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長股多頭邏輯未改 機構建議布局低估值成長領域
- 2025年08月0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中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認為,市場短期或出現一定程度的預期兌現行情,不過在資金面仍具支撐、基本面逐步修復的背景下,市場下行風險整體可控,運行節奏或呈現“進二退一”,指數中樞有望逐級抬升。其風格模型顯示,8月占優風格為低估值、弱盈利、小市值,預計指數將呈“輕指數、重結構”格局,科技成長方向仍是核心配置主線。
8月5日,上證指數震蕩向上并站上3600點關口,市場情緒隨之回暖。機構普遍認為,前期調整更多是連續上漲后的階段性休整,而非趨勢逆轉。政策持續支持科技創新,各路資金加速流入資本市場,AI、機器人與創新藥等領域新動能不斷積聚,科技成長主線的中期邏輯仍被看好。
在此背景下,多家機構建議,利用震蕩窗口布局低估值成長領域,重點關注軍工、AI應用、風電等泛科技方向,把握“高切低”的配置機會。
階段震蕩難改趨勢向上
8月5日,上證指數重新站上3600點關口,市場情緒再度升溫。
上周,A股市場一度出現高位震蕩。機構認為,這一調整更多是連續上漲后的階段性休整,而非趨勢反轉。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聯席所長蘆哲認為,周期權重股是前期市場整體走強的關鍵,順周期板塊“搭臺”后,成長方向有望持續表現。
6月以來,成長風格持續活躍,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創業板指數累計上漲逾20%,并創年內新高;科創50指數同期上漲近10%。同期,創新藥、人工智能(AI)、人形機器人等高景氣度細分賽道亦集體走強。7月30日至8月4日,市場雖短期調整,但創業板和科創50指數均維持相對高位。
機構認為,成長股在政策與資金兩方面均有支撐。政策面上,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中泰證券認為,此次會議展現出較強的政策定力,市場風格或將轉向科技創新驅動。
資金面上,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以“居民存款搬家”為代表的資金流動仍在進行。歷史數據顯示,居民存款與股票總市值之比長期運行在1.1至2.0區間,截至今年6月該指標仍在1.8的歷史高位,資金再配置空間充足。他表示:“往后看,增量資金依然源源不斷,尤其是國內居民財富向股市新一輪再配置的趨勢才剛剛開始。”
Wind數據顯示,6月以來,截至8月4日,多只成長主題ETF持續獲得凈流入。其中,華夏創成長ETF獲凈流入超41億元,易方達上證科創板成長ETF獲凈流入超12億元,廣發上證科創板成長ETF獲凈流入超8億元。
在政策與資金信號強化的同時,產業端的新動能也在不斷積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和數據集落地運營,開源550多萬條訓練數據,加快在多領域應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
6月,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優化創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審批有關事項的公告(征求意見稿)》,推出創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審批“30日通道”。7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辦。大會期間,多家國內頭部企業發布下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國產算力解決方案,部分項目同步宣布商業化落地計劃,帶動市場對中下游應用環節的關注。
機構聚焦低估值成長板塊
Wind數據顯示,6月以來,截至8月5日,Wind創新藥指數累計漲幅接近30%,Wind人工智能指數、Wind人形機器人指數累計漲幅均超過15%。
在成長風格持續活躍的背景下,低估值成長方向的關注度顯著提升。中金公司的8月風格輪動模型顯示,成長價值維度綜合指標值為0.94,反映市場整體風格偏向小盤成長。
從行業配置看,軍工板塊受到機構普遍青睞。張啟堯認為,軍工行業作為國家戰略部署受益品種,當前擁擠度仍處中等水平,是成長主線中位置合適、值得配置的細分領域。
AI應用板塊同樣是機構重點關注的低估值成長方向。AI產業鏈雖在前期經歷了上游算力主導的行情,但目前板塊內部已有所分化。東方證券策略團隊認為,AI應用板塊此前漲幅相對有限,未來新模型的發布有望直接催化板塊行情。
興業證券的數據顯示,一方面,從估值與交易指標來看,AI應用板塊整體尚未進入過熱區間,距離歷史高位尚有空間。另一方面,海外AI商業化進程對國內市場有所映射。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最新財報顯示,AI賦能的云服務與廣告業務均實現超預期增長,推動海外AI應用板塊跑贏上游算力,這一趨勢或將在國內市場重演。
除軍工與AI應用外,風電、固態電池、3D打印等泛科技方向同樣受到關注。東吳證券建議,在周期權重股退潮后可關注低位泛科技板塊,“高切低”的風格可能為相關領域帶來配置機會。
從宏觀背景看,弱美元周期疊加國內穩增長政策,使成長風格具備更強相對優勢。多家機構認為,在全球流動性寬松、美元利率下行階段,A股成長風格往往占優。當前美國財政壓力仍大,降息預期升溫,弱美元可能成為后續市場的基準假設,成長股在估值與流動性兩端均有望受益。
科技成長主線中期不改
機構普遍認為,8月A股或維持震蕩,但中期趨勢向上邏輯未變,科技成長仍是主要配置方向。
申萬宏源策略研究團隊表示,將時間拉長來看,2025年四季度市場行情有望好于三季度,2026年市場基本面改善與資金流入的趨勢更為明顯,賺錢效應兌現窗口或提前至2026年上半年。結構上,科技仍是主線。
中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認為,市場短期或出現一定程度的預期兌現行情,不過在資金面仍具支撐、基本面逐步修復的背景下,市場下行風險整體可控,運行節奏或呈現“進二退一”,指數中樞有望逐級抬升。其風格模型顯示,8月占優風格為低估值、弱盈利、小市值,預計指數將呈“輕指數、重結構”格局,科技成長方向仍是核心配置主線。
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官孫婷同樣認為,成長風格或將相對占優,高景氣度板塊仍是市場關注焦點。短期來看,投資者需等待更多國內利好政策落地,同時海外降息預期變化等也是潛在催化因素。
在產業層面,AI依然是成長板塊中最受關注的賽道。中信證券預計,下半年AI核心技術創新將持續加速,系統級算力、長邏輯與多模態模型將成為下一代發展的主要趨勢,智能體應用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展,關注其在企業管理、科研仿真、教育醫療等高價值場景落地帶來的投資機遇。此外,信創等細分方向在政策與需求共振下有望迎來新一輪景氣周期。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