情對線下醫美業務造成了巨大沖擊,但“宅生活”也讓許多消費者發現了自己的醫美需求,紛紛選擇在線上醫美平臺進行信息查詢與項目咨詢,隨之而來的是醫美平臺的活躍用戶數增長。據某上市醫美科技企業一季度財報顯示,其今年一季度的月活用戶數增至417萬,較去年四季度增長了50萬,較去年同期則增長了117%。與此同時,許多醫美平臺也適時增加了在視頻面診、遠程咨詢等方面的服務,讓咨詢的轉化率進一步提升。
活躍用戶數的高速增長,為后疫情時代醫美行業的復蘇保留了希望。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消費者積壓已久的求美需求正在“有序釋放”。上海某知名醫美機構負責人對記者帶說:“五一假期,店里的預約名額還有不少空缺?,F在還有近兩個月才到國慶節,我們個別項目已經被約滿了?!?/p>
隨著市場的回暖以及用戶的增加,醫美行業恢復增長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根據沙利文的預測,到2024年醫美行業的營收規模將達到3185億元人民幣。盡管2020年對于整個醫美行業來說注定是難熬的一年,但隨著經濟的回穩陰霾很快就會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