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工智能+”行動明確產業智能化躍遷路線圖
- 2025年08月28日來源:中國新聞網
提要:展望“人工智能+”這一重磅部署對產業智能升級的影響,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意見》是國家對加快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落地應用、推動AI普及普惠的一份全面性、戰略性的指導文件。百度副總裁石清華表示,“人工智能+”行動將加速AI技術向千行百業深度滲透,推動制造業、服務業、金融、交通等重點領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人工智能正加速推動國民經濟三大產業向智能化躍遷。26日中國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簡稱《意見》),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系統規劃了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的實施路徑。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亞勤認為,人工智能產業正經歷全球格局重塑的關鍵階段,技術研發從單點突破轉向體系化創新,應用場景從消費端向科技、交通、醫療等各領域漸進式滲透。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表示,隨著國產大模型的集體發力,不僅能力已經走進了國際第一梯隊,而且開源普惠的生態逐步形成,人工智能進入了規?;虡I化應用時代,帶來了比互聯網更大的機會。
國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強指出,中國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完備、應用場景廣闊,具備多學科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人才,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堅實基礎。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已經進入了產業應用的關鍵階段,真正讓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增量”形成“經濟發展增量”,仍需進一步在生產力提升角度發力。
在取得顯著進展的同時,中國AI產業發展仍面臨多重挑戰。不同行業的數字化基礎差異明顯。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指出,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應用主要集中在第二、三產業,第一產業應用仍相對不足。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世忠強調,模型的內在風險、新型倫理挑戰、衍生的應用安全風險和潛在的國家安全隱患都需要高度重視。
《意見》創新性地提出了產業智能化躍遷的系統方案。在實施路徑上,《意見》首次提出“三階段”目標: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到2030年形成重要增長極;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新階段。
張亞勤評價,這種階梯式目標設定,有利于在人工智能技術不確定性與發展確定性之間找到動態平衡點。
《意見》突出分業施策。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周伯文認為,《意見》圍繞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等六個方面組織實施“人工智能+”重點行動,明確提出人工智能應用普及率等關鍵指標,為“人工智能+”工作繪制了清晰的路線圖。
對于“人工智能+”產業這一重點任務,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未來產業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鐘新龍認為其核心是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全要素、全鏈條、全場景”深度融合,其戰略目標是利用人工智能這一“倍增器”,對傳統產業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升級,并催生全新的“智能原生”業態。
鐘新龍表示,“智能原生”是全新的賽道,指的是那些其底層架構、商業邏輯完全基于人工智能而構建的企業,它們是未來經濟的主導力量。培育“智能原生企業”是地方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的關鍵。
展望“人工智能+”這一重磅部署對產業智能升級的影響,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意見》是國家對加快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落地應用、推動AI普及普惠的一份全面性、戰略性的指導文件。百度副總裁石清華表示,“人工智能+”行動將加速AI技術向千行百業深度滲透,推動制造業、服務業、金融、交通等重點領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