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深兩市成交總額重返萬億元 北上資金創新高
- 2020年11月10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11月9日,A股市場三大指數延續升勢,截至收盤集體漲逾1%,深證成指更是創出2015年7月以來收盤新高。經過近2個月的徘徊,滬深兩市成交總額再次突破萬億元。
11月9日,A股市場三大指數延續升勢,截至收盤集體漲逾1%,深證成指更是創出2015年7月以來收盤新高。經過近2個月的徘徊,滬深兩市成交總額再次突破萬億元。
具體來看,截至11月9日收盤,上證指數漲1.86%,收報3373.73點;深證成指漲2.19%,收報14141.15點,并創出2015年7月以來收盤新高;創業板指漲2.96%,收報2814.00點;兩市合計成交金額10835.57億元;此外,北上資金昨日凈買入196.99億元,創年內單日凈買入額新高。總體來看,兩市個股處于普漲狀態,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好轉。
從行業指數來看,記者根據Choice數據整理發現,截至11月9日收盤,申萬一級行業28個行業指數集體上漲,其中,電子行業指數領漲,漲幅達4.01%;有色金屬、非銀金融和通信行業指數漲幅也均超3%。個股來看,兩市合計有3555只個股上漲,占比87.28%。此外,有9只個股獲得大單資金凈流入超1億元,分別為:貴州茅臺、N豪森、中興通訊、中國太保、中國建筑、美年健康、華大基因、君正集團和東山精密。
“經過上周連續上漲后,市場在周一放量上升,是市場情緒認知趨于一致的表現。外部因素刺激了半導體、航運、有色等板塊的走強,同時證券等行業也因為市場走好的預期而受到追捧。”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沃隆創鑫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A股市場情緒開始回暖,兩市成交量較此前明顯放大,北上資金也開始連續大幅流入。同時,經歷數月調整,多只科技龍頭股,尤其是此前估值受到壓制的標的,出現明顯止跌反彈跡象,資金進場信號明顯,市場風險偏好逐步提升。當前外部因素對市場的影響逐步消退,大盤指數有望開啟新一輪上攻。
在未來A股的趨勢方面,接受記者采訪的富榮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鄧宇翔表示,上周國內外權益市場均出現大漲,權益市場后續關注重點將由外向內,市場將以業績為核心推動力走出震蕩向上走勢。從籌碼角度來看,公募基金在三季度調倉中具有明顯避險特征,減倉了醫藥、電子、計算機等高估值行業,加倉了確定性較高電器設備、食品飲料、銀行,后續我們認為市場風險有望逐步修復,高景氣板塊在經過一個季度的調整后有望在業績推動下震蕩向上。從上市公司業績來看,四季度有望繼續邊際修復。行業上,科技、醫藥、軍工以及低估值的周期龍頭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關于投資策略方面,國盛證券認為,政策預期升溫疊加業績空窗期,均將提振市場風險偏好。一方面,“十四五”規劃肩負著我國加速經濟轉型升級、打贏科技持久戰的歷史使命,另一方面,參考歷史經驗,五年規劃發布前后市場表現大多向好,并帶來短期的市場熱點和結構性機會。而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政策預期較高的新能源、半導體、汽車、消費等行業和板塊已在領漲。因此,在外部不確定性消化,內部政策預期升溫之下,繼續看好當前至明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且級別或大超預期。建議關注“十四五”政策預期較高的新能源、軍工、半導體等板塊。
黃界峰表示,投資者可積極布局優質賽道,重點關注具有估值優勢的銀行、保險,以及處于景氣上升周期、中報業績增長且調整充分、估值合理的各細分龍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