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內6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主動離場”
- 2025年08月30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8月29日,新余十萬起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至此,月內已有9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登記,其中“主動離場”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占比達67%,私募基金行業洗牌仍在繼續。
8月29日,新余十萬起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萬起家”)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至此,月內已有9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登記,其中“主動離場”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占比達67%,私募基金行業洗牌仍在繼續。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官網顯示,十萬起家成立于2015年2月份,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注銷類型為“12個月無在管注銷”,即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私募基金管理人所備案的私募基金全部清算后12個月內未備案新的私募基金,中基協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十萬起家在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時,已清算產品包括十萬起家投資基金1號等12只產品,這些產品在2015年8月份至2018年12月份之間陸續備案。
“12個月無在管注銷”注銷類型案例最早出現于2024年5月份,其出現也意味著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登記類型的進一步細化。近年來,私募基金行業“扶優限劣”態勢持續升級,2019年至2024年,每年注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均超1000家,繼2023年注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創下歷史新高2537家之后,注銷速度逐漸放緩。
8月份以來,注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為93家。其中,“主動注銷”“協會注銷”以及“12個月無在管注銷”3種類型注銷數量分別為62家、23家和8家,暫無“依公告注銷”類型。其中,“主動注銷”類型注銷數量最多,占比約為67%。根據相關說明,私募基金管理人主動申請注銷登記的,經中基協認定后同意其申請并對外公示,但因涉嫌違法違規事項正在被中基協調查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除外。
深圳市融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OF基金經理李春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私募基金管理人‘主動注銷’現象有所增加,主要源于行業監管日漸規范與趨嚴,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合規運營成本相應上升。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因自身專業能力有限或合規體系不夠完善,難以適應市場競爭,加之持續經營價值不高,因而選擇主動退出,規避無效競爭。”
在李春瑜看來,這一現象反映出私募行業“優勝劣汰”正在加速,同時也體現出私募基金管理人自我審視意識的提升,私募基金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據中基協披露的私募基金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私募基金規模持續增長,從2024年年末的19.91萬億元已增長至今年7月末的20.68萬億元。
隨著《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等法規和自律規則陸續出臺,私募基金行業發展方向愈加清晰,駛入規范發展的“快車道”。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等法規和自律規則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實繳資本、高管工作經驗等都提出明確要求,嚴格的監管和規范運作,有利于減少行業亂象和違法違規行為,提升投資者對私募基金行業的信心,吸引更多長期資金流入。合規優質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可以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策略和產品,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激發市場活力。”
李春瑜認為,私募基金行業駛入規范發展的“快車道”,將促使私募基金管理人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增強合規意識、提升專業能力,從而推動優質私募基金管理人進一步發展,提升私募基金行業形象與公信力。對資本市場而言,這也有助于抑制投機行為,增強市場穩定性和韌性,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助力提升市場定價效率與市場成熟度。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