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補”與“雙11”大促提前啟動疊加,智能家電消費熱潮來襲
- 2025年10月14日來源:中國家電網
提要:隨著“雙11”購物節臨近,北京家電市場已提前開啟促銷季。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多家商戶已推出“雙11”主題營銷活動,積極拉動消費,其中智能家電成為推廣重點。智能家電成為市場焦點。記者在該賣場看到,支持方言識別的智能空調、內置菜譜檢索功能的烤箱、可分筒洗滌衣物和鞋子的洗衣機等智能產品被陳列在醒目區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駐足。
“小U,小U,打開空調,溫度調到27度。”在北京一家電賣場,隨著銷售人員的語音指令,幾臺空調同時啟動運轉。據該銷售人員介紹,這類產品具備內置語音識別功能,部分還可通過外接智能音箱實現全屋設備聯動。“目前這類智能家電正在做促銷,還能享受國家補貼,現在入手非常合適。”
隨著“雙11”購物節臨近,北京家電市場已提前開啟促銷季。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多家商戶已推出“雙11”主題營銷活動,積極拉動消費,其中智能家電成為推廣重點。
智能家電成為市場焦點。記者在該賣場看到,支持方言識別的智能空調、內置菜譜檢索功能的烤箱、可分筒洗滌衣物和鞋子的洗衣機等智能產品被陳列在醒目區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駐足。
智能家電的熱銷,反映出消費觀念的轉變。當前年輕群體更注重生活品質與個性化體驗,愿意為提升便利性、解放雙手的智能產品付費,強調個性化和悅己體驗的智能家電日益受到青睞。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為把握消費旺季機遇,不少家電廠商與銷售渠道提前推出優惠,有賣場聯合品牌方針對剛需、升級與家裝三類需求,提供分檔補貼。今年補貼力度普遍較大,消費者可享受更多實惠。
一位賣場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的補貼不僅覆蓋在售智能家電,還支持全屋智能化改造,例如安裝全屋智能控制中心,實現家電自動識別室內溫濕度、自動關燈和切斷水電燃氣等功能。”隨著技術日益成熟,不同智能設備之間的兼容性增強,全屋智能系統的安裝更為便捷,這類整體解決方案尤其受到年輕消費者歡迎。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表示,今年下半年以來,廠商普遍提前啟動促銷,并通過加大補貼刺激消費,其中智能產品在補貼中的比例明顯提高。
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正在重塑消費市場,推動產品從功能導向轉向體驗升級。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等已從“科技新品”變為“生活常備品”,市場需求旺盛,生成式AI產品也受到廣泛歡迎,用戶數量持續增長。企業應進一步推動AI大模型與家電產品的深度融合,提升交互自然度、服務精準性及設備協同能力,構建新型消費場景。隨著AI技術向通用化、平臺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未來消費體驗將更趨個性化與沉浸式。
“國補”政策助推消費升溫。國慶節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財政部等部門下達了今年第四批共69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用于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至此,全年3000億元中央補貼已全部撥付。為配合第四批資金落地,線上線下多家零售平臺和商場已將“雙11”促銷提前啟動,實現與政策無縫銜接。
記者調查發現,在今年“雙11”前期活動中,線下門店針對不同商品推出多種優惠,多件購買或參與家裝換新可享更高折扣;線上平臺則推出直接立減,無需湊單,國家、商家與平臺三類補貼規則清晰透明。
洪濤認為,“國補”與“雙11”大促疊加,有效帶動了智能家電等品類銷量增長。以京東、抖音等平臺為例,其在10月9日啟動大促,通過“以舊換新+補貼”模式推動消費潛力釋放。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記者表示,第四批“國補”涵蓋智能家電、數碼產品等中高單價品類,有助于降低消費者換新成本,激活潛在需求。“雙11”期間,電商平臺與補貼政策形成合力,預計將集中釋放一批消費意愿。在補貼推動下,智能空調、掃地機器人等產品更容易成為消費者“理性升級”的選擇。此外,補貼資金也有助于緩解企業庫存壓力,加快舊款產品清退,為新品上市創造空間。他表示,該政策將延續至年底,覆蓋“雙12”節點,形成“節前預熱、節后延續”的消費促進節奏。
朱克力進一步指出,家電企業應逐步從依賴補貼轉向注重技術和服務創新。面對智能產品市場可能出現的需求透支挑戰,廠商應優化產品全周期管理,并針對不同使用場景開發差異化產品,以建立可持續競爭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