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創板空軌星鏈公司:堅定看好發展潛力
- 2025年09月03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資本市場活水精準滴灌,我國商業航天、軌道交通等產業創新成果豐碩。9月2日,科創板空軌星鏈行業專場集體業績說明會在上證路演中心舉行,交控科技、航宇科技、鉑力特、哈鐵科技、航亞科技、鐵科軌道等公司,集中展示其在商業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與前沿布局。
資本市場活水精準滴灌,我國商業航天、軌道交通等產業創新成果豐碩。9月2日,科創板空軌星鏈行業專場集體業績說明會在上證路演中心舉行,交控科技、航宇科技、鉑力特、哈鐵科技、航亞科技、鐵科軌道等公司,集中展示其在商業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與前沿布局。
“信心”成為本次路演活動中的關鍵詞。航宇科技董事長張華表示:“我們看好商業航天市場的長期發展潛力,并將其作為公司重要的新興增長領域。”
對前景的看好進一步激發了企業的創新動能,鉑力特表示,將持續探索金屬3D打印在熱管理領域的應用;哈鐵科技則在加速車輛系統數字化轉型進程。這些扎實的技術投入與創新布局,正為企業積蓄面向未來的發展動能。
堅定看好商業航天發展潛力
自2015年“商業航天元年”啟航,中國商業航天歷經十年錘煉,已從最初的藍圖邁向產業化爆發的關鍵時刻,資本市場則為整個產業鏈注入了蓬勃的發展動力,一批深耕商業航天的上市公司取得了豐碩成果。
航宇科技主營環形鍛件,商業航天成為公司重要的增長點。張華表示,今年以來,國內商業航天市場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民營火箭公司如藍箭航天、星河動力等均在火箭發動機和可回收技術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我國商業航天動力系統已實現從“單臺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公司已布局并成功開拓了包括天兵科技、藍箭航天、九州云箭、星河動力在內的多家商業航天客戶,航天鍛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近30%。
同樣看好商業航天發展的還有主營增材制造的鉑力特。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薛蕾表示,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金屬3D打印技術在加工商業航天大尺寸、結構復雜、耐高溫材料零部件時具有先天優勢。公司已助力藍箭航天、東方空間、九州云箭、星際榮耀、星眾空間、天回航天等多個商業航天客戶完成發射、飛行任務,參與的多個商業航天項目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對市場的看好進一步激發了企業發展的信心。薛蕾表示,公司投資的增材制造專用粉末材料產線建設項目擬建設高品質增材制造原材料鈦合金、高溫合金粉末產線,預計建成后產能將增至3000噸/年。鉑力特將持續研判商業航天客戶需求,在優化設計、技術及研發支持,設備能力及穩定性,產品交付質量、周期和最終成本等方面,不斷強化市場競爭力,深化與商業航天用戶的合作。
張華表示,航宇科技將緊抓全球航空發動機市場向高效低碳轉型及商業航天、燃氣輪機等領域需求擴容的機遇,依托其在環形鍛件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深化與全球主流廠商合作,并積極拓展半導體設備、深海裝備等高端領域多元化布局,以提升全球市場份額與綜合競爭力。
軌道交通持續激發創新動能
創新的星火不僅在浩瀚星空閃耀,更在廣袤大地延伸。在軌道交通領域,部分行業領先的上市公司在進一步發揮創新動能,推動產業向革新邁進。
鐵科軌道主營以高鐵扣件為核心的高鐵工務工程產品。在交流中,公司董事會秘書許熙夢表示,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為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公司成立研發中心,從事軌道扣件系統、軌道部件以及新材料、新工藝和3D打印技術等研發,不斷強化公司前沿技術儲備,提高公司在行業的技術競爭力。同時持續深化設備自動化、管理信息化工作,加快推進“黑燈”工廠建設。
交控科技董事長郜春海表示,面對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技術變革,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是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和技術領先地位的關鍵基石,公司始終將研發創新置于戰略核心位置。下半年,公司將繼續維持并優化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強度。研發資金及主要推廣重點投向自主虛擬編組運行系統、針對軌道濕潤環境下的列車控制系統等領域。
同時,創新的成果正不斷轉化為市場競爭的優勢。哈鐵科技董事長鄭彥濤表示,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和路外市場,中標馬來西亞及塞拉利昂紅外項目、哈薩克斯坦洗車機項目,公司核心產品在國際市場實現重要突破。同時開拓城軌市場業務,與香港地鐵達成推廣項目合同意向,為紅外小型機后續推廣筑牢了堅實基礎;聚焦城軌運維智能化需求,實現地鐵領域轉向架構架自動清洗項目首次中標。公司路外和海外市場均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對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提供助力。
借助長期深耕軌交主業形成的創新能力,這些企業還進一步拓展視野,向產業外延伸。交控科技將目光投向低空經濟。郜春海表示,2024年公司低空業務已實現“從0到1”的突破,2025年上半年確認收入322萬元,成功中標3個低空業務項目,新增簽訂合同金額達1172.50萬元。下半年,公司將繼續聚焦低空經濟的場景化應用,重點推進非暴露空間(如隧道、地下管廊)無人機的產品化與市場化,同時深化“AI+低空”融合,提升平臺智能化能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