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把握“三個轉變” 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 2025年05月27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筆者認為,振興老工業基地不是簡單的“騰籠換鳥”,而是要在智能化的根系上,嫁接出數字時代的繁花。當下,人工智能呈現高速發展之勢,傳統產業的“老樹”要借助AI發出“新枝”,并成長為枝葉繁茂的“生態之樹”,關鍵在于把握“三個轉變”。

          在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上,沈陽這座老工業城市正以數智化重塑筋骨,一條從“鋼帶”到“智帶”的突圍之路逐漸清晰。這不僅是東北振興的微觀樣本,也折射出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的進化密碼。

          筆者認為,振興老工業基地不是簡單的“騰籠換鳥”,而是要在智能化的根系上,嫁接出數字時代的繁花。當下,人工智能呈現高速發展之勢,傳統產業的“老樹”要借助AI發出“新枝”,并成長為枝葉繁茂的“生態之樹”,關鍵在于把握“三個轉變”。

          其一,從單點突破向系統重構轉變。

          建議各方構建“智能共同體”,激活產業集群新動能 。例如,遼寧的航空航天、汽車制造、船舶重工等先進制造產業優勢大、帶動性強,在新一輪“智改數轉”和大規模設備更新下,打造世界領先、國內一流的工業母機產業集群,為產業大踏步發展注入力量。在具體操作路徑上,可以組建行業級AI創新聯盟,推動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共建數字孿生平臺;設立產業鏈數字化改造基金,重點支持“鏈主”企業牽頭建設共享;加速開發行業專用大模型。

          其二,從技術應用向生態培育轉變。

          從產業鏈企業的角度出發,要創新場景,發展轉型升級新生態 。建議各地建設區域性AI應用場景創新中心,可以開放智慧礦山、數字工廠等示范場景;建立“場景清單+技術攻關”對接機制,推動AI企業與傳統企業深度連接;完善場景應用收益分享機制,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其三,從被動改造向主動創新轉變。

          培育“數字新工匠”,積蓄持續發展新勢能 。例如,在沈陽鼓風機集團,“老師傅+AI”的傳承模式讓百年工藝煥發新生。建議各地系統采集老工匠的技術經驗,建立“數字工匠”培養體系,培育既懂傳統工藝又掌握AI技術的復合人才;創建行業知識共享平臺,搭建工藝知識圖譜庫。

          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這些躍動在智能車間的數據流、穿行在數字礦山的機器人、翱翔在智慧空域的無人機群,正在奏響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強音。這場產業變革,不在于拋棄傳統的“根脈”,而在于用創新“活水”澆灌出新的生機,如此方能激發出持久而強勁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動能。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