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賬上趴著87億?如意科技無法兌付7500萬利息
          • 2020年03月23日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意科技)旗下擁有境內外4家上市公司,去年9月底賬上貨幣資金合計超過87億元,但公司近日竟然付不起7500萬元的債券利息。

          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意科技)旗下擁有境內外4家上市公司,去年9月底賬上貨幣資金合計超過87億元,但公司近日竟然付不起7500萬元的債券利息。3月16日,上海清算所公告,在“19如意科技MTN001”付息日未收到付息資金。如意科技資金鏈問題再次引起市場關注。在2019年,如意科技已經出現過一次資金鏈危機,當時濟寧國資充當了白馬騎士。 如意科技以毛紡起家,而后向上下游延伸,尤其是在下游方面,近10年來大筆收購國外奢侈品企業,被冠以“中國的LVMH”稱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公司大踏步收購的同時積累了巨額債務。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著以線下銷售為主的奢侈品,服裝行業首當其沖。當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與流動性危機相遇,如意科技這次如何熬過這段艱難歲月? 利息費用高企 3月16日,上清所公布,在付息日未收到“19如意科技MTN001”的付息資金。該債券由如意科技在2019年3月14日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7.5%,照此計算,如意科技的年付息金額為7500萬元。 如意科技此前已有所行動,3月13日,公司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場外兌付利息。當日,“19如意科技MTN001”主承銷商民生銀行召集主持票據持有人會議,合計持有發行面值100%的9家機構參加。會議全票通過兩項議案,約定全體持有人將全部通過場外方式收取債券年度利息,同時,持有人認可債券未通過上清所渠道完成2020年度付息事宜不構成違約。 有媒體稱,如意科技與全部持有人達成利息延期支付協議,約定利息延期3個月,至2020年6月15日完成支付。 如意科技披露的2019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貨幣資金高達87.54億元,流動資產為300億元。但公司依然還不上7500萬元的利息,這讓人生疑。畢竟此前康得新、輔仁藥業也是賬面上有高額貨幣資金,卻遇到流動性危機。 如意科技2019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利息收入為9952.71萬元,應收利息/貨幣資金=0.0114,照此計算,貨幣資金年化收益率為1.14%,低于央行制定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1.5%。同時,公司當期付出的利息費用卻有4.16億元。 同樣,如意科技2018年度財報顯示,公司貨幣資金89.53億元,利息費用卻高達15.08億元。公司賬面上有大筆貨幣資金不使用,卻去動用高息貸款和債券,邏輯不合理。 3月11日,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將如意科技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17如意科技MTN001”、“18如意01”及“19如意科技MTN001”信用等級均下調為AA-。原因主要有三:如意科技再融資能力受限,持有的如意集團6051.47萬股,全部處于凍結及質押狀態,存在失去對子公司控制權的風險;如意科技及實際控制人近期多次被納入被執行人名單;如意科技短期償債壓力很大。 如意科技針鋒相對,在3月13日炒掉了自己的評級機構大公國際。 390億債務壓頂 濟寧一名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如意科技此前經營情況較好,還承接過該公司的業務。2011年,如意科技管理層集體提走11輛寶馬7系、5系,在濟寧當地引起轟動。但最近幾年,公司效益不好,債務問題比較嚴重,去年因為美元債傳出流動性危機,接觸也少了起來。” 上述券商人士所說的債務與流動性問題在如意科技身上體現較為明顯。 天眼查顯示,如意科技控股股東為北京如意時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意時尚),實控人為邱亞夫。如意科技旗下有A股上市公司如意集團、香港上市公司利邦、日本上市公司瑞納、法國上市公司SMCP。 如意科技規模龐大,債務也很龐大。除了10億元的“19如意科技MTN001”,如意科技目前境內存續債券還有3只,分別為“18如意01”、“17如意科技MTN001”、“15如意債”,余額分別為15億元、10億元、19.03億元,共有54.03億元。據2019年三季度財報,公司負債共計390.14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合計219.24億元;非流動負債合計為171.17億元,包括應付債券97.06億元。 公司擁有的4家上市公司股價均處于低位,市值近來縮水嚴重。 位于濟寧的A股上市公司如意集團是如意科技的起家之所,如意集團原主業為毛紡,后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目前主要收入來自于服裝行業。記者曾到訪如意集團,公司入口處樹立著大個的木制如意,流水線上的工人在震耳的轟鳴聲中穿梭于機器之間,展覽館中展示著公司收購的瑞納、雅格獅丹等品牌的衣服,“品牌”、“中國的LVMH”、“時尚”等詞語被解說人多次提及。 總體來說,如意集團近年盈利較為穩定,但2019年度下滑嚴重。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營收11.5億元,同比下降13.43%;歸母凈利潤5003.62萬元,同比下降49.46%。主要因為宏觀經濟形勢不利,市場需求不確定性加大及環保政策趨緊,部分子公司業務受到較大沖擊。3月20日收盤,如意集團股價為6.62元,市值約17億元。 香港上市的利邦2016年~2018年度均為虧損,2019年上半年扭虧為盈,營收為9.06億元,歸母凈利6737.84萬元,但這并未止住股價下滑趨勢。3月20日收盤,股價僅有0.138港元,市值為4.9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55億元。此前在2011年,股價最高時曾達到8.193港元。 日本主板上市的瑞納,3月19日每股股價為66日元,市值為6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左右。 SMCP近些年在中國的收入增長較高,總體營收和凈利較好。但在全球股市巨震中未能幸免,3月19日,SMCP每股股價為3.3歐元,市值為2.4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67億元。2018年時,公司每股股價曾超過24歐元每股。最近,公司高層表示受疫情影響較大。 照此估算,如意科技境內外4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僅有44億元左右,而頂峰時僅SMCP的市值約為130億元。目前,4家公司市值加起來不夠母公司390.14億元總負債的零頭。 拖欠貨款致瑞納虧損 如意科技作為4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是否因為流動性困難連累了上市公司呢? 2019年3月,如意集團披露了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占用資金情況專項說明,如意科技與如意集團2018年度往來累計應收賬款發生額為3.07億元,尚有1.64億元未歸還,往來性質為經營性占用。 總體來說,2018年度,如意集團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附屬企業主要通過應收賬款、預付款形式經營性占用如意集團資金,2018年期末累計占用余額為2.67億元,絕對數額并不高。但2018年度如意集團應收賬款為6.78億元,預付款項為2115.31萬元。即,如意集團當年度的應收、預付款有約40%是被控股股東、實控人及其附屬企業所占用。 近期,瑞納也指責母公司如意科技。3月2日,瑞納表示,截至2019年12月底的財年,凈虧損為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而截至2019年2月的前一財年,虧損為3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對于連續虧損原因,瑞納認為是未能從母公司如意科技收回約合3.4億元的未償債務。具體來說,如意科技位于香港的子公司香港恒成拖欠瑞納貨款,如意科技需代為支付,如意科技雖有支付意愿但尚未支付。 另外,如意科技最近還被指責拖欠收購款。2018年,如意科技收購瑞士奢侈品牌Bally,以約6億美元的價格取得實控權,而最近Bally一位發言人證實,如意科技在兩年時間內依然未能籌足所需的6億美元;從2017年開始,如意科技運作收購以色列男裝集團Bagir,但付款已經推遲到今年3月31日。 瘋狂收購致現金流緊繃 2009年,由邱亞夫控制的濟寧如意投資有限公司(后來的如意時尚)成為如意科技控股股東,邱亞夫成為實控人,之后如意科技開啟了大筆收購,這也是公司高額債務的主要來源。 2010年,如意科技斥資約4400萬美元收購日本瑞納41.18%股權,瑞納曾是日本第一大服裝品牌運營商;2014年,買下德國男士西裝生產企業PeineGruppe的多數股權;2016年,以13億歐元收購法國輕奢集團SMCP,將Sandro、Maje和ClaudiePerlot三大服飾品牌收入囊中;2017年,以1.17億美元價格拿下英國老牌雅格獅丹;同樣是2017年,如意科技出資22億港元控股香港男裝集團利邦控股;2018年,以約6億美元價格取得瑞士奢侈品牌Bally實際控股權;2019年1月,以26億美元完成對美國綜合纖維和聚合物公司Invista旗下服裝和高級紡織品業務(其中包括全球知名的萊卡“LYCRA”品牌)收購。 不完全統計,如意科技10年來的收購付出收購款約在400億元左右。 一筆筆收購,將眾多奢侈品品牌納入麾下,如意科技也被冠以“中國LVMH”名號。同樣因大跨步收購,高企的財務杠桿讓公司現金流處于緊繃狀態。 追溯如意收購的初衷,是不甘于在活苦利薄的產業鏈上游掙扎。邱亞夫認為,形成一個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品牌可能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而在強勢的國外品牌已占據市場的情況下,如意通過并購獲取海外品牌與渠道優勢,再以此為基礎拓展市場是一條捷徑。 國內一知名機構紡織服裝行業研究員對記者表示,“如意科技的路子沒毛病,起家后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下游毛利率更高,且國內輕奢品牌很少。收購的路子也沒問題,但時間點不是很好,最近,紡織業和服裝業不景氣。”他介紹,去年因為中美貿易戰,棉價大幅下跌,從最高時的1.6萬元/噸降到約1.1萬元/噸,此前的預期是需求有缺口價格會上漲,很多廠家因為屯棉花損失較大。2018年,紡織服裝行業銷售情況不好,庫存高,結果又遇到2019年四季度的暖冬,庫存再次提高。消費不景氣,導致品牌服裝業績受損。 給紡織服裝業又一重擊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上述研究員說,“奢侈品銷售主要在線下,疫情導致線下店不開門,即便開門購買者也寥寥,今年同期銷售同比只有一兩成。” 重資產與人力密集型的毛紡、棉紡在國內優勢也逐漸被侵蝕。上述研究員介紹,從2013年開始,國內很多大型紡織服裝企業外遷到東南亞等地,比如魯泰A、百隆東方、健盛集團等。相對于中國,國外稅收、土地、人力成本、產品成本都有優勢,進一步削弱了廠房在國內的紡織服裝企業利潤。 “看公司規劃發展藍圖很好,毛紡和棉紡產業鏈完善,但是鋪的攤子太大了。也沒想到后來債務出現大問題。”上述券商人士表示,自己曾聽一位朋友介紹,如意科技內部員工銷售雅格獅丹,價格遠低于市面價格,可能是為了公司的現金流考慮。 資產證券化能否自救? 3月11日,如意科技在上清所披露公告,為充分發揮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主導作用,提振投資人和債權人信心,制訂2020年~2022年企業改革發展計劃。目前公司正在利用擁有的A股、日本東證、法國泛歐3家上市公司平臺,推進存量資產資本化。通過上市、債轉股,實現瘦身減債,從而有效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主業盈利和現金還款能力。也就是說,存量資本證券化是如意科技化解流動性危機的主要選擇。 去年8月28日,如意科技舉行了“萊卡科創板上市、新加坡工業資產上市、A股資產增發”300億資產上市啟動簽約儀式。當年如意科技宣布啟動了價值170億元的萊卡項目科創板上市工作,聘請華泰聯合證券及信達證券為上市保薦機構及承銷商。 另外,如意科技正在操作將利邦控股及雅格獅丹股權注入如意集團,若注入完成,如意集團將持有利邦控股旗下品牌以及雅格獅丹等國際品牌。借此,如意時尚也可降低財務杠桿。 不過,資產注入工作還需要國資、股東大會、證監部門的審核,且如意科技謀求萊卡科創板上市的腳步也不順利。 去年7月31日,市場流傳央行濟寧支行要求相關商業銀行報送如意科技經營情況的文件,引發如意科技存續債券巨震,當年12月19日是如意科技全資子公司一筆3.45億美元債券兌付日。最終出手化解危機的是濟寧城投,以35億元拿下如意時尚26%股份,并且濟寧城投還為價值近20億元的“15如意債”提供不可撤銷擔保,危機得以化解。 天眼查顯示,濟寧城投注冊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本為47.73億元,是濟寧市國資全資子公司。不過,濟寧城投隨后申請了財產保全,法院凍結如意科技持有的美國萊卡集團境內收購主體濟寧高新44.21%的股權,價值13億元。 3月19日,記者撥通了濟寧城投電話,一名工作人員回應,“我們不接受任何關于如意的采訪。” 2019年,是濟寧城投充當“白馬騎士”,緩解了如意科技的流動性。這次,還會有人出手嗎?如意科技的資產證券化自救方式又能否“如意”呢?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