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不對板、缺“研”少“學”……選擇研學游該如何避坑
- 2025年08月22日來源:人民日報
提要:近年來,研學游熱度持續攀升,市場蓬勃發展。但研學游機構泥沙俱下,導致安全事件頻發,還存在價格虛高、貨不對板、缺“研”少“學”等問題,屢屢受到家長們的質疑。
價格虛高、貨不對板、缺“研”少“學”……
選擇研學游,該如何避坑
來到田間地頭體驗干農活,前往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進入高校實驗室探尋前沿科技……暑假期間,各類研學游產品紛紛上新,吸引了不少家長下單。
近年來,研學游熱度持續攀升,市場蓬勃發展。但研學游機構泥沙俱下,導致安全事件頻發,還存在價格虛高、貨不對板、缺“研”少“學”等問題,屢屢受到家長們的質疑。
研學游市場亂象的成因是什么?家長為孩子選擇研學游產品時又該如何避坑?
市場火爆卻存隱憂
“本想讓孩子感受一下名校氛圍,結果不僅連校門都沒進去,還把腿給摔傷了。”暑假期間,內蒙古某市市民王女士給孩子報名了某機構組織的研學游,然而實際行程與宣傳內容嚴重不符,過程中孩子還意外受傷。王女士遂向有關部門投訴,經調查,該機構在沒有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下,宣傳并經營研學游業務,被判定退還違法所得并處罰款2萬元。
無獨有偶,家住浙江杭州市的王女士給女兒下單了一個五天四晚、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研學游產品,結果也不那么滿意。
“說得天花亂墜,要去科技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啟發性課程’,其實就是參觀打卡,費用卻花了6000多元。”王女士說。
記者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檢索,發現不少家長吐槽市面上的研學游項目存在價格虛高、貨不對板現象。
記者也嘗試在電商平臺下單了一款名為“清華北大深度研學”的產品,產品簡介中稱這是高檔團深度游,可以參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個點位,并且有趣味講解。但咨詢后發現,交298元的團費,只能選擇一個學校,而且僅能幫助購買者預約進入校園,講解服務需要再加價700元,講解人員也不是有專業資質的研學游老師,而是社會兼職人員。
“市場上很多普通旅游產品,在宣傳包裝上打著研學游的旗號,價格也水漲船高。”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學系副主任呂佳穎說,不少家長傾向給孩子報名以名校為主題的研學游,但很多組織者只是帶孩子在校園里參觀拍照,沒有專業的課程設計和教師隊伍,研學游淪為“到此一游”。
同時,研學游在收費上也缺乏統一標準。記者在相關平臺查詢發現,市面上,針對清華北大的研學游產品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差距很大。“更多時候,按照研學游的標準宣傳和收費,結果卻不那么讓人滿意。”一名家長表示,有的產品會標注住宿酒店名稱,價格較為透明,有的則冠以“學生公寓”等模糊稱呼,實際接待標準遠低于預期。有的家長表示,給孩子報了打著品質研學旗號的產品,卻成為打卡式旅游,沒有學習環節和課程設計,非常失望。
行業標準亟待規范
研學游的興起,離不開政策支持。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印發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中,便已經提及研學相關內容。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出臺《研學旅游服務要求》《出境研學旅游服務要求》《研學旅游課程與線路設計指南》等多個行業標準,對研學旅游進行規范。
一名旅行社研學旅游業務負責人說,和普通旅游產品相比,研學游的價格要高出不少,除了旅行社和教育培訓機構外,博物館、科技企業、親子酒店等也紛紛入局。
“開展研學游的機構需要具備旅行社資質,教育機構如果要開展研學游,需要取得旅行社資質或與有旅行社資質的機構合作。但很多不具備旅行社資質的機構卻在開展研學旅游業務,滋生了虛假宣傳等行業亂象,導致市場混亂。”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教授、浙江省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研學研究所所長鄧德智說。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中增加了研學旅行指導師這一職業,2024年更名為研學旅游指導師,進一步明晰了研學的內涵與外延。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針對研學旅游指導師,各類教培機構的培訓考證服務層出不窮,其中不少打著“證書可查”“各地通用認可”“一站式全程跟蹤服務”等話術,花上幾百元培訓數天或者僅參加一次線上考試就能拿證,培訓效果令人質疑。
“研學游需要既懂教育規律又熟悉旅游服務的復合型人才,但目前研學旅游指導師的職業標準尚在制定中。由于缺乏統一規范和評定機構,研學旅游指導師應接受何種培訓、具備哪些素養、如何取得資質尚無統一標準,市面上催生了各種培訓班,發證單位也五花八門。”鄧德智說。
“市場的良性發展,離不開行業規范的健全和專業人才的培養。”鄧德智表示,由于研學游涉及市場監管、教育、文旅等部門多頭管理,更需要在頂層設計上建立綜合協調的部門以及相關機制,提升治理效能。
報名前先確認資質
“確保研學游安全,首先要選擇正規旅行社。”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科技教育處處長張虎提醒,旅行社必須取得有效營業執照和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方可組織并承接研學旅游活動。報名前,家長可通過“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查詢機構資質信息。若發現無資質機構組織研學旅游活動,可向當地文旅部門舉報。家長還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信用情況,避開經營異常或有投訴記錄的旅行社。
“報名前,家長還可以閱讀《研學旅游服務要求》,對照本次活動是否符合安全保障要求。”張虎舉例,隨團服務人員與參與者配比不低于1∶20;距住宿地車程30分鐘內有可提供救治的醫療機構;購買旅行社責任險,并針對研學旅游活動制定相應保險方案,提示參與者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安全保障措施越具體、內容越詳細,越能降低風險。
2024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決定開展研學旅游基地品質提升試點工作,確定由黑龍江、浙江、安徽、山東、湖北、四川等6省份作為首批試點省份。此前,全國也有多地發布了研學示范基地名單。“選擇這類國家認可的示范基地以及相關機構的產品,研學游的質量也更加有保障。”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主任池靜說。
“與相關機構簽訂合法有效的合同(協議),明確各方責任和權利也很重要,家長要特別關注與自身權益相關的重要條款。”池靜建議。
針對投訴問題,池靜建議要明確相應研學游組織方的上級主管部門,“如果是旅行社組織開展的研學活動,倘若產生糾紛,可以直接向文旅部門投訴反映。”
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讓其獨自參加研學游,許多家長仍然心存顧慮。學校和社區組織的戶外研學活動給這些兒童提供了更多選擇。
“暑假期間,我們不僅為社區兒童提供公益托管,還定期組織戶外研學活動。”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區建設街道億利金威社區黨支部書記郭培培說,活動為外出的兒童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由社區工作人員帶隊,招募10余名志愿者組成看護團隊,實現“2名成人看護3—4名兒童”的高監護配比,確保責任到人、關注到位。
本報記者 竇 皓 趙景鋒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22日 第 10 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