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呷哺離職員工再曝內幕:前總裁離職或因反對茶米茶關聯交易“動了創始人私人產業的奶酪”
          • 2021年07月12日來源:中國財經網

          提要:“最近走了很多中層管理干部,大部分都是原來趙總(注:趙怡,呷哺呷哺前任總裁)用的人,都是以約談的名義勸退的。”呷哺呷哺(00520.HK)一位離職員工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據該員工介紹,在公司人事劇烈動蕩、前任總裁趙怡“被離職”風波影響下,這家有著“臺式小火鍋第一股”之稱的明星餐飲企業目前正在經歷著從上到下“全面大換血”的陣痛。

          “最近走了很多中層管理干部,大部分都是原來趙總(注:趙怡,呷哺呷哺前任總裁)用的人,都是以約談的名義勸退的。”呷哺呷哺(00520.HK)一位離職員工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據該員工介紹,在公司人事劇烈動蕩、前任總裁趙怡“被離職”風波影響下,這家有著“臺式小火鍋第一股”之稱的明星餐飲企業目前正在經歷著從上到下“全面大換血”的陣痛。

          而在“被離職”一個多月后,呷哺呷哺前任總裁趙怡日前再度發布個人聲明,正面“硬剛”上市公司此前發布的解職公告。隨著高層不合的細節被公開揭諸于聚光燈下,圍繞呷哺呷哺內控失當、管理混亂、實控人公私產業不分、關聯交易不清等諸多問題亦皆浮出水面。

          管理層發生“重大分歧” 措辭嚴厲解職公司總裁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在趙怡最新發布的聲明中,曬出了企業2020年度被行業協會授予《2020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的獎牌。

          趙怡在聲明中表示:“(2020年的工作)在集團也得到了呷哺呷哺賀光啟董事長的大力肯定”、“2020年董事長雖不能在疫情最嚴重的中心戰場,但是充分肯定了我帶領整個管理團隊的工作”,將矛頭再次對準上市公司公告中關于自己就任行政總裁期間“業績未達董事會預期”的批評。

          據呷哺呷哺今年5月21日發布的“解任趙怡行政總裁”的公告稱:“因集團若干子品牌表現未達到董事會的預期,故解除趙怡行政總裁職務”;行政總裁一職由呷哺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接任。6月14日晚間,呷哺呷哺再發公告稱,因趙怡管理方式及理念與董事會其他成員存在重大差異,董事會將召開股東特別大會罷免趙怡的執行董事職務。

          雖然上市公司公告中沒有明言,但業界普遍認為,所謂“子品牌表現未達預期”,即是指由趙怡主導的主打高端路線的“in xiabu”品牌形象店。而在此前于4月16日,呷哺呷哺已經宣布了公司旗下另一高端品牌“湊湊”CEO張振緯卸任的消息。

          對于趙怡這樣2012年11月就加入呷哺呷哺、為公司服務九年的“元老”,公司連發兩條措辭嚴厲的解職公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不妥當也不體面”,同時也有人士猜測,趙怡與賀光啟之間,這一年多一定發生了“重大分歧”,以致難以繼續共事。

          面對上市公司公告中的批評指責,趙怡在其個人聲明中表示,自己是在呷哺呷哺品牌不斷顯露疲態的情況下,被董事長及董事會共同推舉、接任行政總裁一職的。當時前任總裁剛剛離職,接任伊始就面臨關店難題及牛羊肉等原材料漲價的挑戰,半年后又發生了新冠疫情。即便如此,趙怡表示,自己任職期間,在帶領公司全體員工抗擊疫情的同時,還快速推出了員工激勵措施,以及模型糾正、產品迭代等多項舉措。

          關于“in xiabu”子品牌,趙怡表示,該品牌以“破局創新”為主,主要肩負為呷哺呷哺提升品牌調性發聲的作用,并且門店數量極少,不是公司運營的主要部分。

          趙怡在聲明中表示:盡管疫情仍未結束,“(北京)合生匯商場的‘in xiabu’一經推出,其銷量在次月就躍居公司千家門店前列。所謂‘發展不達預期’的判斷不知從何而來?”

          解職公告發布后資本市場的反應,從側面印證了趙怡對呷哺的重要性:盡管公司宣布由創始人賀光啟接掌CEO一職,試圖“穩定軍心”,但公司股價當日仍大跌逾15%,次日再大跌逾8%至9港元/股下方,直到第三日才止住跌勢。

          人事動蕩仍未結束?已從高層向中低層蔓延

          “我認為這個不能叫內斗,還是在上市公司的經營理念和職業原則上有一些分歧。”在談及趙怡離職原因時,一位呷哺呷哺離職員工李悅這樣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李悅此前在呷哺呷哺主要負責電商零售等新業務,“趙總負責的新業務,比如像我們的新模型、新零售、電商渠道的開拓,確實是當時都已經在推進當中了。趙總‘休假’以后,這些項目通通都被賀董叫停了。叫停之前,他也沒去做什么了解,直接就把所有項目都叫停了。”

          在談及公司創始人賀光啟接任行政總裁后的工作時,李悅稱:“賀總最近頻繁地露面,對外講呷哺的經營策略、資源整合、內部改革、員工激勵,但這些事情趙總在的時候,我們一直都在做,都是卡在賀董那沒有推下去。現在趙總離開了,他又把趙總做過的東西當自己的拿出來說。”

          李悅同時向記者表示,自己在呷哺工作了五年,在公司傾注了很多精力和心血,離開是帶有遺憾的。但在談及創始人賀光啟時,李悅仍帶有某種情緒:“在賀董身上,‘目光短淺、剛愎自用’體現的淋漓盡致,他自己的經營思路不對,‘茶米茶’就是他要做的,最后也沒做起來,但是他聽不進任何反對意見。這樣的人帶領一個企業,怎么能做好呢?”

          另一離職員工江宇同樣認為趙怡離職是因和賀光啟經營理念不合。

          “我部門的預算是直接要跟賀總匯報的,所以對賀總有一些了解。賀總的管理理念我并沒有看到,趙總從2019年接手之后執行的一些策略和政策我是比較認同的。”江宇向記者表示。

          在談及賀光啟的管理風格時,江宇稱:“我跟賀總接觸的過程,我感覺他就是善變。比如說,員工按照他的想法和構思去做事情,做完后又會遭到他的否定。他還喜歡在部門內部搞競爭,我認為在營運體系、銷售端去做業績比拼是很好的,但是賀總在產品研發這種職能部門也搞競爭,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門店合伙人機制、供應鏈整合、激勵機制,我們其實在2019年就開始做了,但是到了賀總這,他就一直拖著不批,直到把趙總‘請走’后,他自己又開始對外講這些戰略,”江宇向記者表示。對于上市公司發布解任公告以后,賀光啟頻頻向外部透露的呷哺的未來戰略規劃,江宇表示在內部員工看來,并沒有什么新鮮的內容。

          江宇表示,“此前趙總的管理風格,一是快速反應、快速決策,比如疫情期間庫存如何消化、部門策略如何調整,一般24小時內就要拿出方案;二是執行力強,比如員工的激勵政策,是趙總帶著HR做的,其實方案早就做完了,但是到賀總這一直拖著沒批;三是新模型的打造,包括主打年輕消費的子品牌“in xiabu”的推出,升級了呷哺的品牌形象,二級市場上也給了很好的反饋。”

          值得注意的是,江宇經歷了和趙怡相似的遭遇,同樣是先“被休假”,后“被離職”:“沒有任何溝通,休完假回到公司,HR直接談離職,沒有任何理由。”江宇表示目前仍在跟公司談補償,因公司給出的補償跟預期相差較大,最終可能會走勞動仲裁。

          據上述兩位員工表示,在趙怡“被離職”后,公司從總部職能部門到大區,多個部門的中層管理崗位都發生了人事變動,既有“被離職”的,也有主動離開的,人事動蕩至今仍未有結束的跡象。而據一位接近呷哺的餐飲行業人士表示,因呷哺在處理人事問題上的“不妥當、不體面”,部分服務高端職場人士的獵頭機構私下已將呷哺暫時列入了“黑名單”。

          反對“茶米茶”與呷哺的關聯交易 動了創始人私人產業的“奶酪”?

          盡管當事多方均把人事動蕩歸因于“經營理念不合”,但趙怡日前發布的幾則聲明,字里行間還是透露了更多細節。

          在趙怡的聲明中,有“精兵簡政,優化此前多品牌發展初期管理費用配比失調,將更多資源放回終端”的表述,還有“對于治理結構的疏漏之處及關聯交易諫言糾正,揭示其潛在風險”的表述。這些在外人看來云里霧里的字句,在公司內部人士及餐飲行業專家看來,其所指卻昭然若揭。

          “‘精兵簡政’,說的是原先管理層人事‘疊床架屋’,設置不合理;‘優化此前多品牌發展初期管理費用配比失調,將更多資源放回終端’,說的是原先管理層薪資占比過高,而門店店長、服務人員薪資過低,對于呷哺這樣嚴重依賴終端服務的企業來說,是嚴重不合理的。”一位接近呷哺管理層的餐飲行業人士表示,呷哺呷哺在趙怡接任之初,門店服務人員的薪資遠遠低于海底撈等餐飲連鎖企業同行,有的門店員工甚至要在下班后再做一份兼職才能維持生活。

          而對于“于治理結構的疏漏之處及關聯交易諫言糾正,揭示其潛在風險”這一句,一位呷哺離職員工解讀為“這是(趙怡)動了創始人的奶酪”。

          據介紹,盡管趙怡在2019年下半年出任了公司行政總裁,但公司最重要的一塊業務——食材原料采購,仍牢牢的握在創始人賀光啟手中。事實上,在之前上市公司發布人事更替公告時,已有聲音稱人事動蕩和內部貪腐調查有關,還有湊湊工作人員在網絡平臺上匿名爆料稱:“主要是采購部的利益被動了,而采購是賀總自己抓的,你品你細品!”

          據知情人介紹,趙怡與賀光啟更大的沖突發生在子品牌“茶米茶”上。

          據介紹,“茶米茶”是賀光啟從湊湊火鍋分離出來的茶餐廳獨立品牌,由賀光啟在香港注冊的個人獨資公司控股,主推茶飲+甜點小吃。

          據媒體報道,賀光啟最初內部孵化、推出“茶米茶”品牌的時候,趙怡就提出了不同意見。離職后,趙怡又重提“茶米茶”之爭,稱“我不滿意‘茶米茶’的表現,(‘茶米茶’)起不到當初賀董承諾的為呷哺引流、實現更多利潤的作用。尤其賀董自己獨立的十幾家茶米茶店,運作幾年后基本無盈利,最后基本都關張了。”

          據前述離職員工江宇向記者表示:“2017年‘茶米茶’成立,這個產品是賀董私人公司旗下的品牌,賀董要求我們在呷哺呷哺的門店引入‘茶米茶’。但‘茶米茶’作為茶飲,它的坪效遠低于我們經營火鍋的坪效,用呷哺門店賣‘茶米茶’還占用人工,無形中會增加呷哺門店運營的成本。但在預算會上,賀總表示,‘茶米茶是未來呷哺新的發展引擎’,戰略地位非常高。”

          江宇表示,除了通過呷哺門店銷售外,“‘茶米茶’一開始還開了十幾家獨立門店,但這幾年后來陸續都關張了,可能只有廣東地區還有兩三家在維持著”,這也表明“茶米茶”的產品不具備獨立生存的市場競爭力。

          “為了保證‘茶米茶’的銷售,呷哺門店后來把可樂雪碧都停售了。可樂雪碧銷售用的是自動飲料機,占地小、速度快、價格透明、受用戶歡迎。賀董為了保證‘茶米茶’的銷售,強行要求門店把飲料機拆了,飲料只賣‘茶米茶’,這實際上是侵害呷哺上市公司的利益,為自己的私人公司導流。”一位離職員工表示。

          “現在呷哺的新開門店或者新裝修改造門店都會加上‘茶米茶’的銷售點,一些門店還存在套餐搭售‘茶米茶’的情況。呷哺和‘茶米茶’的供應系統都是一體的,配送和倉儲都在一起的,這其實就是利用呷哺上市公司的供應鏈,在幫‘茶米茶’節省運營成本。這也是賀董和趙總之間一個重要的矛盾點,趙總多次在公司會議上質疑‘茶米茶’的存在對呷哺的發展毫無助益,這應該引起了賀董的反感。”該員工表示。

          呷哺財報顯示,茶米茶(香港)為賀光啟全資擁有的公司,2019年9月,呷哺和“茶米茶”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茶米茶’向呷哺出售生產茶飲及茶食產品所需的食材及提供相關經營支持,呷哺集團則支付特許權費,有關費用按集團餐廳銷售該等茶飲茶食收益5%計算。

          據呷哺呷哺財報顯示,2019年和2020年,呷哺集團就購買食材向“茶米茶”支付的年度費用上限分別為2247萬元和1.15億元,支付特許權費年度上限分別為432萬元和2220萬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呷哺集團實際向“茶米茶”支付的特許權費及購買食材費用總額分別為2039萬元和7705.4萬元。

          2021年1月11日,呷哺與“茶米茶”再次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協議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止,按此協議,呷哺集團每個年度向“茶米茶”支付上限分別為4500萬元、5500萬元和6800萬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