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航經濟運行 金融穩增長力度加大
- 2024年12月05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相較于往年,今年的貨幣金融政策,明顯呈現出數量更多、范圍更廣、力度更強、實施節奏更靈活、政策工具更豐富等特點,有力呵護了宏觀經濟、經營主體、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相較于往年,今年的貨幣金融政策,明顯呈現出數量更多、范圍更廣、力度更強、實施節奏更靈活、政策工具更豐富等特點,有力呵護了宏觀經濟、經營主體、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貨幣金融總量平穩擴張
應對不同階段的宏觀經濟運行挑戰,貨幣金融政策年內四度集中發力,凸顯“支持性”的政策立場。
2月,助力全年經濟開好局、起好步,降準50個基點,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25個基點;
5月,應對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推出一攬子房地產金融政策,全國層面房貸利率政策下限取消;
7月,在全年經濟承上啟下的關鍵期,政策利率降息10個基點,LPR等多個關鍵利率下行;
9月,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迎來超預期政策組合“及時雨”:降準50個基點、降息20個基點,宣布推出五項房地產金融新政策、兩個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新工具……
“今年以來的金融政策實施與金融供給,力度適中、節奏靈活、精準高效、供給優化。”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表示,在政策實施上,更加注重逆周期調節,強化精準滴灌和政策傳導效果,在金融供給上,在確保資金總量充裕的同時,更加注重質的提升和價的優化,加快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重點領域。
在貨幣金融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影響下,我國金融總量平穩擴張、結構持續優化、價格穩步下行,較好支持了經濟發展大局,對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緩和物價水平走低、提振市場信心和預期、防控重點領域風險等起到了積極作用。
信貸、社融等金融總量數據平穩增長,為實體經濟運行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7.8%,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基本匹配。中金公司研究部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認為,今年,我國信貸投放更注重量價均衡、平滑波動、減少資金空轉。
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獲得了更多金融支持,金融資源配置持續優化。10月末,“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6%;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左右。“信貸結構優化,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表現較好。”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
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持續下行,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10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在3.5%左右;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3.15%左右。“這有利于擴大宏觀經濟總需求,支持物價合理回升。”有專家表示。
增量政策抓住兩大關鍵點
在沖刺完成全年經濟目標的關鍵時期,9月下旬推出的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抓住了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兩大關鍵點,推動市場情緒與預期回暖。
為支持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央行設立了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5000億元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以及3000億元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
“超預期的政策調整,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扭轉了市場的低迷局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明明認為,兩個工具的設立,有利于鼓勵長期資金入市,支持股市穩定發展。
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多項房地產金融新政策面世: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延長“金融16條”等政策期限、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
“自降低存量房貸利率、LPR下行、‘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后,9月以來按揭貸款早償率有所下降,房貸增長止跌回穩,房地產市場成交回升。”林英奇表示。
寓發展于改革,多項著眼于長遠的金融改革“落子”,不僅為當前經濟復蘇提供支撐,更為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今年的金融改革措施,主要是為了促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林英奇舉例,比如推動省聯社改革,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試點,鼓勵銀行機構加大對科創企業支持力度,推出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和保險業新“國十條”等。
“以長遠發展為目標,今年的金融領域改革,聚焦提升金融體系的效率與韌性,優化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曾剛表示,這些改革起到了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維護金融穩定增強金融體系的抗風險能力、促進綠色轉型、增強普惠性與效率等綜合效果。
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
在明年的經濟發展中,金融還將繼續扮演穩增長、促轉型、防風險的關鍵角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明年,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和政策取向。
“金融政策將保持穩健偏松的基調,同時注重精準發力,重點支持經濟復蘇和結構優化。”曾剛表示,短期內,金融供給將通過保持流動性寬松、降低融資成本、優化信貸結構等途徑,為經濟穩增長提供助力;長期看,金融供給將以數字金融為支撐,強化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
林英奇判斷,明年,信貸投放速度有望保持穩健,價格層面則將兼顧平衡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維持銀行業合理息差、穩定匯率等要求。從長期制度建設看,中國人民銀行法、金融穩定法、金融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制定工作有望推進,這將有助于建立維護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