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盈利韌性強 75家已披露半年報企業中超九成歸母凈利潤為正
- 2025年08月23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截至8月22日,有7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報,其中有54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凈利潤方面,75家披露中報的北交所公司中,69家公司歸母凈利潤為正,占比超九成;46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北交所上市公司半年報進入密集披露期。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有7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報,其中有54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凈利潤方面,75家披露中報的北交所公司中,69家公司歸母凈利潤為正,占比超九成;46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張可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家企業實現了營收、利潤雙增長,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彰顯了北交所公司的高成長潛力。
“北交所上市公司當前基本面穩健向好,整體盈利韌性較強,市場普遍看好其成長性。”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上半年,多家北交所公司取得亮眼成績。例如,并行科技、林泰新材、春光智能、錦波生物等公司的營收增速在40%以上,卓兆點膠、海能技術等多家公司實現扭虧為盈。北交所企業持續加碼研發投入、布局前沿賽道的戰略成效顯現。
具體來看,上半年,卓兆點膠實現營業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207.46%;實現歸母凈利潤2678.27萬元,去年同期虧損1202.83萬元。卓兆點膠表示,扭虧為盈主要系報告期內終端應用領域需求回暖,公司積極跟進存量項目驗收,以及部分新領域開拓初見成效、進一步控費提效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上半年,海能技術實現營業總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34.87%;歸母凈利潤547.15萬元,去年同期虧損1401.77萬元。海能技術表示,為順應國產儀器替代進口的行業發展趨勢,公司已在產品端布局開發基于鴻蒙系統的儀器操控系統,同時設立大模型智能運營部,全面推動智能化技術與業務場景融合。
劉祥東表示,從半年報看,北交所企業發力布局前沿賽道,呈現三大特點:一是企業精準定位高增長領域,例如算力服務、新能源材料等受益于數字經濟和能源轉型的領域;二是創新驅動特征顯著,研發投入轉化為技術優勢,構筑核心競爭力壁壘;三是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國家戰略傾斜與產業鏈升級需求共同為企業提供廣闊空間,頭部企業有望持續領跑。
張可亮認為,從半年報可以看出,許多北交所公司正積極向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新興領域進軍。
記者還注意到,錦波生物、明陽科技、卓兆點膠等多家公司計劃中期分紅,回報投資者。
劉祥東表示,北交所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一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北交所改革深化助力“專精特新”企業融資與成長,同時,國資央企正加力布局人工智能賽道,開放數百個AI應用場景,為中小企業提供生態支撐;二是產業升級背景下,新能源、高端制造、數字經濟等賽道長期成長空間廣闊;三是市場生態優化,流動性改善和機構資金入場有望提升估值穩定性,具備核心技術的企業將脫穎而出。
在張可亮看來,北交所聚集了大量專注于細分賽道、擁有核心技術的“小巨人”企業。隨著政策持續支持高端制造和科技創新,相關企業有望持續受益于國產替代和產業升級的大趨勢,成長空間廣闊。
“對于投資者而言,關注北交所公司時需要深入理解企業的核心技術壁壘及其在產業鏈中的地位,重點關注研發投入持續、客戶認可度高、市場空間廣闊,并且管理層戰略清晰的公司;同時,也要警惕估值過高、競爭格局惡化或技術路線面臨風險的企業。”張可亮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