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 強化安全要求推動行業升級
- 2025年09月04日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作為短途出行工具,電動自行車的市場已經相當龐大。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高達3.8億輛,相當于,每四個人就擁有一輛電動自行車。面對廣大的電動自行車用戶群體,新國標提出更明確的安全導向,更在規定內容中直指火災事故和非法改裝兩大痛點設置了新標準。
9月1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實施,自此作為新的生產標準,正式代替2019年起實施的舊國標(GB 17761—2018)。
作為短途出行工具,電動自行車的市場已經相當龐大。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高達3.8億輛,相當于,每四個人就擁有一輛電動自行車。
面對廣大的電動自行車用戶群體,新國標提出更明確的安全導向,更在規定內容中直指火災事故和非法改裝兩大痛點設置了新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電動自行車關于速度與安全的博弈也將迎來終局。
新國標在舊國標限速的基礎上再加碼,明確新國標車出行速度超過25km/h將自動斷電,防篡改的規定更從物理層面杜絕了電動自行車超速行駛的風險,為電動自行車行業劃下了一條紅線。
此外,相較于舊國標,新國標新增多項技術要求,如放寬鉛酸電池車型重量限制至63kg,提升續航里程;引入北斗定位、制動性能優化等技術。對于電動自行車市場而言,更嚴格的技術要求落地有望在推動行業規范發展的同時,加速市場格局洗牌,淘汰落后產能,提速智能化升級。
強化安全要求
從新規關注的核心問題來看,新國標的實施是對近年來電動自行車相關安全隱患突出的回應,特別是火災事故風險和交通事故風險。
今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在“電動自行車相關標準政策”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隨著產銷量逐年增長,鋰電池電動自行車總量和占比也在逐步提高,其中很多電池都存在使用時間長、使用環境及保養條件差、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威脅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為降低火災相關風險,新國標強化非金屬材料的阻燃要求,并明確規定整車塑料占比不得高于5.5%的內容。此外,新國標更新增了耐高溫的整車編碼要求,以便在車輛發生火災后仍能進行溯源調查。
交通事故方面,隨著電動自行車市場的擴大,其與交通事故的關聯也越發緊密。
值得注意的是,外賣騎手作為電動自行車的重要用戶群體,長期以速度競爭收入,改裝和超速問題也十分突出。
上海市質協用戶評價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超九成市民表示目睹過騎手們的交通違法行為,高頻違法依次是“超速”(49.9%)、“闖紅燈”(32.9%)和“不走非機動車道”(29.3%)。
基于種種交通安全風險,新國標作出限速斷電規定,并提出“三位一體”防篡改,對杜絕非法改裝進行了嚴格規定。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新規于本月正式開始實施,但其主要針對企業的生產、銷售以及經營行為,對于普通消費者已經購買的電動自行車,不受新標準的約束,不會被強制淘汰。
就當前電動自行車產品按標準最高13年的使用壽命而言,短期內新規對騎手的實際交通速度不會產生全面影響,其速度限制的實際效果也將在長時間的產品迭代中才能逐步顯現。
就此,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首先對于外賣騎手群體而言,速度不應該以犧牲安全為代價,外賣行業更應合理安排組織調度與布局,在安全和效率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每年全國各地尤其是城市發生的交通安全事故,過半都是由電動自行車以及相關的誘因引起的,有些城市甚至達到80%。從這個角度來看,限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自動斷電的規定也將促進市場和技術的高質量轉型?!彼M一步補充道。
推動行業升級
工信部舉行“電動自行車相關標準政策”新聞發布會時曾指出,符合新國標標準的電動車,修改完善了近200個重要的指標條目。
新規落地的市場背景,則是國內電動自行車行業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電動兩輪車國內銷量達3232.5萬臺,同比激增29.5%。
從市場份額來看,呈現出傳統強企與新興勢力百花齊放的格局。在市場份額方面,雅迪、愛瑪、臺鈴三大傳統品牌占據主導地位,合計占據中國電動兩輪車內銷(量)超50%。其中,雅迪以26.3%的份額位居榜首,愛瑪緊隨其后,占比20.0%,臺鈴則以12.6%的份額位列第三。
另一方面,新興品牌也在快速崛起,不斷挑戰著頭部品牌的市場地位。其中,九號上半年以7.3%的份額躋身第四,并以78.8%的增速領跑行業,小牛也以1.5%的份額和53%增速躋身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大在上半年增速分列前二的品牌,最鮮明的特征即是高端化、年輕化,這一方面使其獲得了諸多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另一方面其塑造的科技、新潮的品牌形象,也有望幫助企業在產品標準提高和智能化升級的市場趨勢中占據更多市場紅利,頭部電動自行車品牌同樣面臨市場競爭加劇、格局變動的壓力。
張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滿足新國標提出的各項標準,尤其是關于北斗系統等技術配置的要求,電動自行車的生產成本預計增加600—900元不等,終端售價也可能會隨之提升。
隨著新國標落地,頭部企業具有更強的技術研發實力和資金儲備,以及更為成熟的供應鏈整合能力,有望更快推出符合新國標且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同時,以此來構建自己的技術門檻,形成規模和品牌優勢,搶占市場。相比于有明顯市場優勢的頭部企業,中小企業受資源所限,短期內無法及時升級產品,一定程度上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從這一角度來看,新國標的實施或將加速電動自行車行業的洗牌,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不過,全面落實新國標不是一夕之間能夠完成的,施行期間也設置了過渡期。如前文所言,新標準額外給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舊國標生產的車輛3個月的銷售過渡期,允許銷售至2025年11月30日。
消費者層面,已經購買的不符合新標準的車輛也不會被強制淘汰,可由各地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借助以舊換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換代。
“如何在滿足合規的前提下,通過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產品設計、從材料和零部件著力以形成具有相對競爭力的價格體系,是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睆堃氵M一步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新國標電動自行車也通過硬性的行業標準,實現了產品層面的迭代升級。例如,其將使用鉛酸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上限由55kg提升至63kg,能夠增加續航里程及實用性,切合購車用戶需要,或將成為拉動市場需求的推動力之一。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5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續航里程已成為衡量電動車性能的首要指標。在具體的續航偏好上,60km為用戶最理想的單次續航段位,50km—80km為主流需求區間,占比超過60%。進一步驗證消費者更看重日常出行的實用適配性,而非極限續航表現。
從產品端來看,新國標產品雖然確定了一個通行產品標準,但具體的產品形態和賣點,依然需要各大品牌結合消費者需求加以摸索,標準實施是電動自行車行業進一步規范化的標志,而其對行業格局的深遠影響,尚待實際市場情況進一步展現。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