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禾致源布局遺傳病檢測領域
- 2020年07月13日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提要:遺傳性疾病是指因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一類疾病,其與罕見病往往相伴相生。罕見病是一個基于流行病學的概念,世界衛生組織將罕見病定義為患病人數小于總人口的千分之0.65至千分之1的疾病,由此估算,我國目前有超過2000萬罕見病患者。
遺傳性疾病是指因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一類疾病,其與罕見病往往相伴相生。罕見病是一個基于流行病學的概念,世界衛生組織將罕見病定義為患病人數小于總人口的千分之0.65至千分之1的疾病,由此估算,我國目前有超過2000萬罕見病患者。目前業內普遍認為,超過80%的罕見病是遺傳性疾病。
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透露,截止到2018年,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高達5.6%,平均每年新增病例90萬,相當于每30秒就有一個缺陷患兒出生,每年國家和社會為此負擔的經濟總量高達數千億元。同時,隨著環境污染加重、食品安全風險增加,以及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率正呈逐年上升態勢。
遺傳病的復雜性、罕見病的低發病率,造成很多相關疾病成為“疑難雜癥”,也正因如此,針對罕見病的政策紅利將促使企業加大在基因治療領域的投入。其中,以諾禾致源為代表的基因科技公司往往比傳統醫藥企業更有優勢。由于遺傳病和罕見病都有遺傳特點,諾禾致源通過基因檢測以及遺傳家系圖譜繪制,為臨床醫患提供大數據集及輔助決策工具及平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潛在發病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目前行業普遍認為,應用二代測序技術(NGS)結合臨床表型分析可高效準確地輔助遺傳性疾病的診斷。成立于2011年的諾禾致源,擁有亞太地區通量規模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其第二代測序技術(NGS)已十分成熟,具有高通量、高靈敏度等優勢,能更快速的生產大量測序數據,提高對遺傳性疾病的診斷效率。同時,諾禾致源推出“萬人基因組計劃”,通過對中國人進行大規模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初步構建起包含5萬中國典型人群的基因組數據庫,基于該數據庫進行系列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新生兒遺傳病研究、遺傳性腫瘤易感基因研究、心源性猝死基因研究、藥物敏感性基因研究、“三高”易感基因研究、老年人常見疾病易感基因研究等方向。將基因組學信息與醫學知識結合,不但有助于保障國人健康,促進醫學發展,還將推動基因組學產業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