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內卷開啟 中國汽車上半年產銷雙增
- 2025年07月1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中汽協有關負責人對上海證券報記者分析,2025年以來,汽車市場延續良好態勢。在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帶動下,內需市場明顯改善,對汽車行業整體增長起到重要支撐作用;新能源汽車延續快速增長態勢,持續拉動產業轉型升級;出口保持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迅速;中國品牌銷量占比保持高位。
7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行業關鍵數據均呈現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引領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具體來看,1至6月,中國汽車市場延續良好態勢,產銷量均超過1500萬輛,同比均實現10%以上較高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在汽車新車總銷量中占比)為44.3%。在出口方面,1至6月,中國汽車總體出口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06萬輛,同比增長75.2%。
6月,中國汽車銷量為290.4萬輛,同比增長13.8%。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32.9萬輛,同比增長26.7%。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48.6%。另外,6月中國汽車出口59.2萬輛,同比增長22.2%。
比亞迪、上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等六家主流整車企業2025年上半年銷量總和為879.29萬輛,其中多家車企月銷量創下歷史新高。比亞迪成為整車行業銷冠,其和上汽集團在上半年的銷量均超過了200萬輛。
中汽協有關負責人對上海證券報記者分析,2025年以來,汽車市場延續良好態勢。在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帶動下,內需市場明顯改善,對汽車行業整體增長起到重要支撐作用;新能源汽車延續快速增長態勢,持續拉動產業轉型升級;出口保持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迅速;中國品牌銷量占比保持高位。
業內專家和企業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汽車行業正在避免價格戰等內卷競爭,主動作為爭取實現高質量發展,整車和產業鏈上市公司未來有望取得新一輪的業績增長。
車企開啟反內卷工作
中汽協此前發布了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指出無序價格戰加劇行業惡性競爭,壓縮企業利潤空間,呼吁車企避免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傾銷,擾亂市場秩序。
作為響應,比亞迪近期取消限時“一口價”政策,終止了此前實施的王朝網和海洋網共計22款智駕版車型的促銷活動。吉利汽車、北汽藍谷、長安汽車等公司也取消了此前的短期降價措施。另外,比亞迪等主流車企近期還紛紛發布聲明承諾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這意味著此前的供應商賬款都將較快被付清。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稱,比亞迪將用科技創新等措施來反內卷,拒絕夸大式宣傳,拒絕透支式營銷等。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記者表示,上半年中國車市反內卷效果明顯,車企生產節奏穩定,壓庫存的狀況得到改善。尤其是6月,行業生態明顯改善。乘聯會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降價促銷力度大幅降低,4—6月的降價車型大幅減少。伴隨反內卷工作的開啟,中國汽車行業的數據增長將更健康、更具有持續性。
中汽協有關負責人表示,展望下半年,“兩新”政策將繼續有序實施,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優惠面臨退坡,疊加企業新車型供給持續豐富,有助于拉動中國汽車消費增長。
多家上市公司受益
7月10日,賽力斯公告稱,預計2025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億元到32億元,同比增長66.20%至96.98%;扣非凈利潤為22.30億元至27.30億元,同比增長55.13%至89.92%。賽力斯方面稱,公司堅持軟件定義汽車的技術路線,堅定用戶定義汽車的市場路線,豐富產品布局。隨著2025年二季度新產品上市,公司二季度銷量較一季度相比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盈利能力增強,實現經營質量持續提升。
賽力斯通過與華為合作問界品牌,在智能新能源賽道跑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問界目前共推出了四款高端智能電動車,均搭載了華為智駕系統,市場保有量超過70萬輛。6月最新數據顯示,問界全系交付超4.4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在細分市場,問界已經超越了BBA(奔馳、寶馬、奧迪)等國際巨頭的多款車型。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此前多次表示,和華為在智能化等方面的跨界合作要堅定走下去。此外,賽力斯在新能源化方面也在謀求跨界合作。6月30日,寧德時代攜手問界舉辦寧德時代電池在賽力斯超級工廠投產儀式,投產的CTP2.0高端電池包產線是寧德時代首次采用創新的“廠中廠”合作模式,將實現為問界系列車型本地化生產供應動力電池系統。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此次投產不僅是寧德時代在重慶本地化生產的開端,更是與問界合作的新起點。
比亞迪產銷快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量為214.6萬輛,同比增加33.04%。比亞迪的銷量穩步增長得益于旗下多個品牌的車型拉動,例如王朝系列中,秦上半年累計銷售27.43萬輛;海洋系列中,海鷗上半年累計銷售28.44萬輛。
汽車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發展也在惠及產業鏈上游。7月8日,華工科技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億元至9.5億元,同比增長42.43%至52.03%,公司感知業務緊抓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創新高和出口增長的機遇,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浦銀國際證券表示,上半年,L2++級智能輔助駕駛滲透率在10萬元以下價格段實現突破,這帶動智能輔助駕駛增量零部件行業規模快速增長。同時,增量零部件成本的下行會進一步促使智能輔助駕駛向大眾車型市場滲透。這將推動智駕SoC、激光雷達、智駕Tier1、傳感器等環節/零部件等企業業務快速增長。
7月10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有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99.6GWh,累計同比增長47.3%。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244.0GWh,占總裝車量81.4%,累計同比增長73.0%。除了寧德時代以43.05%的市場占比位居第一外,中創新航、國軒高科等公司也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