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兩融余額突破2萬億元關口 創十年新高
          • 2025年08月07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針對兩融余額持續攀升的趨勢,券商也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江瀚表示,在資本實力方面,兩融余額的增長要求券商擁有更加雄厚的資本基礎,以應對可能的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并確保能夠為客戶提供充足的融資額度。在風控能力上,券商需要加強對市場風險的監控和管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確保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穩健運營。

          近期,A股市場整體呈現活躍運行態勢,在眾多衡量市場活躍度的指標中,兩融余額的持續擴張成為顯著亮點。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兩融余額再次突破2萬億元關口,創下十年來新高。受訪人士表示,兩融余額維持高位,反映出融資盤對市場行情的積極參與。

          具體來看,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市場兩融余額為20002.59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2.3%。其中,融資余額19863.11億元,融券余額139.48億元。當日兩融交易額占A股成交額比例達10.16%。

          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現象反映出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回升,表明投資者對于后市持有較為樂觀的態度,愿意通過杠桿手段增加投資規模。同時,隨著交投活躍度的提高和資金流入市場的速度加快,市場的資金面變得更為寬松,為股市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撐。這種積極的情緒和充裕的資金流也提升了市場情緒,進一步激發更多投資者參與市場交易的熱情,形成了正向反饋循環。”

          將時間軸拉長,上一次兩融余額突破2萬億元關口要追溯到2015年5月20日,距今已有十年。2015年時,市場交投活躍、兩融余額一路攀升,在2015年5月20日達到2.01萬億元后,于2015年6月18日攀升至2.27萬億元的歷史峰值。此后,隨著市場行情的波動,兩融余額也經歷了大幅波動。

          兩融市場的活躍不僅體現在余額增長上,更反映在投資者參與度的顯著提升。中證數據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兩融市場中的個人投資者數量為753.93萬名、機構投資者為50085家。越來越多投資者選擇參與兩融交易,體現了投資者對市場行情的積極預期。

          從資金流向看,今年下半年以來截至8月5日,融資資金偏好特征明顯。Wind資訊數據顯示,申萬一級行業中,融資凈買入額位居前列的行業是醫藥生物、電子、電力設備、計算機、機械設備、有色金屬、通信、非銀金融、國防軍工、汽車。融資凈買入額前十名的個股分別為新易盛、北方稀土、勝宏科技、寧德時代、江淮汽車、藥明康德、貴州茅臺、中國電建、比亞迪、長江電力。

          今年以來,兩融余額維持高位并持續突破,直接推動券商利息收入增長。以一季度數據為例,42家上市券商共實現利息凈收入78.78億元,同比增長27.25%。其中,華泰證券、中原證券該業務表現亮眼,利息凈收入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增幅分別為319.45%、233.68%。華泰證券以9.65億元的利息凈收入穩居第一,展現絕對優勢。

          “市場成交量放大、兩融余額增長、主要股指持續上行等因素,將驅動券商估值與盈利雙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分析師孔祥表示。

          針對兩融余額持續攀升的趨勢,券商也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江瀚表示,在資本實力方面,兩融余額的增長要求券商擁有更加雄厚的資本基礎,以應對可能的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并確保能夠為客戶提供充足的融資額度。在風控能力上,券商需要加強對市場風險的監控和管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確保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穩健運營。在客戶服務方面,券商應建立分類分級的客戶管理體系,針對不同風險偏好與投資需求的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同時借助智能化工具提升服務效率和精準度,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從而增強客戶黏性。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