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軟件>正文內容
          • 甲骨文RPO大增 國內算力產業鏈再迎催化
          • 2025年09月11日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甲骨文RPO大增,意味著AI基建需求強勁,推理算力供不應求,AI正進行大規模落地。10日的A股盤面上,CPO、算力等AI產業鏈股“卷土重來”。業內看好國內直接配套海外供應鏈的公司持續性。鑒于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完備的工業生產體系,在AI落地方面的優勢凸顯,國內AI產業鏈環節可能被低估。

          當地時間9月9日,甲骨文公布了2026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數據,宣布公司未實現履約義務(RPO,尚未確認的已簽約收入)已經達到4550億美元,同比大增359%。9日盤后,甲骨文股價大漲28%,10日盤前漲幅擴大至33%。

          甲骨文RPO大增,意味著AI基建需求強勁,推理算力供不應求,AI正進行大規模落地。10日的A股盤面上,CPO、算力等AI產業鏈股“卷土重來”。

          業內看好國內直接配套海外供應鏈的公司持續性。鑒于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完備的工業生產體系,在AI落地方面的優勢凸顯,國內AI產業鏈環節可能被低估。

          算力需求能見度提升至2030年

          甲骨文2026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增長,特別是RPO的顯著提升,被視為在手訂單“海嘯級”大超預期,算力需求的能見度直抵2030年。

          第一財季,公司總營收為149億美元,同比增長12%;非GAAP下的凈利潤為43億美元,同比增長8%。不過,其本季度業績的重點并非單個季度的營收表現,而是積壓訂單的顯著增長。

          甲骨文在第一財季與三家不同客戶簽署了四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同,這使得RPO合同積壓增長359%,達4550億美元。未來幾個月,甲骨文預計將再簽下數家價值量達數十億美元的客戶,RPO極有可能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

          甲骨文管理層強調,目前AI推理市場的規模遠超AI訓練市場,而市場上的推理算力正在被耗盡。公司憑借在企業數據庫領域的領導地位,使企業客戶能在保障數據私密性的前提下,安全地結合私有數據與公有數據,利用大語言模型進行推理。

          基于此,甲骨文給出的業績指引更加樂觀,預計公司2026財年的云基礎設施收入將同比增長77%,達到180億美元。在之后的四年,公司云基礎設施收入還將分別增至320億美元、730億美元、1140億美元和1440億美元。

          “在給出的預期中,大部分收入已計入RPO中,甲骨文正以輝煌的姿態邁入2026財年。”甲骨文首席執行官薩夫拉·卡茨(Safra Catz)表示。

          此外,甲骨文和全球其他科技巨頭一致,同樣大幅增加AI基礎設施開支,預計該公司2026財年的資本支出將達到約350億美元,主要用于產生收入的數據中心設備。BAT(百度、阿里、騰訊)第二季度的資本開支合計615.83億元,同比上漲168%,總體呈現“規模擴張、結構優化”的特征,重點向AI基礎設施與核心技術研發傾斜。

          海內外AI落地均值得期待

          新催化因素再次佐證了AI產業鏈行情的持續性,算力硬件仍是率先受益的環節。9月10日,A股盤面上,CPO、算力等AI產業鏈股再度強勢上漲,嘉元科技、東山精密、工業富聯、景旺電子等均漲停,勝宏科技股價逼近300元續創新高。

          從資金流入來看,10日工業富聯特大單凈流入47.37億元,中際旭創流入13.97億元,東山精密流入13.57億元,新易盛、勝宏科技均流入超10億元。

          展望后市:一方面,業內看好國內直接配套海外供應鏈的公司持續性;另一方面,在海內外AI產業共振的共識下,國內AI產業鏈環節,包括云、GPU、服務器、存儲等可能被低估。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完備的工業生產體系,在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和場景適配等方面具有較好的后發優勢。

          從國內AI產業落地來看,近日出臺的《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簡稱《意見》),圍繞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領域開展“人工智能+”重點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秘書長鐘俊浩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表示,《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我國AI發展進入規模化、生態化、深水區的關鍵階段。展望下半年,AI技術將在“AI+工業”、人形機器人、智能體等應用場景領域持續滲透,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普及。

          以“AI+工業”為例,AI與工業的融合將突破單點應用,向全流程協同進化。人工智能已經對鋼鐵、航空、船舶、紡織、工業母機等各領域實現了工藝流程層面的賦能。接下來,一方面會有更多的工業門類結合AI,形成工藝和參數的調優,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AI正在從工藝單點調優,向整體流程優化進行變革,從而進一步提升整體工業制造水準。

          上證報記者從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了解到,中國移動與多家央企和行業龍頭形成深度合作,將AI技術深度融入重點行業核心業務環節。例如,在能源行業,中國移動與中國石油合作打造昆侖大模型,應用于常減壓裝置智能控制、裝備工程設計等場景;在醫療領域,九天醫療大模型在協和醫院、廣州120等機構落地,賦能急救、病歷生成、智能隨訪等場景;在航空領域,中國移動與中航信合作推出民航客服大模型,優化航空客服熱線服務;農業保障方面,中國移動聯合中國中化共建農業大模型,聯合中儲糧共建儲糧大模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