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虧損之最:×ST鹽湖巨虧超432億 相當于三個樂視網
- 2020年01月13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1月11日,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全年虧損432億~472億元。這個虧損幅度已經遠超之前的“虧損王”樂視網,并創下A股虧損新紀錄。
1月11日,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全年虧損432億~472億元。這個虧損幅度已經遠超之前的“虧損王”樂視網,并創下A股虧損新紀錄。
公司稱業績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破產重整進程中,因資產處置預計產生的損失,初步預計對利潤影響金額約417.35億元。此事項屬非經常性損益。
虧損創下A股新紀錄
A股年年有虧損王,今年特別讓人吃驚。
*ST鹽湖巨虧400多億什么概念?投資者熟悉的“虧損大王”樂視網也就虧損138億元,相當于虧損了3個樂視網。
最近五年A股歷年的“虧損王”,在*ST鹽湖面前都是小兒科:
2014年A股虧損王為中國鋁業,適逢行業低迷加上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全年巨虧162億元。
2015年A股虧損王為武鋼股份,因鋼鐵行業低迷導致鋼鐵業大面積虧損,武鋼虧損75億元;
2016年A股虧損王為石化油服,因國際原油價格低迷導致上游勘探開發支出減少,油田服務業受到巨大沖擊,全年虧損高達161億元。
2017年A股虧損王為樂視網,巨虧138億居首;這一年石化油服也再度虧損105億元。
2018年A股虧損王為天神娛樂(維權),虧損71億元,僅商譽減值計提準備就占到了49億元。
但是這五年的虧損王,與2019年A股虧損之王*ST鹽湖相比都不值一提,預計*ST鹽湖2019年全年虧損432億~472億元,這個虧損幅度也創下了A股新紀錄。
巨虧背后:剝離不良資產
此次*ST鹽湖預計巨虧400多億元,主要與公司處置不良資產導致巨額資產減值有關。
2019年11月,*ST鹽湖宣布剝離不良資產,拍賣旗下三家子公司的股權和相關債權,具體包括:鹽湖鎂業88.3%股權和349.5億元應收債權、海納化工97.748%股權和60.23億元應收債權,以及化工分公司資產包。
*ST鹽湖稱,上述項目未能按預期實現達產盈利,反而侵蝕了公司依靠鉀肥、鋰資源形成的利潤,導致公司陷入困境。
上述處置的資產包賬面價值超過574億元,但評估值僅254億元。對此*ST鹽湖表示,這是采用“清算價格法”評估所致。在清算價格法下,評估機構會考慮資產快速變現所需要的價格折讓等因素,評估值一般會低于賬面價值。
根據處置方案,拍賣以評估值的70%作為第一次拍賣的起拍價。流拍后可以降價拍賣,但每次降價幅度不超過30%。
從2019年11月第一次資產拍賣正式掛牌,起拍價約178億元(評估值254億元的70%),但無人出價。隨后,起拍價先后5次降價但均宣告流拍,到此時折價金額還剩約30億元,可惜仍然無人問津。
無人接盤,青海國資兜底
在多次拍賣均無人接盤后,地方國資決定出面兜底。2019年12月底,*ST鹽湖發布《資產處置進展》公告稱,若沒有其他主體愿意以超過30億元拍下上述資產包,青海匯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青海匯信”)愿意以30億元獲取拍賣資產。
紅星新聞通過天眼查發現,青海匯信2019年12月16日才成立,注冊資本26億元,第一大股東為海西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2.31%;第二大股東為青海省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8.46%;第三大股東為格爾木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23%。上述股東均系青海國資背景。
鹽湖股份為青海最大國企,也是國內最大鉀肥生產企業之一,被稱為“鉀肥之王”。自1997年上市以來,鹽湖股份曾連續10多年實現業績增長。然而近年來大舉投入綜合化工項目、海納PVC一體項目、鹽湖鎂業項目等,每年都產生巨額虧損,不幸將上市公司拖入泥潭,并到了退市邊緣。
鹽湖股份的掙扎,特別與其重金打造的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息息相關。該項目原計劃投資約200億元,但因鹽湖地區的特殊環境、特殊施工條件,以及后期增加大量環保裝置等,實際投入遠超預算,最終超過了400億元,幾乎翻倍于原計劃投資規模。
甩掉不良資產,*ST鹽湖有望輕裝上陣
不過,如果剝離不良資產甩掉包袱后,公司的鉀肥業務仍然質地優良。2018年*ST鹽湖氯化鉀產品的毛利潤高達53.6億元,而在2019年業績預告中,*ST鹽湖稱,公司氯化鉀產品的銷量和售價均同比有所上升。
這也意味著,在將業績持續虧損的相關資產包剝離、且本次損失已經一次性計提后,未來*ST鹽湖有望輕裝上陣。
*ST鹽湖也表示,處置虧損資產是維持鹽湖股份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保障全體利益相關方切身權益的根本途徑。此次資產處置“既是推動公司涅槃重生的必要之舉,更是維護廣大債權人和股東利益的重要措施”。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