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地制宜創新發展 福建低空經濟“乘風向上”
- 2025年11月10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近年來,福建以應用需求為牽引,因地制宜發展低空經濟,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構建開放共贏的低空產業格局。如今,部分低空飛行活動場景在福建各地已投入使用,低空經濟正從藍圖走向落地。
近年來,福建以應用需求為牽引,因地制宜發展低空經濟,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構建開放共贏的低空產業格局。如今,部分低空飛行活動場景在福建各地已投入使用,低空經濟正從藍圖走向落地。
政策引領 構建低空經濟“安全跑道”
從2024年初“低空經濟”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低空經濟已逐漸成為全國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搶占發展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布局方向。
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國家各部委、各省市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旨在持續提升信息通信業技術基礎能力、產業供給能力、網絡支撐能力,有序推進低空通信網絡建設,豐富拓展低空感知技術手段,輔助提升低空導航定位精度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鼓勵各地結合本地空域條件和發展基礎,因地制宜推動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低空應用協同發展。
近年來,福建出臺《福建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福建省低空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等相關文件,支持和引導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王武說,在低空通信網絡建設、互聯互通、應急通信等方面,福建正積極統籌推動部署網絡建設、提升技術能力、培育應用場景,研究構建低空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體系,為低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障。
福州開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完成全市范圍內低空空域網格化劃分,逐步完成1000米以內的空域資源動態釋放;漳州出臺地級市低空經濟扶持政策,對低空經濟領域優質企業落戶最高獎勵5000萬元……福建不斷建立健全低空經濟產業配套政策和各類要素保障,為推動低空產業集群新優勢蓄力、新場景起飛、新業態落地夯實基礎。
網絡筑基 破解低空經濟“關鍵難題”
聯合飛機集團區域總監任東君指出,低空經濟是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主要包含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飛行及綜合服務等重點方向。
“當前,低空通信以WiFi、1.4G、4G為主,存在易干擾、視頻傳輸卡頓、不清晰、信號不連續等問題。”福州市勘測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表示,低空通信必須有效規避頻段干擾問題,并以空域領航公司為紐帶,聯合基礎電信運營商整合通信基建資源,實現共建共用。
作為低空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數字底座,低空信息基礎設施是促進低空經濟實現既“管得住”又“放得開”的重要保障和關鍵支撐。
在工信部指導下,基礎電信運營商正通過大量技術研究與實踐,積極探索依托5G-A、量子加密、北斗高精度定位及全域云網算力融合、偵測反制等核心自研技術能力,構建“可感知、可運營、可進化”的原生智能、安全可靠的“低空數字底座”。
“低空經濟的繁榮,始于‘路’的暢通。”在中國移動福建公司副總經理周勝看來,要讓無人機規模化、安全化飛行,首要前提是穩定、高速、低時延的通信網絡。目前,福建移動從“通、管、智、導、安”五大核心領域進行布局。在低空安全方面,建立從“無人機-5G-A基站-感知功能網元-應用功能網元”全程全網的端到端安全防護體系;在無線網絡方面,已建成近9萬個5G基站,并在低空、海域、航道、機場等場景助力監管升級。
2024年,福建省數字經濟規模突破3.2萬億元,占經濟總量的55%,數字化綜合水平、數字政務服務能力、產業規模等核心指標表現突出。受訪人士認為,福建既積累了數字技術的先發優勢,又在低空經濟所需的智能導航、空域管理系統等方面進行超前布局,為提高網絡覆蓋水平和保障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場景落地 探索低空經濟“商業閉環”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福智巡”福州市低空無人機政務綜合應用服務平臺與福州市應急管理局、福州高速交警支隊等部門配合,以“空中+地面+視頻”多維聯動模式,累計飛行無人機204架次、78.7小時,巡航里程達1246.5公里,高效完成高速疏堵、景區人流管控、應急調度等任務。
據吳建介紹,該平臺以低空基礎設施為核心,構建全場景智能政務服務體系,已部署首批輕型、小型無人機起降點46個,覆蓋范圍從福州中心城區拓展至主城區及主要縣城。
山高、水深、島多——福建獨有的地貌特征為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探索實踐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民營經濟重鎮泉州南安市,從蓬華臍橙無人機運輸、向陽鄉無人機農保、林業電力水利巡檢,到水頭鎮智慧低空數字綜合巡查平臺城市管理等,“低空+”在當地社會經濟生活的不同領域得到有效應用。
南安市發改局局長戴江華介紹,當地購置的5架億航“成功號”載人飛行器,已實現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首飛。未來,南安市計劃依托市區空中交通運營中心,探索西溪兩岸“低空+文旅”場景,結合文化特色和科技表演等元素,發展空中游覽、航空運動、飛行表演等商業業態,打造低空飛行競賽等消費品牌。
近年來,福建省依托區位優勢培育低空經濟,已集聚相關企業703家,其中整機制造企業13家,年產工業級無人機超9000架。產業鏈條覆蓋上游研發設計、中游制造集成、下游應用服務及支撐環節,2024年市場規模突破150億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專家續合元表示,低空經濟的本質是空域與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所衍生的新型綜合性經濟形態。他坦言,當前產業發展仍面臨應用價值不明朗、各要素發展割裂等挑戰,建議通過頂層設計、試點應用和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等方式,有序推動低空經濟健康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