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雙“靈巧手”實現突破折射機器人產業崛起 “中國智造”展現“新”活力
- 2025年11月10日來源:央視網
提要:五年時間里,它成功打破觸覺傳感器“卡脖子”的技術壁壘;如今,新一代“靈巧手”已經能完成各類精細操作,并正向著更復雜的應用場景不斷進階。一群平均年齡僅20多歲的年輕創造者,正全力讓這雙“中國手”搭載在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身上。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高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接下來,我們要把目光聚焦機器人“靈巧手”這一創新成果。
五年時間里,它成功打破觸覺傳感器“卡脖子”的技術壁壘;如今,新一代“靈巧手”已經能完成各類精細操作,并正向著更復雜的應用場景不斷進階。一群平均年齡僅20多歲的年輕創造者,正全力讓這雙“中國手”搭載在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身上。
當記者來到位于深圳南山區的這家機器人企業時,這里的實驗室正在展開一場針對機器人“靈巧手”的基礎技能培訓。工程師們化身“師傅”,手把手教它掌握精準“拿捏”的基本功。

這里正在模擬一個快遞分揀的場景,此時機器人正在訓練抓取包裹的力度,記者看到包裹上面有一些抓痕,這就是它的訓練痕跡,現在這個機器人正在學習怎么去掌控自己的“手勁”,未來就可以更好地去“拿捏”。

實驗室的另一角,新一代“靈巧手”已能熟練完成擰燈泡這類精細任務??此坪唵蔚膭幼鞅澈?,是指尖數千個傳感單元的協同發力。
工程師告訴記者,讓機械手擁有“觸覺”是實現精準操作的關鍵。這雙能感知溫度、濕度、材質甚至力的方向的“靈巧手”,背后是團隊五年的“死磕”與堅守。

五年前,觸覺傳感器還是國內一片“無人區”,作為機器人產業的關鍵零部件,曾是“卡脖子”技術,單片零售價格一度超過10萬元。如今,這一技術不僅實現了100%國產化,價格更是降至199元起——五年前買一片傳感器的錢,現在能裝備一套靈巧手。

帕西尼感知科技聯合創始人聶相如稱:“在過去的整個“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們公司就只做了一件事情,不斷地提升機器人的觸覺感知能力,逐步地實現了成本的降低以及性能參數指數級的提升。其實感知能力是制約具身智能落地最大的一個瓶頸,我們希望去做一些困難而正確的事情,義無反顧地投入大量的研發、大量的資源去攻克?!?/p>

這份突破,離不開團隊上百萬次的試驗,更離不開這群年輕人的日夜堅守。采訪中,記者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公司里原本供大家休閑放松的午餐咖啡角,如今早已變成跨部門協作的“腦力激蕩區”。每當遇到技術難題需要協同解決時,年輕的工程師們就會圍坐在一起交流探討,合力尋找解決方案。

別看這些年輕人年紀不大,一個個都是行業里的行家里手。面對鏡頭,他們從容自信,聊起深耕的機器人技術,總能清晰流暢地分享見解,言語間透著對這份事業的自豪與熱愛。
從幾個人的初創團隊到如今超過600人,從技術空白到定義行業標準,“靈巧手”的成長軌跡正是這群年輕人奮斗的縮影。目前,他們的產品已服務上千家企業,并遠銷歐美市場,涵蓋先進制造、高端裝備、醫療康養等多個領域。

帕西尼感知科技聯合創始人聶相如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大力發展具身智能,作為機器人企業面臨這樣的機遇實在是非常激動。他們希望在未來5年應用到更多的場景,像康養、養老行業,包括特種救援、零售消費、物流場景的進一步應用落地。

聚鏈成勢 打造“人機共生”新圖景
一雙“靈巧手”的突破折射出一個產業的崛起。這家企業的創新突圍并非個例,在深圳南山區,完備的機器人產業生態圈已然成型,上下樓即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產學研“最后一米”被徹底打通,讓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共同繪就“人機共生”的全新圖景。
記者現在正走在一條充滿未來感的“創新走廊”,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條街十多公里的道路上,匯聚了上百家機器人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大家親切地稱這里為“機器人谷”??梢钥吹剑谟浾叩挠沂诌?,這些寫字樓里坐落著許多高新技術企業,而它的一街之隔對面則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聚集區。實驗室的新想法轉眼就能拿到工廠試,學生的新發明可以直接對接產業的真需求。

這家專注割草機器人的企業就在“機器人谷”里找到了匹配的定位設備供應商,困擾已久的避障識別能力迅速提升,定位精度也提升4—5倍。

不僅如此,企業的需求還會像“訂單”一樣直達校園,給高校的研發提供精準的方向。
眼下,在“機器人谷”,創新不是單打獨斗,產業鏈的聚集讓“谷民”們受益頗多。有的提供核心部件,有的優化技術方案,有的完善生產環節,大家既是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又在相互配合中共同提升本領,加快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速度,也讓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不斷攀升。

據統計,“十四五”期間,深圳的機器人累計專利申請量達到了7.8萬件,居全國第一,人形機器人企業的國產化率超過了90%。

產學研加緊攻關的同時,當地也在不斷開拓新場景,護航機器人企業探路。眼下,深圳已經開放了政務巡檢、巡警、消防等機器人應用場景,促進機器人在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等場景驗證中加速迭代。

朝聞晨評:中國智造以機器人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十五五”規劃藍圖已徐徐展開,國家大力發展具身智能的部署為機器人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靈巧手”的技術突破、機器人產業集群的崛起,展現了“中國智造”的發展活力。
我們相信,在年輕科研人員的堅守與產學研的協同發力下,未來機器人技術將不斷取得進步,創新成果將加速落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