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企業座談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傳統行業再現強勁活力
- 2025年05月20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民營企業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國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鎮就業。僅在2025年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3年平均增速。
民營企業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國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鎮就業。僅在2025年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3年平均增速。
座談會精神鼓舞企業家發展新動力
2月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基本原則。會議釋放出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強烈信號,為企業家群體注入強有力的信心。在座談會重要精神的感召下,中國民營企業家群體正迸發出新的發展動能,企業家紛紛表示備受鼓舞。
“新時代浙商,既是技術革命的探索者,也是社會價值的踐行者。”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表示,堅持實干為先、發展為重,在變局中保持定力,在創新中延續基因,在浪潮中勇立潮頭,為推動全國民營經濟發展再立新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這種“逆周期”的信心,正是座談會精神落地見效的生動寫照。
科技領域同樣熱潮涌動。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會議極大地提振了各方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民營企業將成為創新突圍的重要力量。下一步,科大訊飛將對標全球最好水平,并在重點領域方向上形成超越和引領,形成以我為主的產業生態。
對于“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翟美卿認為,我國數字經濟占比不斷提高,在政策支持力度下,民營企業應在轉型中加大投入成本、加強人才培養,優化技術供給生態,以破解轉型瓶頸。多年來,香江集團在數字化轉型上積極探索實踐,搭建了數字化管理系統,整合企業資源,實現生產、采購、銷售等環節的高效協同與信息共享,提升運營效率。
法治護航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證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4月30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并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這是我國首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第一次明確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
在民營企業家心目中,法治護航下的民營經濟必將賡續榮光、再創輝煌。以制度為民營經濟賦能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認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制定出臺,標志著中國民營經濟法治化進程邁出了重要一步,是我國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5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有關情況。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叢林介紹,民營企業貸款投放一直在穩步增長,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76.07萬億元,同比增長7.4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5.3萬億元,同比增長12.5%。
民企提質發展構建全球話語權體系
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民營企業要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企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據統計,2024年全國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8.0%,民營企業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浙江某服裝集團依托數字化造改投資實現"老樹發新枝"。通過引入全新設計系統和智能生產線,企業生產效率提升25%,跨境電商銷售額大幅增長。企業負責人稱:"座談會提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我們正是受益者!"
當前民營經濟正轉向“質的提升”,座談會釋放的信號與企業家期待高度契合,將推動形成新的良性循環。在座談會精神的感召下,傳統行業煥發新活力,房地產民營企業家們重整行裝,傾心打造出了多個“1號作品”,展現出令人振奮的新作為。以香江翟美卿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群體,用自己的“1號作品”——廣州“香江1號”,融合生態健康、科技智能、藝術美學等元素,來講述關于未來人居藝術的中國故事,引領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當全球頂級住宅市場還在沿用歐美百年標準,在討論設計、材質與景觀時,中國頂級住宅已轉向文化傳承、科技創新、生態永續等更具時代意義的維度,更深層次的價值創造,共同勾勒出中國頂級住宅的全球新坐標和全球話語體系。香江1號整合頂尖資源打造具備全球引領和示范意義的“未來人居藝術世博園”,這不僅是產品的迭代升級,更是一個古老文明對現代居住問題的創造性回應。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