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鎢新能發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 2020年08月0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上交所網站8月4日消息,廈鎢新能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擬募資15億元,用于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上交所網站8月4日消息,廈鎢新能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擬募資15億元,用于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廈鎢新能主營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鈷酸鋰、鎳鈷錳三元材料等。廈鎢新能表示,現有生產能力難以滿足未來3-5年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本次擴產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公司產能。
明星客戶云集
廈鎢新能的前身是廈門鎢業下屬電池材料事業部,自2004年開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并于2016年12月新設公司獨立運行,成為廈門鎢業下屬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子公司。廈鎢新能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鈷酸鋰、NCM三元材料等。
鈷酸鋰、NCM三元材料是鋰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最終應用于3C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裝置等領域。
借助多年來積累形成的技術研發優勢和產品質量優勢,廈鎢新能拓展了國內外眾多知名鋰電池客戶。在3C鋰電池領域,公司與ATL、三星SDI、村田、LGC、欣旺達、珠海冠宇及比亞迪等知名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產品廣泛應用于下游中高端3C電子產品;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公司與松下、比亞迪、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及國軒高科等知名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本次發行前,廈門鎢業持有廈鎢新能61.29%股權,為控股股東。福建省國資委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此外,天齊鋰業、盛屯礦業兩家上市公司持有廈鎢新能3%的股份。
資產負債率較高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2.11億元、70.26億元、69.78億元和30.7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66億元、8010.61萬元、1.5億元和9534.72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0%、4.73%、3.52%和3.27%。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研發人員為221名,占總體員工數的16.72%。公司已獲得27項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22項,已形成較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自主創新方面,公司在高電壓鈷酸鋰、高性能NCM三元材料及其前驅體制造領域,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探索、形成及掌握了多項行業領先的關鍵核心技術,主要包括鈷酸鋰和三元前驅體共沉淀技術、燒結、摻雜及表面處理技術、高電壓單晶材料生產技術等,且具有權屬清晰的自主知識產權。
公司表示,持續的研發費用投入是公司科研創新活動的基礎保障。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以滿足技術創新的需求。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0.67%、85.40%、70.68%和68.97%,處于較高水平。公司表示,由于處于業務快速發展階段,報告期內自有資金無法滿足生產經營規模快速增長的需求。公司主要通過銀行借款、關聯方借款等債務融資方式籌集資金,導致公司資產負債率處于較高水平。公司表示,隨著生產經營規模持續擴大,資金需求持續增加,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水平為公司新增債務融資帶來一定壓力。
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客戶的合計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8.28%、93.12%、91.30%和89.56%。公司存在下游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如果未來公司主要客戶因經營不利或調整供應商范圍等,削減對公司的采購量,或出現激烈競爭導致主要客戶流失,都將對公司的持續成長和盈利產生不利影響。
募集資金提升產能
根據高工鋰電數據,2019年全球鈷酸鋰正極材料市場出貨量為7.9萬噸,同比增長17.9%,中國市場出貨量占全球比例超過80%;預計到2025年全球鈷酸鋰材料出貨量達到9.6萬噸,中國市場鈷酸鋰正極材料出貨量占全球市場的比例將進一步提升。全球鈷酸鋰正極材料產能進一步向中國市場集中。
目前,廈鎢新能具備了高電壓鈷酸鋰、高性能NCM三元材料的持續研發與大規模量產能力,最近兩年公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能規模與出貨量穩居行業前列。據了解,目前全球鈷酸鋰市場前三位生產商市場占有率超過50%,集中度較高,且均為中國企業,前三位分別為廈鎢新能、杉杉能源和天津巴莫。
根據招股書,2017年至2019年,公司主要產品鈷酸鋰和NCM三元材料銷量由16017.82噸增加到39502.79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7.04%。公司表示,未來將加大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研發水平,進一步提升公司產能,提升生產效率。公司表示,現有生產能力難以滿足未來3-5年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擬將本次募集資金投入到產能增長及研發能力提升上。
本次公司擬募資15億元,用于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公司稱,本次擴產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公司產能,進一步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增強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鞏固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將降低公司偏高的負債率,改善財務結構,降低財務負擔。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