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正文內容
          • 充電寶安全新規 倒逼產業鏈轉型升級
          • 2025年07月07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6月28日起,民航局充電寶新規全面實施: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禁止攜帶乘坐境內航班。連日來,這一充電寶安全禁令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持續引發關注。民航局為何嚴查充電寶?3C標識意味著什么?新規對充電寶行業影響幾何?記者進行了采訪調研。

          6月28日起,民航局充電寶新規全面實施: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禁止攜帶乘坐境內航班。連日來,這一充電寶安全禁令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持續引發關注。

          民航局為何嚴查充電寶?3C標識意味著什么?新規對充電寶行業影響幾何?記者進行了采訪調研。

          民航出行安全防線升級

          今年以來,杭州至香港、舟山至揭陽等多趟航班接連發生旅客攜帶的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起火冒煙事件。在這一背景下,民航局按照國際通行的《危險物品安全航空運輸技術細則》,進一步采取更嚴格的管控措施。

          近期,多個品牌充電寶廠家因電芯存在安全風險對多批次產品實施召回,認證機構也依法撤銷或暫停了多家充電寶及電芯廠家的3C認證證書。

          目前召回充電寶較多的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稱,最近的質量安全檢查中發現某供應商部分批次的行業通用電芯,存在未經批準的原材料變更,這可能導致極少數產品在長期循環使用后隔膜絕緣失效,進而引發過熱甚至燃燒的安全隱患。

          “一些不合格的充電寶存在原材料安全等隱患,在飛機上使用容易產生鋰電池溫度過熱的風險,意外碰撞擠壓可能出現燃燒甚至爆炸的情況。倘若旅客攜帶這樣的充電寶登機,將給民航安全運行帶來風險。”民航新型智庫專家韓濤說。

          過去,我國一直嚴禁民航旅客在托運行李中攜帶充電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攜帶或隨身攜帶,飛機上全程禁止使用。同時,要求充電寶必須標明額定能量且必須符合規定。

          而根據民航局新規,所有能登機的充電寶必須通過3C認證,機身需有清晰、完整的“CCC”標識。無標識、磨損或無法辨認的充電寶禁止登機。

          此外,凡涉及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也嚴禁攜帶。根據市場監管總局及相關企業公告,目前僅羅馬仕和安克創新兩個品牌就已召回充電寶超120萬臺。

          各國合格評定制度存在差異

          記者注意到,一些跨境旅客對新規存在疑問和困惑。有乘客反映,帶有CE(歐盟市場合規標識)等國際標識的充電寶能登上國際航班,但因沒有CCC標識被列入境內航班禁帶范圍。

          據介紹,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是我國政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和國際通行做法,按照市場化、國際化的原則對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產品實施的市場準入制度。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3C和CE都是合格評定標識,3C是中國的強制性產品認證,CE是歐盟的合格評定制度。

          各國一般都設有類似的合格評定制度,采用第三方評價的方式對涉及安全、健康、環保等法規要求的產品實施市場準入管理,比如日本PSE認證、韓國KC認證等。但各國的合格評定制度由于依據的標準不盡相同,會有一定的差異性,結果并不直接互認,進入相關國家市場必須符合該國的合格評定要求。比如,進入歐盟市場的相關產品就必須加施CE標識,進入我國市場則需要加施3C標識。

          專家還表示,由于充電寶具有的化學特性帶有潛在風險,當產品生產工藝和結構不符合國家標準等技術要求時很容易發生熱失控,進而引發起火、爆炸、過熱或者漏液等安全問題,因此我國才對其進行嚴格管理。

          早在2015年,我國就出臺了首個移動電源國家強制標準《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電子電器行業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將安全風險較高的鋰電池、移動電源納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

          按照意見,市場監管總局于2023年發布關于對鋰離子電池等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的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CCC認證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記者調研發現,為給企業留有調整工藝和產品設計、申請通過檢測認證等的時間,這一政策預留了1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允許已生產的未獲CCC認證的充電寶產品在2024年8月1日前繼續銷售。

          倒逼產業鏈守牢安全底線

          這場聚焦充電寶的監管升級,也將倒逼相關產業鏈轉型升級。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全面啟動2025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工作,將對164種產品開展國家監督抽查,其中對充電寶產品加密抽查,加大批次數量,依法及時處置不合格產品。

          今年6月,針對多起學生宿舍發生充電寶自燃事件,北京多所高校明確禁用羅馬仕充電寶,核心原因在于其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北京聯合大學實驗室測試發現,涉事一款20000mAh型號充電寶在過充狀態下內部溫度峰值達98℃,電解液泄漏率達17%。

          值得關注的是,企業在其產品召回公告中,承認電芯原材料不合格導致極少數產品過熱燃燒。而據業內披露,召回產品所使用的電芯品牌出自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

          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查詢發現,安普瑞斯的相關CCC認證證書已被“暫停”或“撤銷”,涉及產品為“可充電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可充電聚合物鋰離子電池”。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市場監管部門將對使用安普瑞斯電芯的其他充電寶存在缺陷問題進行調查。

          電芯是充電寶的主要部件。此次事件也暴露出行業低價競爭的深層次問題。

          業內人士稱,當前市場上的電芯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充電寶生產廠家為追求利潤拼命壓低原料成本,甚至使用劣質電芯或二手電芯。有些充電寶只是把幾個電芯并聯或串聯起來,在過充、高溫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短路、電解液泄漏甚至自燃。

          各方人士表示,一系列充電寶安全事件暴露出行業存在粗放發展、“低價內卷”等問題,必須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生產者、銷售者要切實擔負起應有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安全標準、技術創新、市場監管等多方面要共同發力,以更加穩定、可靠的充電寶產品,更好保障公共安全和群眾人身安全,更好滿足市場需求。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