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余東:鼓勵中國白酒文化走向世界
- 2020年05月22日來源:國際金融報
提要:余東指出,中國白酒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優勢傳統文化之一, 更應該鼓勵其走向世界。這不僅需要勤懇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找準方向,用國際化思維找準切入點和方法,更有效地傳播中國文化。
5月21日,舍得酒業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生產基地副總經理余東將提交兩份建議,分別為《關于鼓勵中國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建議》以及《關于鼓勵企業以生態發展理念建設產業園區的建議》。
在前一份建議中,余東指出,中國白酒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優勢傳統文化之一, 更應該鼓勵其走向世界。這不僅需要勤懇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找準方向,用國際化思維找準切入點和方法,更有效地傳播中國文化。
“讓中國白酒走向世界,是行業多年的夢想、努力,但成效差強人意。”余東稱,中國白酒,從其歷史價值、傳統技藝、技術發展、精神價值等方方面面看,都是優于世界其他所有烈性酒的獨特存在,但其當前所處的地位與其價值極不匹配。
對此,余東建議,國家相關部委聯合行業協會,在標準制定上,幫助企業在釀酒生產和產品標準上與國際對標,解鎖中國白酒海外銷售的標準障礙;大力扶持中國白酒在海外的文化傳播活動,在組織安排、資金補貼、媒體傳播等方面予以幫助;給與企業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鼓勵企業通過跨界合作、藝術創作等方式,開創年輕化、藝術化、時尚化的發展方向,用中國的、民族的藝術語言向世界講述中國酒文化,鼓勵政府部門在外事活動中使用中國白酒;推動中國白酒傳統釀造技藝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推動中國文化在全世界范圍的傳播和繼承。
此外,余東的另一份建議指出,生態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這次疫情也讓人類深刻意識到人類發展與自然生態直接不可分割的共生關系。企業作為生態化建設和發展的主體之一,建議鼓勵企業以生態發展理念建設產業園區。
“盡管生態發展理念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并沒有被廣泛、深入落地。”余東表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對生態發展理念不了解、不重視,只看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二是缺乏標準、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引導和支持,導致企業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在管理上缺乏系統規劃,資金、人才、技術投入不足。 三是監管力度不夠。
余東建議,應從政策支持、標準引領、樹立標桿、國際推廣等多方面鼓勵企業更好的以生態發展理念投入和開展園區建設。
(原標題:兩會聲音|全國人大代表余東:鼓勵中國白酒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