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品牌資訊>正文內容
          • 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中國,正在通過它快速重啟
          • 2020年02月13日來源:北國網

          提要:此次大疫之下,它們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答卷。當疫情幾乎給中國按下暫停鍵的時候,它們則在努力加速這個國家經濟、社會以及人心的重啟。

          01危情之下的科技溫度

          幾天前,又一批來自全國的醫療隊大約4000人集中抵達武漢。當晚最大輿情便是隨隊醫療物資被扣的消息,次日雖被證實為謠言,還是牽出當地工作的種種不力。

          醫療隊在機場滯留了3、4個小時,最后被貨車接送到酒店,沒有熱飯,連啃的泡面都是其它醫療隊支援的,個人行李和物資更是延遲7、8個小時后才送到……

          說句公道話,效率的確糟糕,但于武漢而言,還是能看到進步的。畢竟,已經連軸轉了二十天,沒有大的疏漏已殊為不易,最重要的是,救命的醫療物資大部分都還在。

          慣性是可怕的,指望瞬間全面提升不現實。其實,2020年的春晚也是一個同樣的隱喻。

          大疫之下,這臺春晚像老太爺一樣四平八穩,一臺無彩排、臨時插播的煽情朗誦,已是窠臼之內能展現的最大的靈活性。

          一天前,武漢剛宣布封城。20天后,中國確診人數破4萬、死亡過千。冰冷的數字讓除夕夜的那場大眾娛樂略顯刺眼。

          那場總是號稱收視率百分之九十幾的晚會,哪怕能提前給其它地方的人預下警也好啊?

          這個除夕,幫國家電視臺挽回一絲顏面的是近些年崛起的一個短視頻app快手,它巨資贊助了春晚。它臨時改動了“看春晚瓜分十億紅包”的頁面,在“全額領取”邊上加了一個“助力武漢”,意思是你可以把當晚搶的紅包捐贈給武漢抗疫前線。

          若干年后提起這一年的春晚,我們也許記不清一個節目,但可能會記住一個互聯網公司的靈機一動。

          從武漢“封城”后的無序開始,到用廂式貨車運醫生的前天,積弊真不是一朝就能改掉的。

          幸好,中國這些年的進步是全方位的,就在武漢帶給人們意料之外的失望之時,也有諸多亮點給人以鼓舞。

          最具現代性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又一次標定了社會公益可以,也應該達到的高度,相對于當地某些機構部門初期帶給大眾深深的失望,這個高度充滿驚喜。

          就在舞臺上載歌載舞的時候,湖北省外的很多企業已經展開行動。歌舞聲悄,3億元用于設立第一期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基金的捐款已經到位,這筆錢來自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

          阿里巴巴緊隨其后,于大年初一宣布設立了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不僅是專注于醫療物資的采買,阿里巴巴還關注到武漢地區醫療人員的基礎生活保障,全力協調外賣資源,爭取讓他們吃上一口熱飯。

          短短的兩天里,除了戰斗在一線的醫護,近年來大眾最熟悉的互聯網企業的名字,美團、快手、百度、京東、字節跳動……開始接連閃現。

          它們捐贈基本以億計,而且,它們都自主采取行動,直指疫情防控最薄弱的環節。

          截止目前,騰訊公益已成立總計高達15億抗疫專項基金,涉及物資支援、技術支援、人員關懷、科研與醫療事業等領域。阿里巴巴昨日更對平臺中小商家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減免平臺經營費用、針對湖北商家的免息貸款、快遞員補貼等,以綜合手段助力疫情期間經濟企穩。

          如果說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們感動于國人一瞬間爆發出來的熱忱,那么2020年,我們看到的是全民公益“質”的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現實的反差,讓我們更加明確了中國公益該怎么走。

          02公益組織不該是官僚機構

          疫情爆發以來,全民陷入“口罩”慌,不僅國內庫存全無,全球貨源也極度短缺。朋友圈更是掀起一股“口罩”代購風潮:日代、泰代、韓代、土耳其代......一時間,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同一時期,另一則消息是關于“口罩黑洞”的疑問,來自網絡。

          有人統計了一下,疫情發生以來,差不多全中國的庫存、乃至世界很多國家的商店的存貨,都被買下發給了中國,尤其是湖北,從當地公布的捐贈清單計算至少超過1200萬,但是前線醫院頻頻傳出“物資沒了”的求救聲。那么,口罩哪里去了?

          如果不考慮其它原因,那么物資調配、轉運過程一定存在渠道不通的問題。

          還記得1月31日降落在武漢體育場的直升機嗎?那架直升機為在一線長期戰斗但卻始終從傳統公益渠道得不到物資補充的武漢協和醫院運來急需的醫療物資。

          直升機降落的一刻,互聯網的公眾情緒瞬間達到了武漢封城后的一個高潮。

          那一刻,人們想到了數日徘徊在儲存捐贈物資倉庫大門外,苦求醫療物資而不得的醫護人員;想到了18000個醫用口罩被直接投放到了和疫情毫不相干的醫院;想到了最高等級的N95防護口罩,官員開著公務車從捐贈物資中一拿就是一大箱……

          看到協和的醫生從直升機上卸下物資的一刻,相信不少人有一種看抗日題材電視劇、看到地下工作者突破日偽的重重封鎖終于把物資運到根據地的共情。

          聽聽網絡上的歡呼聲就知道了。

          不過,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1月30日夜武漢協和醫院還有一場“劫機”行動。

          30日晚7點42分,一架中國郵政標識的貨機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飛機上裝載著從英國、日本搶購而來的醫療物資——這4.5萬件醫用防護服,相當于全國1天半的總產能,還有10萬個口罩,是騰訊聯合復星一起搞定的。

          曾有實名認證的協和醫院的醫生在微博上曝出,從網上得知騰訊包機直送的消息后,他們醫院參與了“劫機”行動,從而解決了防護服和口罩短缺的燃眉之急。

          在倉庫門前的落寞和在機場“劫機”成功之后歡欣,任何人都能理解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情。很遺憾,汶川地震后十多年過去了,并非所有的傳統公益組織都擺脫了“官僚習氣”,有一些別說志愿精神,它們甚至連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

          當當地的公益組織連守土有責這一點都不到的時候,騰訊&復星的包機,在中國春節假期,全國企業大多停工的情況下,直接進行物資全球采購;協調安排周轉清關,第一時間搶運;并且,準確送到最需要的一線人員手中…

          …不僅是騰訊,所有互聯網公司都在快馬加鞭馳援武漢中。同一日,阿里巴巴11180公斤醫療物資落地上海浦東,計劃發往武漢;

          京東物流更早在5天前已正式開通救援武漢物資的特別通道,其承諾捐贈的100萬只口罩及6萬件醫療物資已在1月28日上午到達并輸送給武漢前線,是最早到達前線的互聯網支援物資之一。

          全球思維、全球資源配置、高效準確、強強聯手,在以 “劫機”為代表的事件中,互聯網公司的專業優長在公益方面得到最充分的體現。

          事實上,全球采購、調配資源也許只是中國眾多互聯網公益組織做得最不起眼的一件事。

          03公益+互聯網=無所不能

          每一個城市、村莊、社區、家庭、個人,一旦被隔離往往就會變成一個個坐困的孤島,但在今天,我們基本知道了每一個孤島都可以是連通的。

          二十天里,武漢有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比如那個90多歲的老母親堅持在醫院照顧64歲的孩子,一筆一筆寫下給孩子的信。

          這兩天還有一個故事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婆婆,因為老伴幾次都住不上院,最接近的一次都已經上了救護車,但是拉了一圈,沒有床位,最后還是被拉回了家,學會了使用微博發出求救,最后終于得到了救治。

          在高傳染性的疫情之下,“連接”是空氣,是水,是生命。

          1月23日,當很多人還對口罩不屑一顧的時候,騰訊上線了“發熱門診地圖”,只要登陸微信,就能找到附近定點收治醫院及發熱門診。

          幾天后,隨著武漢當地醫院已經不堪重負,中國誕生了一家最大的線上醫院。

          微醫、好大夫在線、企鵝杏仁、醫聯、丁香醫生等五大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上萬名持證醫生被統合在微信上,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在線義診,通過微信向用戶提供快速響應的圖文在線咨詢服務,助力緩解線下醫院壓力,避免病患交叉感染。

          當不明信息、謠言四處流傳時,“謠言粉碎機”應運而生,負責安撫人心、穩定秩序。

          當醫院發出聲聲醫療物資告急的呼救時,阿里讓人們看到了其在全球產業鏈的巨大影響力,調動多家在全球產業鏈的巨大影響力,調動多家N95口罩、外科口罩、防護設備工廠緊急復工。

          當武漢紅會發布官方微博,表示收到了價值3億多的物資,發放了五千多萬的時候,來看看互聯網的威力。

          截至2月5日,騰訊從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完成采購,將300萬個口罩、10多萬件防護服、60噸75%乙醇、6.2萬份檢測試劑盒、32.6萬份防護手套,送達前線并完成發放。同一天,由于武漢呼吸機緊張,鐘南山院士團隊決定捐出100臺制氧機。是京東快速反應,從裝車到最終送達武漢漢口醫院,全程不到24小時。

          醫生和患者不需要知道中國互聯網公司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究竟處于世界的什么水平,但是如果他們有需要,第一個做出響應并快速達成的必定是這些企業,這就足以說明很多很多。這就是技術與鏈接的力量。

          至于足不出戶買到生活必需品、享受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已經是中國很多人的日常了。

          一個更加鮮為人知的細節,大疫之下,中國經濟活動不能長期停滯。

          第一個延期復工日之后,許多企業選擇了在線居家辦公。2月3日的線上體驗可謂慘不忍睹,但是僅僅隔了一天,包括微信、QQ、釘釘、Zoom等諸多辦公軟件就變得順暢無比。

          從1月29日開始到2月6日,騰訊會議每天都在擴容,日均擴容云主機接近1.5萬臺。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幾乎都在干著和騰訊一樣的事情

          。憑借互聯網技術,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中國經濟正在快速啟動中。

          我們常說,企業如果能夠百分之百盡到企業的本分,那就是最大的公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會讓我們對于互聯網技術革命的下半程有了更多的期待。

          04大企業正在引領中國公益

          這次疫情,讓一批互聯網企業的公益基金會正式站在了中國公益的聚光燈下。

          事實上,過去十多年,這些基金會已經默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騰訊的99公益日、支付寶的螞蟻森林、快手扶貧電商……它們只是缺少一個契機,做一個集中亮相。

          作為當代最跟潮流的企業,這些公益基金一誕生就瞄準世界前沿水平,它們的出現把中國公益提升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包括組織、運作,包括最通俗的公益玩法。

          中國在“政府公益”方面有雄厚的經驗和積累,在應對大災大難時擁有無以倫比的優勢,但在靈活反應方面則時有欠缺。

          企業公益恰好能夠和政府公益構成有益的補充。

          發達國家的公益大發展正是得益于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參與。以美國為例,20世紀初公益曾發生了一次大轉變,從一次性捐款改變為長期的捐助行動,也就是從授人以魚變成授人以漁。推動這次轉變的就是洛克菲勒、卡耐基、摩根和福特等一批大企業家。

          到了1960年代,隨著法律的完善,不再限制企業參與公益,企業公益成為社會公益的主力軍。如果說最初,企業參與公益包含著較多名譽、避稅的考量,到1980年代,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把公益作為企業的一項戰略舉措。

          如今,美國企業基金會往往是所有公益組織中最重要的力量。

          資料來源:The Foundation Center

          最現代的組織方式、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管理、最具開創性的思維,讓社會公益迸發出了無限的可能性。

          中國全民公益大爆發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

          如果回歸過去十多年中國公益走過的路,我們也許又會有一種要用十幾年走完別人幾十年上萬年走過的路的感覺。

          如果記得2008年那場盛大的捐款賑災晚會,記得郭美美事件對中國紅會信譽的重創,記得明星、富豪曾經更像作秀式的捐贈,記得眾多說不清來源更說不清去處的賬單……就知道,中國公益這十幾年來的進步有多大。

          民營企業早已是中國公益的中堅,2017年,中國慈善捐贈中來自企業的共計963億元,其中民營企業捐贈483億,超過一半。

          截至2月11日17:30,在1026萬人次愛心網友的共同助力下,騰訊公益平臺為馳援新冠疫情籌集善款已經超過5.13億元。此外,在其他公益籌款平臺中,截至2月11日,水滴籌平臺累計籌款5500萬元,輕松籌平臺累計籌款2670萬元。

          中國互聯網企業在世界的崛起,它們深入參與中國公益,終于讓中國得以加快全面——包括組織、制度、運作、理念以及資金等等——追趕世界水平的速度。

          此次大疫之下,它們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答卷。當疫情幾乎給中國按下暫停鍵的時候,它們則在努力加速這個國家經濟、社會以及人心的重啟。



          責任編輯:周錦秀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