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提速 打造未來智能體經濟
- 2025年08月27日來源:央視網
提要:聯想控股前瞻技術研究院院長 于浩:那么真的很多以前的實驗性東西不需要做了,用仿真東西可以完全替代它,這個也是我們很期待的,我覺得這個是包括我們中國科研的突破的一個更新的可能性,大家確實認為是(人工智能將都帶來)百倍級甚至千倍級的這樣增長。
國際機構的多項研究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為全球經濟貢獻超百萬億元,成為最重要的增長點之一。那么,我國《“人工智能+”行動意見》的出臺,將給各行各業帶來哪些變革,發展的機遇又在哪里?
“人工智能+”行動將加快科學大模型建設應用,推動基礎科研平臺和重大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開放共享高質量的科學數據集。在北京,一家新材料研發機構,已經開始利用AI技術開發應用于航空發動機的金屬材料。
鋼研國際新材料創新中心總經理 畢中南:傳統的方法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我們現在用AI和數字化的這些手段介入以后,可以大幅壓縮它的周期,提高它的設計精度。目前最快的像我們現在設計的這些新的3D打印的鋼物合金材料,可以在三年以內設計出新的材料。
此外,《意見》將支持智能化研發工具和平臺的推廣應用,與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技術協同創新。
聯想控股前瞻技術研究院院長?于浩:那么真的很多以前的實驗性東西不需要做了,用仿真東西可以完全替代它,這個也是我們很期待的,我覺得這個是包括我們中國科研的突破的一個更新的可能性,大家確實認為是(人工智能將都帶來)百倍級甚至千倍級的這樣增長。
在產業發展領域,《意見》將推進工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培育一批底層架構和運行邏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原生企業。
360集團創始人 董事長?周鴻祎:中國在這一塊本來就有最大的優勢,我們一直要打造制造強國,第一步是先用智能體把現有的流程先固化下來,然后等到現在很多流程都被智能體取代了,已經變成一個柔性的數字化的流程和組織結構。那么再來做組織再造、流程再造,所以未來會出現智能體經濟的概念。
在消費提質領域,將加快人工智能與元宇宙、低空飛行、腦機接口等的技術融合,加強產品創新。
騰訊集團副總裁 司曉:讓這個好用的AI成為普惠的生產力,才是我們講的這個科技向善的最重要的一個意義。
比如說物流的這種能力,可以去探索這個無人機物流,包括應急救援,包括空中交通這些新的商業模式,以及它的治理框架,其實AI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一些機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