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物聯邊界 eSIM技術邁入商用新階段
- 2025年10月20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中國聯通市場部副總經理尹少春告訴記者,eSIM絕非簡單的“物理SIM卡替代方案”,而是推動通信行業“終端形態革新、服務模式重構、產業生態升級”的關鍵基礎設施,將為用戶帶來全新智能體驗,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日,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蘋果直播間宣布,國行iPhone Air手機將于10月22日正式發售。這一備受關注的蘋果新機型今年9月就已經全球發布,但因為當時中國大陸市場的eSIM手機業務商用許可尚未落地而未能同步開啟發售。直到10月13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先后官宣已正式獲得開展eSIM手機運營服務商用的批復,并全面上線eSIM手機辦理業務。這意味著eSIM技術在國內正式突破物聯網、智能穿戴的邊界,邁入了手機端的商用新階段。
中國聯通市場部副總經理尹少春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eSIM絕非簡單的“物理SIM卡替代方案”,而是推動通信行業“終端形態革新、服務模式重構、產業生態升級”的關鍵基礎設施,將為用戶帶來全新智能體驗,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手機“無卡化”或成新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10月16日晚,OPPO發布年度旗艦Find X9系列機型,其中Find X9 Pro衛星通信版計劃于2025年11月開售,并將在國產手機終端中率先支持eSIM。
尹少春認為,eSIM肯定是未來的一大發展趨勢。據GSMA預測,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機連接數將達10億,2030年增至69億,占智能手機連接總數的76%。
eSIM手機通過電子化卡數據文件替代物理卡片,支持多卡自由切換,讓手機其他部件的可擴展空間更大,防水、抗震性能也將顯著提升。據介紹,去掉物理SIM卡的iPhone Air只有5.6毫米厚、165克重,是蘋果歷史上最薄的iPhone機型。蘋果副總裁Mathia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取消物理SIM卡釋放的空間,讓iPhone Air的超薄設計成為可能,未來公司將持續創新,將eSIM-only產品推廣到更多產品線、覆蓋更多市場。
取消SIM卡釋放的空間對于“寸土寸金”的手機意味著更多可能性。蘋果方面還介紹,取消物理SIM卡后也可以放入更大的電池,以eSIM-only的iPhone 17 Pro為例,可以將續航時長增加約2小時。
此外,尹少春表示,eSIM讓用戶身份寫入更方便,將極大便利出國人士的通信需求?!昂芏喑鰢糜蔚挠脩舳夹枰诼涞貢r候在當地辦一張號碼卡,如果是傳統的方式,可能還需要找到相應的營業網點拿到這張實體號卡才能辦理,有了eSIM方案以后,我們通過和國外運營商合作,可以在支持eSIM的手機上寫入境外目的地的號碼,在用戶出國落地以后,通過空中下載寫入的方式,滿足用戶對國際通信的需求?!币俅航榻B。
據了解,根據GSMA報告和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5年7月,全球已有超400家運營商提供eSIM服務。在全球5G網絡用戶中,eSIM采用率達到29%。
適配萬物智聯發展需求
走進中國聯通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可以清晰看到通信終端的代際變化……尹少春告訴記者,事實上,SIM卡也經歷了多輪迭代,從最早的“機卡合一”,到后來“機卡分離”,再從像信用卡大小,一步步變為Nano-SIM卡,直到eSIM問世。
他表示,中國聯通自2018年起便開始探索eSIM業務在穿戴終端設備上的應用,幾年間,從穿戴終端到物聯網終端,再到平板與筆記本電腦,中國聯通始終錨定“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的目標,不僅保持eSIM業務創新能力的領先優勢,更持續擴大eSIM業務覆蓋規模,為通信行業智能化積累了實踐經驗。
聯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豐偉指出,中國市場每年手機銷量高達3億臺,eSIM手機一旦熱銷,必將帶動整個產業鏈對eSIM加大投入,從而進一步拉動包括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eSIM終端的熱銷。
尹少春認為,未來eSIM在萬物智聯時代還有很大擴展應用空間,無論是在寵物設備還是機器人設備上,都能進一步發揮“聯接”作用和價值。
GSMA產品總監李浩然在2025MWC上海展會上表示看好IoT(物聯網)的爆發趨勢。最近幾年,GSMA正積極推進IoT相關標準制定,預計到2030年,IoT應用中將有超過50%會調用到eSIM。
運營商用戶粘性迎來挑戰
尹少春也坦言,eSIM的遠程換號功能,讓用戶擁有更自主的換網自由,“這種變化也對運營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們在營銷策略、產品體驗、服務能力及流程設計等方面進行優化升級,從而推出更貼合用戶期待的產品與服務。”
根據三大運營商的財報,目前個人用戶收入是運營商收入的重要來源,引入eSIM模式,消費者更換運營商的便捷性將顯著提升,或將為運營商個人端收入帶來一定不確定性,也會進一步推動運營商商業運營模式變革。
尹少春介紹,中國聯通深刻認識到eSIM帶來的變革趨勢,始終以用戶需求為核心,不斷打磨eSIM業務的服務細節,優化用戶使用體驗,力求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切實滿足用戶多樣化使用需求。
中國電信表示,此次手機端eSIM業務的引入,將全面推動移動通信服務從傳統的實體SIM卡模式向“輕量化、多模態”的eSIM模式演進,為用戶帶來“免插卡激活、跨設備無縫協同、全球無縫漫游”的便捷體驗。中國電信將攜手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建開放、協同、共贏的eSIM產業生態。
中國移動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移動致力于eSIM標準的引領與產業生態的構建,不斷推進eSIM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深度參與GSMA eSIM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確保技術的前瞻性與國際兼容性。同時,依托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中國移動主導開展了eSIM芯片與操作系統的國產化技術攻關,全面構建了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致力于為用戶打造一個更加安全、可信、高效的eSIM使用環境,推動eSIM技術的普及與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