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67家險企車均保費中位數為1836.89元
- 2025年11月12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近日,財險公司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出爐,其車均保費情況也隨之揭曉。據記者統計,截至11月11日,共有67家財險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車均保費情況,其中車均保費最高為5700元,最低為880元,共有39家險企車均保費低于2000元。
近日,財險公司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出爐,其車均保費情況也隨之揭曉。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11月11日,共有67家財險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車均保費情況,其中車均保費最高為5700元,最低為880元,共有39家險企車均保費低于2000元。
車險是財險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財險公司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以下簡稱“保費收入”)為6836億元,占財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的近一半。而車均保費是衡量財險公司車險業務質量與定價水平的關鍵指標,受到市場普遍關注。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67家財險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車均保費情況。其中,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現代財險”)的車均保費最高,為5700元,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車均保費最低,為880元。67家財險公司的車均保費平均值為2079元,中位數為1836.89元。
從分布情況來看,67家財險公司中,車均保費在3000元及以上的財險公司有12家,在2000元至3000元(含2000元,不含3000元)的財險公司有16家,在1000元至2000元(含1000元,不含2000元)的財險公司有34家,低于1000元的財險公司有5家。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財險、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財險”)等業務范圍主要聚焦新能源車險的財險公司車均保費仍舊較高,均超過4000元。
“新能源車險車均保費較高,主要受新能源汽車出險率較高和維修成本較高等因素影響。”車車科技創始人兼CEO張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新能源汽車構造不同導致新能源車險成本結構變化,推動維修成本升高;二是新能源車險風險特征有所改變,營運性質的新能源車出險率和賠付率較高,使得保費有所升高;三是險企對新能源車險的經營時間較短,定價策略存在差異和誤區,難以準確估計風險。
中國精算師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蕾在此前舉辦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中歐保險創新論壇上曾談到,2024年新能源車險整體承保情況呈虧損狀態,這暴露出產品定價與風險水平存在顯著差異。車險費率回溯分析的結果顯示,新能源車險車均風險成本是燃油車的2.2倍左右,但新能源車險的車均保費僅是燃油車險的1.7倍,達不到2.2倍的水平,也就是說,新能源車險的保費無法覆蓋其風險成本。
也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新能源車險相關規定推出和市場日益成熟,部分險企經營新能源車險或將局部實現盈利。同時,有頭部險企管理層在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部分險企新能源車險已經進入盈利空間。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在市場新規不斷完善和經驗積累助推險企風控優化的背景下,新能源車險初現改善,但電池成本高、維修生態仍有待成熟完善。短期來看,新能源車險市場或許難以全面盈利,但局部試點或可率先突破盈虧線。
展望未來,東莞證券分析師李嘉俊預計,2025年全年車險保費保持平穩增長。今年以來,各上市險企緊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不斷強化精細化管理,深化客戶經營,提高客戶留存率,推動車險保費穩步增長。在當前汽車行業發展背景及險企內部強化精細化管理的雙輪驅動下,全年車險保費有望延續穩健增長態勢。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