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有序引導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適度超前動態平衡
- 2025年08月23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8月22日至24日,2025中國算力大會在山西大同舉辦。在8月22日的分論壇活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趙策表示,將持續優化全國算力布局,有序引導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適度超前、動態平衡。他建議,加強算力、存力、運力協同發展,強化存儲與計算、網絡的融合設計,構建先進、安全、綠色、易用的存儲體系。
8月22日至24日,2025中國算力大會在山西大同舉辦。在8月22日的分論壇活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趙策表示,將持續優化全國算力布局,有序引導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適度超前、動態平衡。他建議,加強算力、存力、運力協同發展,強化存儲與計算、網絡的融合設計,構建先進、安全、綠色、易用的存儲體系。
我國算力總規模已經位居全球第二,智算比例不斷提升。記者從工信部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我國在用算力標準機架達1043萬架,智能算力規模達748EFLOPS,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存力方面,8月22日發布的《先進存力中心研究報告(2025年)》稱,數據質量和數據規模是AI發展的關鍵,但當前數據生產量的快速增長與存儲資源擴充速度并不匹配,數據“應存未存”的現象依然存在。2024年全國數據年產量達41.06ZB,但存儲總量僅為2.09ZB,建議構建存算協同新模式,助力數據要素價值深度釋放,推動AI強國建設。
運力方面,專家表示,當前仍存在算力資源調度低效、GPU效能發揮不足等核心挑戰。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表示,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新業務形態,正在對網絡端提出超低損傷、超低時延、高吞吐等新需求,仍需通過不斷的策源技術創新,實現算力網絡的極致性能、極致效率。
中國算力大會首次在山西舉辦。作為資源大省,山西當前正搶抓“東數西算”戰略機遇、以算力產業為核心引擎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輸煤炭、輸電力”向“輸算力、輸服務”轉變。山西省工信廳副廳長劉勇表示,山西正努力打造京津冀外溢算力需求和算力產業的最佳承載地,構建“通算+智算+超算”多元協同的算力供給體系。目前,全省在用算力中心機架規模達到51.4萬標準機架,智算規模達到32EFLOPS,算力中心平均PUE僅1.2,多項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