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正文內容
          • 成立6年累計虧損12億元 充電樁龍頭特來電擬分拆上市
          • 2020年12月07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國內充電樁龍頭企業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備上市。近日,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公司將啟動分拆子公司特來電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特銳德持有特來電81.2%股權 ,分拆上市完成后,特銳德仍將控股特來電。

          國內充電樁龍頭企業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來電”)正在籌備上市。

          近日,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300001.SZ,以下簡稱“特銳德”)披露公告,公司將啟動分拆子公司特來電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特銳德持有特來電81.2%股權 ,分拆上市完成后,特銳德仍將控股特來電。

          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頻頻迎來政策利好,今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指出,要進一步鼓勵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業內認為,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發展互為前提,從2009年起步到現在,充電樁歷經層層洗牌,擺在整個產業鏈面前的根本問題是如何盈利。

          “電動汽車規?;l展當前最大的制衡因素是充電問題,沒有完善的充電網絡支撐,電動汽車將無‘路’可走。特來電做充電投資了70億元,前幾年累計虧損12億元,現在剛剛進入經營盈虧平衡期,虧損主要原因是充電樁需要提前投資布局,等待車來,充電設備利用率低,當規?;妱悠嚢l展時,充電盈利是必然?!碧劁J德董事長于德翔近日在一場峰會上對《中國經營報》等媒體的記者表示,“現在來看,這個行業真的可以賺錢,風口來了?!?/p>

          日前,本報記者實地走訪了特來電“大本營”山東省青島市特來電所布局的多個充電站,記者注意到,在青島市,特來電擁有密度較大的充電站網絡,在記者隨機統計的多個地點的10公里范圍內,特來電充電站數量達到了近60個。多位青島市內電動車車主對記者表示,在青島電動車充電比較便利,且相對于燃油車,長期來看開電動車的成本要低一些。不過,也有多位使用過特來電充電站的車主對記者表示,特來電充電站存在停車費用較高、燃油車占位、常常遇到壞的充電樁等問題。

          實探特來電青島“大本營”

          在特來電擬分拆上市的消息發布的第一時間,本報記者實地探訪了特來電青島“大本營”。

          在“大本營”青島城,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特來電擁有密度較大的充電站網絡布局,特來電充電站的“身影”隨處可見。在記者隨機統計的多個地點的10公里范圍內,特來電充電站數量達到了近60個,有部分地點1公里內高達12個特來電充電站。記者在特來電APP上了解到,特來電充電站絕大部分為自營模式,但也有少量充電站為非自營模式。

          記者走訪了解到,大部分特來電充電站支持周一至周日24小時充電服務,不過青島市特來電充電站并未采用統一的充電和停車收費標準,其日間充電價格在1.11元/度~1.91元/度浮動,夜間充電價格有的低至0.5元/度。

          在停車費收費標準方面,有的特來電充電站停車免費,有的為“充電免費停車1小時,超時按照5元/小時收費”,有的為“充電免費停車2小時,超時按4元/小時收費,最高收費20元/天”,有的為“8﹕00~18﹕00停車費5元/小時,18﹕00~次日7﹕00固定價格10元/次”,還有的為“充電免費停車2小時,超出后按照10元/小時收費”。

          特來電的停車收費費用較高被不少電動車車主詬病。在走訪中,多位使用特來電充電樁的電動車車主對本報記者表示,有的時候會遇到停車費用是充電費用2倍多的現象。一位青島市的電動車車主告訴記者:“充電牌子上寫的是停車封頂10塊,結果充完電要了我16塊停車費,充電才花了6塊。”一位王姓電動車車主也對記者反映他所遇到的充電狀況:“我進入充電站后發現沒有充電樁了就準備出去,結果僅僅在里面待了3分鐘時間根本沒有充電就交了2元錢。雖然錢不多,但是很郁悶?!?/p>

          多位電動車車主還告訴記者,其還常常遇到充電樁故障不能充電的現象,“有的顯示不在線”,“有的掃不上碼”,“還有的特來電充電站建好了,長期不用,周邊長滿了雜草”。

          記者實地走訪還了解到,特來電充電站內燃油車占位問題也較為普遍。這也是電動車車主反映頗多的問題。目前,為防止燃油車占位,特來電方面也推出了一些舉措,例如在充電站已經安裝地鎖,電動車車主充電時可找保安領取鑰匙。

          而針對充電站內充電超時占用充電樁的問題,特來電采取的措施是收取超市停車費,非充電情況下占用車位將按照0.08元/分鐘收取超時占用費(前30分鐘免費,上限金額為1000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此前發布的《2019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研究報告》調查顯示,充電體驗對品牌忠誠度的影響遠高于售前和售中服務體驗,但用戶在這一指標上滿意度卻最低。

          當前,從整個行業來看,包括特來電等充電樁等企業仍然需要探索更為良性的營利模式。

          籌備上市

          11月30日晚間,特來電擬分拆上市的消息在業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根據特銳德公告,擬啟動分拆子公司特來電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特銳德及特來電當前經營業績滿足《若干規定》中“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最近3個會計年度扣除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凈利潤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累計不低于6億元人民幣”等相關分拆條件。

          特銳德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特來電分拆上市,可以更好地體現估值,進一步推動股權激勵,有利于促進特來電充電網業務的戰略布局和長期發展。此外,特來電可以借助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功能和優勢,拓寬融資渠道、提升融資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公開資料顯示,特銳德成立于2004年,是中德合資的股份制企業,總部位于青島,主營項目為箱式電力設備,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圳創業板IPO上市。2014年7月,特銳德宣布進軍電動汽車充電業務領域,成立子公司特來電。

          特銳德財報顯示,2018年度,特來電繼續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一、充電量第一的龍頭地位。截至2018年底,其充電業務累計充電量約16.9億度,2016~2018年度充電量復合增長率超過200%。2019年,特來電充電業務全年累計充電量近21億度,較2018年同期增長86%,但仍與其年度目標存在差距。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2020年前10個月,特來電充電樁數量已達17.3萬臺,市場占有率約26%,持續保持國內第一。特銳德公告顯示,截至目前,特來電上線運行充電樁累計充電量超過61億度,日充電量超過1000萬度,位居國內第一。

          在國內,與特來電體量相當的充電樁運營企業有星星充電、國家電網,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截止到2020年10月,星星充電運營的充電樁數量為15.3萬臺、國家電網運營的數量為14.4萬臺。

          特銳德擬啟動特來電分拆上市背后,是因為充電樁行業具有“重投資”“盈利難”的特性,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一位國內充電樁行業早期從業者曾公開表示,該行業靜態投資回報期平均為5.74~9.57年。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初,國內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超過1000多家,但是目前僅剩約100家,也就是說僅有10%左右的運營商存活了下來。

          今年4月,于德翔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曾稱,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期政策不穩定,標準不統一,公司成立前四年,“虧得心驚膽戰”,也不知道行業拐點什么時候才會出現。

          不過,于德翔近日公開表示:“充電樁行業真的可以賺錢了,風口來了?!睋嘎叮貋黼娮龀潆娡顿Y了70億元,前幾年累計虧損12億元,現在剛剛進入經營盈虧平衡期。同時他稱:“當規?;妱悠嚢l展時,充電盈利是必然?!?/p>

          上文于德翔所指的“風口”,即為政策“東風”。今年以來,新能源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范疇,再次站上政策風口。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的《規劃》進一步明確,要加大完善充電網絡。這被認為將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進一步爆發的催化劑,利好充電樁企業。

          而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作為龍頭企業的特來電準備搶先一步登陸資本市場,以為后續發展積攢更多資本。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特銳德也在公告中提示道,分拆上市存在因2020年公司及特來電業績波動導致無法滿足分拆上市條件的風險。特來電能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仍然充滿未知變數。來源:中國經營網 作者:尹麗梅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