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倫哲失控:“訴訟攻防”轉向“武力奪權” 信披渠道竟成攻訐平臺
- 2021年10月15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連日來,海倫哲控制權之爭猶如一場大戲,吸引市場的高度關注。而被曝原實控人搶奪公章的“戲碼”之后,這場爭奪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甚至連公告都以大相徑庭的口吻發出。
連日來,海倫哲控制權之爭猶如一場大戲,吸引市場的高度關注。而被曝原實控人搶奪公章的“戲碼”之后,這場爭奪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甚至連公告都以大相徑庭的口吻發出。
記者梳理后發現,海倫哲最新披露的四份公告顯示,原實控人丁劍平與現實控人金詩瑋的兩派人馬各呈訴訟,正在對簿公堂。其中,一份關于公司涉及訴訟的進展公告稱,公司已于2021年10月9日成立臨時監管小組;但另一份董事會臨時會議決議公告,隨即就宣布臨時監管小組非法的議案獲全票通過。
這起從“訴訟攻防”轉向“武力奪權”的糾紛中,還牽連出海倫哲在股權轉讓過程中涉嫌造假的事項。不過,對于海倫哲控制權之爭,記者致電公司前董秘,同時也是此次事件參與者栗沛思,他直接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在這場大戲的背后,則是海倫哲經營情況堪憂,自2018年以來公司已經連續三年凈利下降,甚至陷入巨虧的局面。
互相攻訐的公告
在收到深交所10月11日早間下發的對于海倫哲奪權糾紛的關注函后,海倫哲在信披平臺上就處于“噤聲”狀態。直到10月13日晚間,海倫哲才一氣披露了四份公告,但記者注意到,公告內容中不乏自相矛盾的說法,甚至透露出互相攻訐的氣息。
兩份關于法律糾紛的公告顯示,現實控人與原實控人的兩派人馬正在對簿公堂。其中,《關于公司股東涉及訴訟的公告》稱,第一大股東江蘇省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機電”)于10月11日收到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傳票,中天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澤集團”)起訴江蘇機電與海倫哲原實控人、董事長丁劍平,認為被告向原告轉讓海倫哲股權時,因兩被告未按照約定向原告完全、真實披露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給原告造成嚴重損失。
中天澤集團方面認為,2020年9月,證監會江蘇監管局對海倫哲開展現場檢查,并在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上市公司在江蘇機電與丁劍平實際控制期間存在重大披露不實情況的相關線索。截至2020年12月31日,被告一(江蘇機電)、被告二(丁劍平)的重大披露不實行為造成損失暫計6.38億元。據此,原告(中天澤集團)要求被告(江蘇機電與丁劍平)承擔相應違約責任賠償6.38億元。
而《關于公司涉及訴訟的進展公告》則顯示,近日,江蘇省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裁定書》,駁回海倫哲的復議請求。在此之前,江蘇機電和丁劍平曾向徐州經開區法院申請行為保全,徐州經開區法院于9月17日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對其申請予以支持,即“禁止被申請人海倫哲對于其2021年5月21日作出的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中的事項予以實施”,即選舉現實控人、董事長金詩瑋等人員為被告公司董事、監事的事項。
徐州經開區法院認為,如海倫哲繼續執行此決議事項,則金詩瑋等人履行職責會導致不可逆的后果,因此,有必要釆取行為保全措施。此外,江蘇機電與丁劍平已為申請行為保全向法院提供了價值5000萬元的擔保,如果復議申請人認為江蘇機電與丁劍平惡意侵害其正常經營管理、甚至造成損失,可通過合法方式主張損害賠償。綜上,海倫哲復議申請的理由不成立。
上述公告中還提及,海倫哲于10月9日成立臨時監管小組,小組成員由公司黨委、工會及經營層相關人員組成,組長張秀偉(公司原副董事長),以協調解決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穩定人心,保障公司正常經營運作。
而在《海倫哲董事會臨時會議決議公告》中,臨時監管小組隨即被認定為非法。公告稱,公司第五屆董事會以通訊方式召開了臨時會議。在董事長金詩瑋召集和主持下,全票通過了《關于臨時監管小組不合法的議案》和《關于不同意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令人費解的是,馬超、鄧浩杰董事于董事會上同意上述兩份議案,但均不簽署董事會決議。
不知所蹤的印章
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向海倫哲下發的關注函中,要求該公司在10月13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并對外披露。但是,截至目前,海倫哲并未披露對于關注函的回復。此外,海倫哲董事會臨時會議于10月9日召開,公司卻也到10月13日才披露相關內容。
海倫哲在公告中稱,董事會臨時會議召開并形成決議后,因公告所需的2個數字證書中的1個被臨時監管小組控制,導致董事會決議未能按時公告。也因董事會印章不知所蹤,董事會臨時會議決議未能加蓋董事會印章,只是由董事簽署了會議決議。
為此,10月9日,海倫哲現實控人金詩瑋發布個人聲明,稱當日上午,原董事長、原實控人丁劍平帶領栗沛思、張秀偉及幾十個保安非法闖入海倫哲公司經營場所,非法控制了公司所有印章、證照,并宣稱成立接管小組,由張秀偉作為接管小組組長非法履行董事長職責。
金詩瑋還在個人聲明中稱:“自10月9日起,上市公司所涉全部公文、文件等均未經過合法授權,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其個人在公司的私章、名章等印章亦全部作廢。”
不過,對于公章被搶奪,海倫哲財務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0月9日早晨,我和出納都在進行業務培訓,期間我們負責保管公司法人印章、銀行U盾的出納接到一個電話,她以為是比較著急的付款事項就回辦公室了。后來我聽她說公司原高管栗總(栗沛思)帶著幾個保安,讓她把法人代表的印章和U盾交出去。”
此外,上述負責人還對記者表示,在其培訓完準備回辦公室,在二樓樓梯口見保安把樓梯口封了不讓進,隨后其坐電梯去四樓綜合辦公室,發現綜合樓也被圍起來,后來再坐電梯回到二樓財務部時,發現該出納掌管的印章、U盾等物品已經被(栗沛思等)收走。
對于上述說法,記者致電海倫哲原董秘栗沛思,他則直接掛斷了記者的電話。不過,有接近公司的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栗沛思他們認為出納和現在的董事長金詩瑋存在親屬關系,所以不適合保管印章,因此帶人把U盾、法人代表章收走了,“按照他們(栗沛思方)的說法是,目前所有公章都按照要求,原來是誰保管,現在就還在手里,沒有改變,他們沒有從現任財務負責人那邊拿過印章。”
雙方各執一詞,公章目前由誰保管,似乎也成為一個謎。不過,記者從上述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針對印章一事,現在的財務部負責人王春風已經報警。
對此,有市場分析人士向記者稱,目前海倫哲的信息披露內容較為混亂,且發布公告不及時,體現出信披通道存在阻礙,可能發布渠道掌握在不同人手里,難以有序運作。根據目前的訴訟進展,海倫哲的奪權紛爭在短期內難以看到結束的跡象。而上市公司對信息披露不盡職,后續可能遭受監管層的追究與相應的法律處罰。
風雨飄搖的業績
實際上,“搶公章”事件是海倫哲公司控制權斗爭的一次升級,沖突的起源可追溯到去年簽訂的股份轉讓。2020年4月,海倫哲公告稱,第一大股東江蘇機電將所持海倫哲5%的股權以約2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中天澤集團,同時不可撤銷地將剩余所持15.64%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中天則集團,這樣,公司實控人就由丁劍平變更為金詩瑋。
按照原計劃,中天澤集團方面將通過認購海倫哲定向增發的股份,最終完成控股上市公司。但在2021年4月,海倫哲的定增計劃卻意外終止。隨后丁劍平方面意欲拿回公司的控制權和表決權,于5月提起訴訟,要求法院確認其與中澤天集團之間簽訂的《表決權委托協議》已經解除。雙方糾紛由此產生,并逐漸白熱化,甚至從訴訟大戰升級到了強行奪權。
實控權爭奪糾紛未平,海倫哲近幾年的經營業績也出現波動。記者注意到,自2018年以來,海倫哲業績持續下降直至虧損。2018年至2020年,海倫哲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8.1億元、17.3億元、20.36億元,同比增長16.21%、-4.42%、17.69%;凈利潤9903.02萬元、4523.55萬元、-4.68億元,同比減少38.27%、54.32%、1133.77%。其中,去年公司對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商譽等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約為5.6億元,使得海倫哲陷入上市后首次虧損。
今年以來,在對LED、工業自動化等非核心非主營業務進行剝離和處置之后,上半年海倫哲實現營業收入6.3億元,同比下降9.66%;凈利潤2389.61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增長235.58%。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3.11億元,同比下降8273.96%;且公司貨幣資金賬面余額為9036.77萬元,較期初6.48億元大幅下降。
此前,深交所對于海倫哲的半年報中的異常情形下發關注函,要求該公司說明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且與凈利潤變動差異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采用激進的賒銷政策,以及是否存在貨幣資金被控股股東或其他關聯方實際使用的情形,是否存在與控股股東或其他關聯方聯合或共管賬戶的情況。
盡管海倫哲在關注函回復中對激進的賒銷政策與資金被違規占用均予以否認,但是,上述分析人士向記者稱,公司的說法不足以緩解市場疑慮,海倫哲今年銷售與采購的結算情況與往期相比存在重大差異,且資金流失多、債務壓力大,存在較高的流動性風險,在發生控制權糾紛引發訴訟的背景下,公司獲取銀行融資更加困難,難以保障持續經營的穩定性,還將對今年利潤進一步產生不利影響。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