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應用邁向“產業落地”
- 2025年09月12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隨著AI技術在千行百業的應用不斷深化,AI生態內的支付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支付寶“AI付”在外灘大會上首次亮相,并聯合瑞幸咖啡首發上線,率先打通了智能體內下單與支付全鏈路。
9月11日上午,以“重塑創新增長”為主題的“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以下簡稱“外灘大會”)在上海黃浦世博園區開幕。作為年度備受矚目的科技盛會,外灘大會以其開放、多元、前瞻性吸引全球目光。從現場來看,做菜、救援、演奏……機器人正在上演“勞動最光榮”,金融科技領域也展示了多個最新成果。
支付寶推出國內首個“AI付”
隨著AI技術在千行百業的應用不斷深化,AI生態內的支付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支付寶“AI付”在外灘大會上首次亮相,并聯合瑞幸咖啡首發上線,率先打通了智能體內下單與支付全鏈路。
螞蟻集團數字支付事業群首席技術官朱林表示,伴隨AI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和智能終端的普及,預計未來5年內更自然的新交互支付占比或超50%,多樣化的智能設備支付將增長10倍,而更智能的AI支付市場規模可達萬億元級。
同時,支付寶還公布了“碰一下”最新數據:用戶規模已突破2億,新增1億用戶的速度快了一倍,刷新互聯網產品增速新紀錄;可使用“碰一下”的場景已超1000個,近1億人已使用多項“碰一下”服務。
在外灘大會現場,記者看到“機器人廚師”正在為觀眾烹飪四道菜品。該機器人具有多模態識別能力,能自動識別操作臺上的各類食材和廚具,精準定位食材工具,從取菜、炒菜到清潔,全流程自動化,無需人工干預。
談及人工智能技術探索實踐,受訪者普遍認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加速從“技術探索”邁向“產業落地”,金融行業作為數據密集、場景豐富的領域,已成為AI技術應用的“主戰場”。在金融領域,螞蟻消金首席科學家康宇麟分享了螞蟻消金將AI應用到風控科技的探索和嘗試。
過去十年間,中國消費金融經歷了充分發展,但金融供給的錯配問題依然存在,比如,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新藍領等群體,低利率的普惠金融供給仍有不足。“我們一直通過技術尋求解決這些問題。”康宇麟介紹,螞蟻消金的風控理念是用科技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安全性,為消費者提供可用、夠用、好用的普惠金融服務。
在采訪中,康宇麟表示:“我們相信,隨著大模型能力的持續升級,未來完全可以為每一位用戶配備專屬的AI信審員。”
“看見”科技發展態勢
在科技集市,各種人機互動拉近了科技與生活的距離;觀眾可以和高擎機器人一起踢足球,感受人形機器人的穩定和靈活;觀看靈童機器人女團表演,沉浸式體驗多模態感知技術。
記者從現場的體驗來看,今年外灘大會科技展區呈現了清晰的策展理念,即人機共生的科技理念,人機互動不是簡單的指令與執行,而是一種深度融合、協同共進的態勢。
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在圓桌論壇上暢談大模型時代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AI會重構用戶入口、商業模式與產業分工嗎?小米集團手機部副總裁、可穿戴部總經理張雷認為,未來的入口機會,還是要回到AI加持下,硬件實現的場景是否具備超級黏性,長期來看,AI眼鏡有機會。
“AI眼鏡相比AI手機,改變了基礎的交互邏輯,從被動到主動,可能會帶來未來交互范式的變化。”張雷透露,目前小米眼鏡端呼叫“小愛同學”的頻率已經是手機端的6倍到7倍。
面對AI硬件“出海”,張雷則認為,我們可能存在供應鏈端的成本和效率優勢,以及很好的AI生態優勢,但如何在這么好的AI生態下找到用戶非常需要的場景并落地,都需要基于自身優勢回到產品本身。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也認為,所有的創業都要回歸到人性。“人的需求在哪里是不變的,過去三十年不變,未來三十年也不會變,只是有了AI以后有更好的體驗,有更好的產品形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