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制綠氫到抓中藥,工業大模型下沉車間當“智能大腦”
- 2025年11月06日來源:新京報
提要:2025年,和利時全新推出可自由定義的智能系統XMagital,這是國內首創的生產控制和生產管理原生一體化融合的智能系統。它是工廠的“智能大腦”,也正在成為中國制造業攻克“卡脖子”難題、邁向韌性未來的關鍵引擎。
一聲極輕微的嗡鳴,兩臺機器人應聲啟動,從立體庫區精準抓取料盤,無聲滑行至產線。這是和利時集團北京智能制造工廠,操作員在終端新建了一個工單,指令下達的瞬間,整個生產系統“活”了過來。這背后,正是和利時最新發布的XMagital智能系統的作用。
2025年,和利時全新推出可自由定義的智能系統XMagital,這是國內首創的生產控制和生產管理原生一體化融合的智能系統。它是工廠的“智能大腦”,也正在成為中國制造業攻克“卡脖子”難題、邁向韌性未來的關鍵引擎。

和利時集團北京智能制造工廠。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吉喆 攝
讓工廠擁有“智能大腦”
和利時集團生產制造負責人楊殿虎介紹說,以前要管理一個傳統制造工廠,需要分別規劃協調廠房布局設計、產品工藝設計及各類生產設備、測試設備、物流設備等,并對整個生產制造工序的物料、人員、工具等每個環節和步驟都要進行一對一管理和確認。現在有了XMagital智能系統,就像有了一個智能遙控器和一塊超大集成信息顯示屏幕,管理者能夠一目了然地掌握各生產制造環節的實時進度與協同情況,輕松實現整廠高效調度。
而且這個智能系統還能實現自主學習,哪些機器“累了”或者“有小毛病”了,提前提示,這樣就能保證所有設備一直處于產出質量、作業效率、能源消耗的最佳工作狀態。它甚至能進行生產交付預測,例如提前測算下一日、下一周甚至是下一月可完成生產交付的產品數量,便于工廠提前安排包裝與發運以及客戶的接貨準備工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走進北京工廠的模塊生產車間,看到兩條采用模組化設計的通用型柔性自動化產線正在并行作業,分別生產著主控類模塊和通訊類模塊。
工作人員在XMagital智能系統終端上新建了一個生產工單,指令下達后,系統立即調度兩臺機器人從立體庫區取出相關物料,并精準送至產線的對應上料工位。整個配料執行過程非常快速、安靜和順暢。
“這條產線采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柔性化設計,通過標準化接口和模組化工藝單元,可同時兼容8大類35種不同規格的板卡生產。”楊殿虎指著產線末端的自動測試及分揀單元說,“傳統的專用自動化產線更換產品需要2-4小時的換型和調試,而我們通過XMagital智能系統的一鍵換產功能,可在15分鐘內完成全線設備工藝參數的自動切換。”
這正是和利時2025年推出的XMagital智能系統核心能力的體現。該系統構建在統一的數字底座之上,實現了控制層PLC/DCS與管理層MES/WMS的原生數據融合。系統提供可視化組態界面,工程師可通過拖拽方式完成產線邏輯的重新配置,同時集成了工業AI框架,支持機器學習算法、機理模型與大語言模型的協同運算。
高鐵列控系統有了“智慧大腦”
基于北京工廠的成功實踐,和利時正在將這套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向外部客戶輸出。目前,XMagital智能系統已在制藥、電子、汽車零部件等多個行業落地實施。
“智能制造的本質是提升企業的柔性與韌性。”和利時集團品牌推廣部總經理張秋菊解釋道,“柔性體現在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能力,韌性則表現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保持運營穩定的能力。XMagital智能系統正是為了幫助企業構建這兩種核心能力。”
作為中國高鐵列控系統標準制定全過程參與企業,和利時通過引進消化與持續研發,已掌握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核心技術。張秋菊介紹,和利時集團系統及產品已通過歐洲權威機構的最高安全等級認證(SIL4級),“這是中國信號系統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通行證。”
除了硬件系統,和利時近年來也積極推進智能化軟件平臺的落地。走進該公司軌道交通實驗室,“和行”軌道交通大模型可以對信號設備進行故障診斷、故障預警、設備健康狀態評估與維修決策支持。“過去故障排查依賴人工經驗,現在AI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分析,并提供多套輔助決策方案。”
探索工業大語言模型的上限
中國石化新星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是我國首次規模化利用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的項目,和利時提供了從基礎控制到智慧管理工廠一體化解決方案。這個年產2萬噸綠氫的龐大系統,正按照和利時系統設定的程序,自動協調著從發電、制氫到儲存的每一個環節。
幾乎在同一時刻,一千公里外某中醫院的藥房內,一組機械臂依據剛接收到的電子處方,從密集的藥柜中精準抓取藥材。完成配藥的藥包通過傳送帶平穩運往煎煮區,被自動投入煎藥機。操作員在控制屏上確認啟動,設備便嚴格按照設定好的工藝參數,開始自動完成注水、浸泡、煎煮和包裝的全過程。
從指揮戈壁灘上的能源工廠,到驅動城市藥房里的自動化流程,和利時的控制系統正將復雜的生產操作,轉化為精準而高效的場景。
展望未來,和利時計劃進一步深化XMagital智能系統的AI能力。和利時正在研發的下一代系統將增強預測性維護、自適應工藝優化等高級功能,同時探索工業大語言模型在設備診斷、工藝優化等方面的深度應用。
“我們將繼續堅持‘管控一體、數智融合、柔性制造’的技術路線,推動智能制造技術在不同行業的規模化應用。”張秋菊表示,和利時正與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面向特定行業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
在北京工廠的實踐中,和利時證明了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系統不僅能實現高效生產,更重要的是構建了應對不確定性環境的自適應能力,這種能力正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