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想控股:資本布局再落一子 深化科技轉型升級
- 2020年12月23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12月8日,聯泓新科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立十年便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背后,公司大股東聯想控股在品牌、資金、資源、機制等方面的助力作用不可或缺。
12月8日,聯泓新科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立十年便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背后,公司大股東聯想控股在品牌、資金、資源、機制等方面的助力作用不可或缺。同時,聯泓新科的上市,標志聯想控股在打造高科技戰略性新興產業上邁出了重要步伐。據公司透露,聯想控股的投資組合將進一步向科技聚焦,探索深化成員企業的科技轉型升級。
日前,記者對國科控股董事長索繼栓、聯想控股董事長寧旻及首席執行官李蓬、聯泓新科董事長鄭月明進行了專訪。
聯想控股多方面助力
白茫茫的一片荒地上寸草不生,一座被挖得只剩一根石柱的石灰山矗立其上……這是記者日前在聯泓新科位于滕州的生產基地調研時,從老照片上看到的景象。2010年,聯泓新科從這里起步,十年磨一劍,將一片荒地打造成了占地1750畝、反應裝置林立的新材料基地,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當年我們在零化工產業基礎、零化工人才基礎上組建團隊,制定戰略,從2012年項目開工建設,到2014年項目按計劃建成投產并高效運行,業績持續增長。經過十年堅持和不懈努力,到今天登陸資本市場,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聯想控股的大力支持。”鄭月明對記者表示。
他指出,成立十年來,聯想控股從品牌、資金、資源到文化機制賦能等方面給予聯泓很多支持。“以機制為例,聯想控股一直充分信任我們團隊并制定了科學的激勵機制,包括定戰略、建班子、帶隊伍領導力三要素的輸出,對團隊保持進取心、提高執行力、增強凝聚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談到2010年投資聯泓新科的初衷,寧旻告訴記者,“2010年,聯想控股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希望通過戰略投資構建一個多元化的產業投資集團,打造‘財務投資+戰略投資’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并選定了戰略投資的幾個方向,先進制造業領域的新材料行業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為什么選擇新材料作為戰略投資的方向之一,寧旻指出,這源于聯想控股“產業報國”的愿景,“2010年我們做戰略研究時發現,中國高端化工材料自給率很低,絕大部分依賴進口。直到現在,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仍面臨瓶頸,總產值只占化工總產值的8.7%,仍有130多種化工新材料品種不能自主生產。”
與此同時,化工新材料作為“十四五”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據研究機構不完全統計,自“十二五”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張,從2011年的0.8萬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57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發展到8萬億元。
深化科技轉型升級
“上市是聯泓新科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登陸資本市場也將為聯泓新科的發展提供新的助力。我們將以此為起點,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抓住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新機遇,打造在新材料若干細分領域領先的產業集群,成為新材料領域的卓越企業。”鄭月明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聯泓新科主要聚焦先進高分子材料和特種精細材料領域,產品主要有EVA、PP、EOD等,在多個細分領域市場份額領先。以EVA為例,聯泓新科開發的EVA高端產品廣泛應用于光伏膠膜料、線纜料、高端運動鞋料等領域,率先開發的EVA光伏膠膜料打破了國外壟斷,在國內EVA電纜料領域市場份額領先。
鄭月明介紹說,一直以來,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聚焦發展高端化、精細化產品:在先進高分子材料領域,PP高端專用料和高VA含量EVA產品占比已達100%;在特種精細材料領域,EOD特種化學品比例不斷提高。未來,公司還將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開發并產業化高附加值的新產品。
“上市后,我們不但募集了資金,還獲得了更多融資手段,為企業未來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增長動力。”鄭月明告訴記者,“未來我們會進一步加大創新研發投入,通過自主研發、協同開發等方式,持續推進新產品開發;同時聚焦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在新材料‘卡脖子’領域重點進行投資布局。”
沿著新材料的路徑持續優化升級也是聯泓新科自成立以來的既定戰略。寧旻告訴記者,“當年我們決定成立聯泓新科的時候,想的就不是簡單做大宗化學品,我們給它制定了很明確的戰略定位和戰略路徑,希望它不斷往下游的新材料去延伸,沿著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創新鏈去發展。”
聯泓新科的發展路徑也與聯想控股的戰略不謀而合。“未來我們希望進一步向科技聚焦,提升投資組合的科技含量。而聯泓新科雖然從烯烴切入,但一開始就瞄著往中下游的新材料領域去走,這是一個重要的科技領域,這個戰略實際上是與聯想控股提高科技含量的戰略完全吻合的。”李蓬表示。
科技產業化再結碩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聯泓新科上市敲鐘的現場,除了寧旻、李蓬、鄭月明之外,還出現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以及國科控股董事長索繼栓的身影。
聯泓新科的成立,正是中科院大連化物所DMTO裝置科研成果產業化的直接結果。“DMTO裝置是聯泓新科的龍頭裝置,采用中科院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烯烴分離裝置采用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該裝置的投產標志著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烯烴工藝和烯烴分離一體化技術成功實現工業化商業運行,在業內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鄭月明告訴記者。
2017年5月,作為中科院旗下的科技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國科控股對聯泓新科進行了8.5億元的戰略投資。上市后,聯泓集團和國科控股分別持有聯泓新科51.77%和25.27%的股權,分列第一和第二大股東。同時,國科控股還持有聯泓集團唯一股東聯想控股29.04%的股權。
在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1月,聯泓新科牽頭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聯盟采用“3+1”的運作模式,即“聯盟+平臺+基金”和1支專業化成果轉化運營團隊,進行化工新材料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可為聯泓新科提供持續的創新資源和發展動力。
談到戰略投資聯泓新科的初衷,索繼栓告訴記者,“聯泓新科創立以來,走出了一條依靠中科院自主創新技術,從新材料研發到成果轉化、推進全產業鏈延伸的道路,形成了在國內新材料領域具有領先優勢的產業體系,契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方向。同時,我們對聯泓新科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工程轉化與市場轉化能力,包括核心團隊都非常認可,所以我們2017年戰略投資了聯泓新科。”
他進一步指出,“聯泓新科的上市,表明聯想控股在打造高科技戰略性新興產業上邁出了重要步伐。我相信聯想控股下一步會圍繞硬科技、圍繞高科技產業規模化,應用聯想控股成熟的市場化運營能力和專業團隊能力,再加上資本助力,不斷培育類似聯泓新科的高技術企業,真正成為我們國家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個引領者。”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