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銀行三季報將迎密集揭榜,多家已現積極信號
- 2025年10月28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2025年A股上市銀行三季報披露大幕正式拉開。截至10月27日,華夏銀行、重慶銀行、平安銀行、無錫農商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6家機構已率先“交卷”。從披露數據來看,6家銀行整體業績表現穩健,部分銀行實現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同比雙增,暫處下降區間的銀行則顯現降幅收窄態勢,資產質量呈現好轉趨勢。
2025年A股上市銀行三季報披露大幕正式拉開。截至10月27日,華夏銀行、重慶銀行、平安銀行、無錫農商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6家機構已率先“交卷”。從披露數據來看,6家銀行整體業績表現穩健,部分銀行實現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同比雙增,暫處下降區間的銀行則顯現降幅收窄態勢,資產質量呈現好轉趨勢。
6家銀行率先“交卷”
A股42家上市銀行三季報正陸續披露。10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6家率先交出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答卷”的銀行中,城商行與農商行表現尤為亮眼,兩家股份行雖未扭轉盈利下滑趨勢,但已釋放出降幅收窄的積極信號。
從盈利表現看,重慶銀行營收、凈利兩項核心指標同比增幅均突破10%,增長勢頭強勁。該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17.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06億元,增幅10.40%;實現歸母凈利潤48.7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10.19%。
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盈利表現同樣穩健,兩家銀行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增速均在8%以上。其中,南京銀行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19.49億元,同比增長8.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0.05億元,同比增長8.06%。寧波銀行前三季度則實現營業收入549.76億元,同比增長8.3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4.45億元,同比增長8.39%。
無錫農商行也延續了穩定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7.65億元,同比上升3.87%;歸母凈利潤18.33億元,同比上升3.78%,在區域農商行中展現出較強經營韌性。
與城、農商行的高增長形成對比,華夏銀行、平安銀行兩家股份行前三季度營收與凈利潤仍處于同比下降區間,但相較于上半年,降幅已出現明顯收窄。其中,華夏銀行1—9月實現營業收入648.81億元,同比下降8.79%;歸母凈利潤179.82億元,同比下降2.86%,降幅較上半年收窄5.09個百分點;平安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06.68億元,同比下降9.8%;歸母凈利潤383.39億元,同比下降3.5%,營收、凈利降幅較上半年分別收窄0.2、0.4個百分點。
對于營收與凈利潤的波動,兩家股份行均從業務實際出發作出解釋。華夏銀行行長瞿綱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債市波動影響,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減少,不過利息凈收入基本保持穩定”。針對這一情況,該行未來將通過擴大規模增長、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高收益資產和低成本負債占比、盤活低效資產,加強市場和客戶分析、提升定價能力等方式,穩定息差與收入來源。
平安銀行則指出,業績波動源于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受貸款利率下行和業務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前三季度凈息差1.79%,較去年同期下降14個基點;另一方面,受市場波動導致債券投資等業務非利息凈收入下降。為對沖業績壓力,該行通過數字化轉型驅動降本增效,前三季度業務及管理費降至276.49億元,同比下降9.6%;同時加強資產質量管控,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259.89億元,同比下降18.8%。
針對此次6家銀行的業績分化,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本質是銀行資產管理能力與業務結構差異共同作用的結果。他分析稱,重慶銀行作為優質城商行,核心優勢在于存貸款業務的高增速,依托區域內旺盛的信貸需求支撐,通過“以量補價”策略實現了營收、凈利雙增超10%;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受非息資產業務波動影響更大,且此前業務轉型中的資產結構調整尚未完全釋放紅利,因此業績呈現“降幅收窄而非直接增長”的態勢。
對于當前上市銀行整體盈利穩健的原因,王蓬博進一步解釋,核心支撐來自兩方面:一是負債成本優化,銀行通過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沉淀低成本活期存款,持續降低利息成本壓力;二是信用減值壓力緩解,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加大使得信用減值支出減少,直接增厚了利潤空間,這也是上市銀行利潤保持相對穩定的重要保障。
風險壓力“趨緩”
在業績分化的同時,已披露三季報的6家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整體呈現向好態勢。具體來看,無錫農商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與上年末持平,分別為0.78%、0.83%、0.76%,保持較低水平;其余3家銀行不良率均實現同比下降,截至2025年9月末,重慶銀行不良貸款率降至1.14%,較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華夏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58%,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低至1.05%,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針對不良率的變化,多家銀行管理層也給出了回應與后續規劃。瞿綱表示:“2025年三季度末,我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撥備覆蓋率較上半年末和年初略有下降。”他同時強調,后續華夏銀行將繼續強化資產質量精細化管理,按照“有序處置存量風險、有效控制新增風險”的原則,不斷強化授信業務的準入、存續和退出管理,聚焦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和化解,多措并舉,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全力壓降不良貸款。同時,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做好貸款損失準備計提,確保撥備覆蓋率持續符合監管要求。
南京銀行則從兩個維度解釋了資產質量的穩定。該行表示,2025年以來,該行一方面持續優化客戶策略,嚴把風險入口關以提高新增授信質量,另一方面完善管控機制,加強風險防控前置力度、加快存量風險處置,進一步夯實了資產質量基礎。對于四季度,該行明確將繼續堅持嚴管嚴控策略,強化控新降舊系列措施的推進落實,提升風險防控質效與處置效率,確保資產質量平穩運行。
對于部分銀行資產質量指標的改善,王蓬博分析稱,這說明銀行風險處置成效顯著,但地產、城投等行業存量規模較大,其風險緩釋仍高度依賴后續行業復蘇進度及相關政策落地效果,同時部分零售型銀行的不良暴露壓力也尚未完全消除,資產質量管控仍需保持高壓態勢。
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也持類似觀點,他表示:“從6家銀行三季報來看,資產質量整體向好更多是風險壓力‘趨緩’的體現,而非風險徹底‘釋放’。”在他看來,在宏觀經濟企穩背景下,商業銀行一方面加大了對存量不良資產的清收與核銷力度,另一方面在信貸投放上更為審慎,從源頭上控制新增風險,這些舉措共同推動了不良率指標的修復。“但當前經濟修復基礎尚需鞏固,房地產、地方債務等領域的風險隱患依然存在,還不能簡單認為風險已出清。”
展望未來銀行業整體經營趨勢,王蓬博預測,銀行業業績有望保持穩健態勢,但結構分化將持續加劇。“優質城商行憑借區域信貸需求支撐與靈活的經營策略,增速可能進一步加快;而行業整體表現仍高度依賴經濟修復進度,政策端的寬松導向能提供支撐,但實體需求復蘇、地產風險緩釋等核心變量,才是決定業績穩定性的關鍵。”綜合來看,他預計上市銀行板塊盈利將維持正增長,延續“穩中有進”的發展格局。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