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來伊份卷入食安風波 代工模式凸顯供應鏈隱患
          • 2025年05月27日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提要:“代工模式在當下很常見。現在快消品的代工鏈條很完善,不少企業的很多產品都是代工的,只要標準設置合理,產品質量就能保證。企業選擇代工廠的原因各異,有些企業在面臨臨時的產能緊張時會委托代工廠生產,有些企業是在拓展市場時面臨產能跟不上的問題,從市場策略的角度會選擇代工模式做一個補充。”

          近日,一個由代工廠生產的夾帶疑似帶血創可貼的來伊份蜜棗粽和一瓶價格高出代工廠同源產品的娃哈哈純凈水,使得代工模式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記者發現,代工模式已成為快消品行業的普遍選擇,消費者質疑代工模式的背后,是對品牌方與生產方之間的責任鏈條如何擰緊、保證產品質量的密切關注。

          代工模式引發爭議

          5月10日,有消費者發布兩條視頻,稱在來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帶血創可貼的異物。5月12日凌晨,來伊份發布情況說明稱,在粽子加工過程中,每道工序均設有專崗、專職檢驗人員。對于生產中員工使用創可貼的管理,工廠設有專人專崗檢查車間人員手部異常情況,明確規定有傷口者不得參與裹粽等與食品直接接觸的環節,其余非直接接觸環節如有需要則發放專用藍色金屬材質創可貼并要求佩戴藍色食品級手套作業,且創可貼可經金屬探測有效識別,在當班生產結束后統一回收并做好記錄,確保可追溯。

          不過,有網友質疑:“既然管理如此嚴格,那創可貼又是如何出現在粽子里的?”《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近日就來伊份如何監管代工企業產品質量問題采訪來伊份公關人士。對方將公開的情況說明發給記者,但未就上述問題予以回復。

          5月13日,來伊份再次發布情況說明,稱事發后公司迅速采取行動,對相關批次產品進行了下架封存處理,并全力配合市場監管部門的調查工作。公司在市場監管部門的積極協調下,先行與消費者達成和解。

          無獨有偶。5月15日,“娃哈哈稱已終止和今麥郎代工合作”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一些消費者疑惑擁有幾十年純凈水品牌歷史的娃哈哈為何會找代工,引發“代工是否降低質量”的質疑。娃哈哈集團通過官方微博發布關于娃哈哈純凈水委托代工相關情況的聲明稱:“我司和今麥郎存在委托代工關系,代工期間我司自查發現個別批次純凈水產品未通過出廠抽樣檢測。自2025年4月起,我司已終止與相關代工方的合作。”

          健全品控管理體系

          “代工模式在當下很常見。現在快消品的代工鏈條很完善,不少企業的很多產品都是代工的,只要標準設置合理,產品質量就能保證。企業選擇代工廠的原因各異,有些企業在面臨臨時的產能緊張時會委托代工廠生產,有些企業是在拓展市場時面臨產能跟不上的問題,從市場策略的角度會選擇代工模式做一個補充。”餐寶典研究院院長、餐飲分析師汪洪棟認為,還有一些新興品牌或小品牌剛進入市場時,由于產品是否能夠打開銷量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為了降低風險,企業往往會采用代工模式。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快消品行業,生產與營銷分離的代工模式很常見。品牌方把精力放在產品設計和市場營銷推廣,實現輕資產運作;生產商則把精力放在生產管理上,為多個品牌方服務,可以降低經營風險。

          記者了解到,部分跨國食品企業在中國市場選擇全代工的模式,典型的例子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在中國有3個裝瓶合作伙伴——中糧可口可樂、太古可口可樂、珠海可口可樂,產品均由這3家生產。百事可樂在中國市場的裝瓶合作伙伴是康師傅,其代工產品包括百事旗下的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等。

          連鎖產業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品牌方來說,對代工企業肯定有相應的品控要求,但更關鍵的在于品控體系是否健全、生產全鏈路相關要求能否有效執行。

          文志宏分析認為,不乏有的代工廠前期符合要求和標準,但后續出現問題。因此,品牌方對于代工廠的篩選應進行動態評估,從原材料、生產、倉儲、銷售等環節進行全面品控和管理。

          重塑代工監管模式

          文志宏表示,代工模式并非原罪,但隨著企業發展進入不同階段,代工模式也會存在潛在風險。

          4月9日,if椰子水品牌的母公司IFBH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IFBH同樣采用代工廠模式,輕資產運營,其不僅采用第三方工廠代工,甚至連物流、采購、銷售都采用第三方代工模式。IFBH在招股書中提到了代工風險:“我們依賴我們的代工廠商,若我們無法維持與第三方合作伙伴的關系,或有關第三方無法履行其義務,我們的業務可能受到損害。”

          廣州眺遠營銷咨詢公司總監高承飛認為,代工模式被質疑的根源,可能在于供應鏈管理漏洞與質量把控不嚴。從供應商篩選到生產加工、倉儲運輸,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埋下隱患。

          “破解代工存在的風險,化解消費者信任危機,最關鍵的是重塑代工監管模式。”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品牌方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加強監管,可以要求代工廠在原料倉、分裝線等關鍵節點安裝物聯網傳感器,品牌方品控人員可實時監測環境溫濕度、設備停機時長等數據,或者引入區塊鏈存證,代工廠每批次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生產線清潔記錄均上鏈不可篡改。“這些數據不僅能降低品控風險,還能成為回應消費者質疑的證據。”

          汪洪棟則建議,當品牌形成一個穩定的銷售市場,即渠道和客戶穩定、每年帶來穩定規模的收入后,自建工廠會使企業對供應鏈的把控更強一些。記者 王小月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